外科学教学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14-02-06 03:59刘伟新张英海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外科学人文精神关怀

杨 宇,丁 隆,刘伟新,张英海,徐 剑

(1.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2.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矛盾性,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们对医学难题的探索有了质的飞越,另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又使原本以人为本的学科,脱离了“人性、仁性”的本质。医学这门被称为“仁术”的学科日益远离人的本质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矛盾没有缓和,反而有了加剧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现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培养出来的医生只可能把病人看作单纯的加工对象和生物学个体。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漠视了患者作为人的尊严,背离了医学的人文本质。这种矛盾,在我国医改的大前提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有大力倡导人文教育的加强,方可解决。

多年的临床教学工作,让我们认识到了外科工作中,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一名外科医生,若缺乏人文修养与悟性,即使做某种手术几千例,也顶多是一名开刀匠。相反,一名具有良好人文修养的外科医生,也许只做几十例手术,便可能有新的发现。

针对当今医学发展及医学教育中的这剧烈的矛盾,我们教研室开展了外科学教学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教师队伍医学人文建设

“提升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把人文教育融于专业教学之中[1]”,教师的水平和素质对医学人文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核心课程教学。多年来本教研室每学期期初都开展外科学教学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大讨论,主讲教师均准备本年度课程医学人文教学纲要,全体教师进行讨论,达到医学人文教学目标统一,并兼具各自特色。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本学科专业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外,还必须涉猎诸如文学、艺术、伦理、法律、心理、社会、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2]。多年的积淀,带教老师均具备丰富的医学人文素质。

在外科诊疗教学过程中,强化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外科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创伤,会出现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康复时间延长。如果手术效果不满意,不但不能解决患者的躯体痛苦,相反更会加重其心理负担。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不仅要从医学的角度考虑一般的临床常规工作,更多的是应该站在患者的立场去考虑如何实现“人性化”的临床工作,让患者在自然、正常、充满人性关怀的状态下经历整个外科诊疗过程[3]。在临床工作中,时刻加强医学人文意识,这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临床工作效率,也能影响身边的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通讯作者

二、外科学溶入医学人文教学过程

(一)教学实施方法。

每周利用一个下午,为学生提供医院、社会、病人家庭及教室等不同的学习场所,并引入标准化病人,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一个机会来讨论、分析与临床病人有关的伦理道德、费用问题、种族及文化冲突等问题。从而学会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此类问题的方法。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临床见习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医学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4]。学生入科后,我们首先注重强化其道德责任感,培养其人文关怀精神。

外科治疗的同时,还要更多地考虑治疗方案的人文价值,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外科手术原本就是在人体这个最精美的机体上做有创的修复,应该让这修复更具艺术性。无论是术前沟通、术中操作还是术后护理,都应该以人文关怀为主。比如在乳腺癌手术中,由于现代女性对美学的要求,外科医生应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患者提供几种手术方案,并与患者本人讨论各种术式的利弊,鼓励患者参与自己手术方案的选择,尽量避免手术所造成的巨大手术疤痕,使女性患者术后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很好的康复。在手术结束后,医生要亲自将患者推送回病房,及时解决患者的术后状况,传递一种温暖的感觉,使之得到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的力量,如同医学大师特鲁多所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只有具备人文精神的医生才会赢得患者的尊重和认同,医患彼此尊重,宽松和谐的医疗环境才会形成。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精神是通过医生具体医疗行为在具体医疗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因此,人文精神能否体现与医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密切相关,很难设想一个临床技能低劣的医生能够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5]。

在临床实践中要让学生认真去体会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的作用。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他们从小其实是被关怀长大的,但却恰恰缺少给别人关怀的能力。所以要让他们知道,医务工作就是具备高级知识能力的服务行业,要把患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例如,在外科术后换药,虽然看似简单,其实更需要人文关怀与人性化。因为术后的最初几天,也是患者心理变化最剧烈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更需要关怀。所以换药过程中一言一行,都要充满关爱。这样才能让患者平稳度过这个心理过度期。要告诫学生,这过程要对患者温柔体贴。换药中要注意室温与患者体温差异,药物刺激及手法都可能造成患者一定的痛苦,所以这过程要张驰有度,有时候为了更好的清创,可能难以避免痛感的产生,要体贴的告诉患者,这是为了更好的让他的切口愈合,所以可能会痛一些,稍微忍耐一下。只要和患者沟通好了,他们都会很配合。换好药后要帮患者穿好衣服,盖好被子,告诉他切口愈合的很好,可以告诉他很坚强。这些“小动作,小语言”都可以很好的让患者感受到你的责任心,他也会更积极的配合治疗。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希波克拉底就曾经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学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医学生必需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学会尊重的人、懂得关爱的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6]。

三、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对比教学观察发现,加强人文关怀的外科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更懂得了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学习他们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医学。外科学不在是冰冷手术刀下的实践,而是爱心温暖的关怀。以往的患者很抵触学生到病房为他们查体、换药等,但当学生利用人文关怀的情感和他们沟通后,大部分患者均欣然接受,学生也有了自豪感和认知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深深的影响了他们,成了他们学医的动力,也成了他们今后从医的道德标准。从惧怕接触患者,转变为主动去学习实践,外科学的学习效果也大幅提升。

医生的工作对象是人,如果不重视医德,会造成严重的,甚至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从本质上说,医学绝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体现人性关怀、社会公正、公平的人道主义事业[7]。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热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是医学的灵魂。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医学教师,要把人文精神更好的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与临床工作中,为国家培养出更具人文情怀的医学生,让他们成为我们祖国医学事业发展的栋梁!

[1]王义遒.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M].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3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00-118.

[2]谢颂平,黄 杰.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2):111-112.

[3]田远虎,徐 智,张小青.外科医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2:69-71.

[4]蒋 祎.我国全科医师培训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

[5]何 勉,张 颖,李宇斌.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419-1421.

[6]李 芳,李义庭,刘 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0):66-68.

[7]樊民胜.迎接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春天[J].医学与哲学,2003,24(12):23.

猜你喜欢
外科学人文精神关怀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