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4-02-06 00:25齐红阳周乐瑞
职教论坛 2014年30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职教课程内容

□齐红阳 周乐瑞 徐 涵

为了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 以适应经济社会与学生发展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职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现状,思考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历程回顾

中职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职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资料颇丰,通过对各时期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我国学者对中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中职课程改革研究的起步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职业教育逐步得以恢复与发展,但依旧采用知识本位的学科课程模式,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与经济体制改革下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相去甚远。 为了使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 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相适应, 职业教育工作者们开始反思职教课程, 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 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研究成果较少,文献数量寥寥无几; 二是研究内容主要围绕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进行, 在理论层面上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了讨论。

(二)中职课程改革研究的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末期至2004 年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国外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职教课程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与试验, 并于90 年代末期开始,陆续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模式,如1999年蒋乃平先生提出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2004 年教育部颁发的 《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模式,以及同年由徐国庆提出的“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纵观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文献数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二是研究内容转向了对课程模式改革的探讨,认为职教课程应摆脱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探索以职业活动为本质的课程模式;三是出现了案例分析法,部分学者开始就某一专业或课程的改革进行案例分析,致使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研究开始转向微观领域。

(三)中职课程改革研究的兴盛阶段:2005 年至今

2005 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大力推进精品课程与教材的建设”。 2008 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指出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积极推进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并重新定位公共基础课程,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开始推行项目课程改革,而北京和广东等地也开始推行从德国引进的学习领域课程改革。 此时,新一轮的职教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纵观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文献数量大幅度增加;二是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宽,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另外,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与价值取向问题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三是研究方法更加丰富,这一时期,案例研究增多,同时出现了一些实证性的研究资料,如运用问卷与访谈调查来分析课程改革的现状。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一)课程模式改革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经历了学习国外典型的模式、探索本土化模式和建立中国特色模式的过程,但是,知识导向的学科课程模式的影子一直挥之不去。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能力的资格,传统的以认知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技术与技能型人才所提出的素质要求,这迫使职教课程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黄克孝倡导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他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职教课程模式,能够养成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以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学生就业”[1]。 胡继军也持这一观点[2]。 林宇批判了学科本位课程模式的弊端,认为“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培养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模式与当前我国重视就业、强化技能的职教主流理念难以兼容,从而指出我国中职课程需要建立岗位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3]。同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学者王小侠[4]。

(二)课程要素改革

1.课程目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社会劳动形式也逐渐向心智技能劳动和复合型工种的劳动转变, 这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多样化, 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徐国庆认为“职业教育课程目标需兼顾多方面要求,但毫无疑问应当把职业能力作为其核心目标”[5]。从适应经济社会对多样化、高素质劳动者需求的角度出发,范向阳[6]、王军伟[7]、王小侠[4]等学者提出“中职课程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外,还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其具有文化素质、公民素养、专业技术与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冯云霞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定位,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8]。 另外,蒋乃平[9]和张述勇[10]两位学者从培养适应面向21 世纪的劳动者的角度,提出“中职课程目标需要关注学生跨专业能力或通用能力的培养”。 除此之外,张松斌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观念、劳动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11]。

2.课程结构。 受学科课程模式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一直未能走出“三段式”的影子,为了实现21 世纪中职课程多样化、 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改革至关重要。国内学者对其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张述勇认为“建立起以弹性和综合性为特征、 多种课程形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是中职课程结构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中职课程结构改革应朝着多样化的、具有弹性的方向进行”[10]。 徐佳和刘伟民等学者从目前中职课程结构相对固定,无法快速灵活的应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这一角度,提出“中职课程结构要实现‘四调整’,即调整课程比例,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调整课程顺序,以实践课程作为学习起点;调整课程的刚性结构,增加课程灵活性;调整课程的组织方式,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12]。 张松斌认为“中职课程结构要重视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改革, 真正做到就业需要什么, 就让学生学什么”

[11]。 除此之外,有学者从中等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角度,提出“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结构模型”[13]。

3.课程内容。 关于课程内容改革,学者们主要围绕课程内容改革应遵循的原则、课程内容的特性与选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现行的中职课程内容受传统的知识本位课程模式影响, 课程内容繁、 难、多,即知识偏多、原理偏难,有悖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基于这一因素,冯云霞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内容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按照专业的需求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适当进行调整;以岗位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依据, 灵活确立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及技术训练的程度”[8]。同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学者张松斌[11]。 有学者王小侠从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转岗要求的角度,提出“中职的课程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前瞻性等特性,即课程内容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符合新时期发展的要求”[4]。 徐佳,刘伟民等学者提出“中职课程要强调‘三化’,即综合化、个性化和实用化”[12]。 除此之外,石光耀认为“中职课程内容应坚持职业性和现实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社会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融合”[14]。 胡继军以数控专业为例,指出“中职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他认为确定课程内容时要做到教、学、做的统一,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2]。另外,关于课程内容的选取,石伟平与徐国庆认为“中职教育要紧紧以职业能力形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围绕职业活动来组织课程内容,将实用的内容纳入课程,用更加实用的话语进行阐述”[15]。

4.课程评价。 在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的过程中,有效的课程评价能够促进职教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目前,国内学者对课程评价的探索并不多见。有学者在批判传统的职教课程评价注重结果性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中职课程评价的改革需要关注四点: 一是要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二是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三是要注重改革评价的方式;四是要注重行业认证的考核”[11]。 也有学者认为“中职课程评价应当从评价的载体、组织形式和评价的时机三方面进行优化,对学生专业项目产品的评价标准应该与企业生产产品的检验标准相统一”[16]。

(三)课程改革问题

有关中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徐涵提出“我国职教课程改革主要存在改革方向摇摆不定、改革内容不明确、课程开发方法不科学、缺乏合理的运行机制和课程改革经费投入不足等五个方面的问题”[17]。 张松斌则认为“我国中职课程改革缺乏统一的样式,各地、各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自由度较大,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徒有虚名,有的学校缺乏相应的教材,有的学校只有部分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评价也缺乏科学性和可量化”[11]。 顾建军从课程结构方面指出“目前中职课程在结构上存在以学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整合和相应的灵活性等问题”[18]。 除了专业课程之外,目前,中职文化课程改革也正处于尴尬的境地。徐国庆指出“文化课程改革的思路呈现多样化的格局,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分别是强化文化课程、削减文化课课时比例、与专业课程整合、为专业课程服务、平台+选择,但是尚未形成能被普遍接受的改革思路;另外,人们对文化课程的定位含糊不清,致使文化课程改革止步不前”[19]。

(四)课程改革策略

为了解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顺利推进中职课程改革,国内学者对课程改革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徐涵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从理论上解决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她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指出职教课程改革应以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二是课程内容应以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为主,按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序列化;三是对目前职教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特别是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加强对教师进行职教课程开发技术与方法的培训;四是加大投入,建立合理的职教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专项基金、学术参与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17]。另外,顾建军也认为中职课程改革必须要明晰课改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他指出“在当前中职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要建立多元、发展和融通的价值观,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同时,课程结构必须要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的研究;注重新型课程管理政策和运行机制的建构”[18]。 石光耀认为“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需要加强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一是需要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和发挥各级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委员会和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课程改革工作团队建设;二是需要强化经费保障,增加课程改革专项经费; 三是需要强化师资和科研保障;四是需要强化制度保障, 建立课程改革工作定期交流、分析、检查和评比等制度,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和职业资格标准嵌入制度,积极实施‘双证融通’、对外交流与合作制度”[14]。 关于普通文化课程,徐国庆提出 “普通文化课程改革需要明晰文化课程的定位,改革思路应该多元化,中职文化课程改革应坚持实用取向, 独立设置相对完善的文化课程体系,课程的具体设置应依据职教办学策略、专业类别和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而定”[19]。

三、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一)课程模式选择的多样性

不同的课程观念形成不同的课程模式,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职教课程模式主要包括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模块化课程、项目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等几种类型,课程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每一种课程模式都不乏有学者对其进行分析,但国内学者更多地在于对课程模式本身进行理论探讨。课程模式作为沟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如何将其运用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是推动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实践角度讲,目前国内学者对课程模式在课改实践中如何实施等问题的探讨相对薄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学科课程模式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事实上,学科课程模式适不适宜职业教育是一个值得当今学者们讨论的问题,同时,课程模式的选择不具有唯一性,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课程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式,究竟选择哪种才适合,尚未有定论。 另外,课程模式的多样化也导致了课程结构的争论性,因为不同的课程模式具有不同的课程结构。 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学者们对于中职课程结构的探讨也是众说纷纭,观点尚未一致。

(二)中职课程改革研究的局限性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逐步加深了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纵观课程改革研究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在研究的深度以及广度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目前,国内学者对中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方面,对于课程开发、设置与评价等其他课程要素方面的探讨少之又少。事实上,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持续性的过程,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如何, 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通过评价才能做出判断。 通过课程评价可以了解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发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课程改革提供诊断与导向作用。今后,应加强对课程评价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评价主体、内容与指标,促进课程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和预期的目标前进。

二是实践性研究偏少。 目前,国内学者对中职课程改革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缺乏结合各校、各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这种基于文献的思辨性探讨如果不与课程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也是难以指导课程改革实践,对推进和实施课程改革的作用也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今后在中职课程改革的研究方面,要完善研究方法,灵活地运用调查法、案例分析、比较法等基本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实践性研究,在宏观领域探讨的同时,也要加强微观方面的探讨。

三是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较少。 国内学者对中职课程改革的研究多集中在专业课程方面, 对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偏少。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生源的质量以及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缺乏职教特色,一直未摆脱普教的影子,与专业课程相比,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然而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 很少有学者对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进行分析和讨论。 目前,中职文化基础课程的定位模糊,改革思路众说纷纭。实际上,文化基础课程作为中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个体未来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鉴于此,今后应集中更多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加强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1]黄克孝.当前职教课程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倾向[J].职教论坛,2004(10):4-6.

[2]胡继军.现代职教理论指导下的数控专业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5(36):34-36.

[3]林宇.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4):51-53.

[4]王小侠.以需求为导向:职教课程改革的基点[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32):38-39.

[5]徐国庆.职业能力现实化视野中的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基本命题[J].职教论坛,2010(12):4-9.

[6]范向阳.关于职教课程改革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5):9-10.

[7]王军伟.面向21 世纪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10):12-17.

[8]冯云霞.中等职业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8):21-22.

[9]蒋乃平.深化职教课程改革应处理好九大关系[J].职教论坛,2000(9):17-18.

[10]张述勇.通用能力与实训课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10):19-21.

[11]张松斌.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8(12):34-35.

[12]徐佳,刘伟民.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矛盾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16):52-54.

[13]教育部专项研究课题组.适应教学模式改革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4):6-10.

[14]石光耀.江苏省淮安市“十二五”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4):56-59.

[15]石伟平,徐国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18-22.

[16]姜汉荣.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探索——以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8):26-28.

[17]徐涵.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31):19-21.

[18]顾建军.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35):12-13.

[19]徐国庆.论职业教育中的普通文化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2(3):4-11.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职教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