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动因分析

2014-02-05 14:35:06刘维维
考试周刊 2014年99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动因英语课堂

刘维维

摘 要: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研究议题,课堂语码转换则是其中较特殊的现象。本文着眼于英语课堂上教师由英语转换为汉语的现象,研究转换动因,以期为英语教师提供建设性意见,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 语码转换 英语课堂 动因 教学

一、引言

语码转换,顾名思义,指一种语码到另一种语码的转换[1]。对“语码”这一术语的解释较为宽泛,其既可以指一种语言,又可以指一种方言或其他语言变体,甚至可以指一种语体[2]。Wardhaugh[3]将其统称为两方或者更多方之间进行交流的系统。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中研究的热点之一,众多学者在此领域无论就理论探索,抑或实验调查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社会语言学角度的语码转换研究

诸多领域学者如语用学、人类学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了研究,直至20世纪20年代,研究视角才转向社会语言学领域。然而,最初很多研究者将语码转换现象归咎于说话者语言能力欠缺,不得不采取转换语码的方式使对话继续进行下去。在他们看来,语码转换既能帮助挽救说话者“词穷”的尴尬局面,又能达到“表意”的目的。此观点解释了一部分语码转化的动因问题,曾流行一时。但之后暴露出一些问题,因为并非所有的语码转换现象都是由语言能力欠缺造成的。

Fishman[4]做出了探索性的尝试,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语言选择主要受制于三大因素:言语者在对话中所处地位,语境和交谈主题。这些因素会影响说话者不断地对语言(确切地说是语码)进行选择调整。之后,Blom和Gumperz[5]也认为,性别、年龄、种族、社会及经济地位等因素对语言选择有影响。Myers-Scotton则运用标记理论解释了语码转换现象。总而言之,语码转换的诱因多且复杂,单单用一种理论或角度解释是远远不够的。

(二)课堂语码转换研究

与语码转换研究相比,课堂语码转换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Guthrie在80年代通过对比实验提出了五种课堂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国内语言学家对此也有许多重大发现,黄国文[6]指出,语码转换是标记性的语言现象,包含很多蕴含意,例如希望获得听话人允许,增加彼此信任,实现团结等。刘全国[7]认为,英语教师课堂进行语码转换,是在客观判断学生理解水平和语言能力之后,最大限度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做出的策略性教学调整。本文主要探讨中国英语课堂上教师英汉语码的转换动因,以期为英语教师提供使用语码转换的建设性意见,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二、课堂语码转换的动因

语码转换是一种交际策略,从狭义上讲,课堂语码转换可看做是教学策略。以下是英语教师讲课过程中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动因分析。

(一)力求阐释清楚

英语课堂上,教师一般用目标语授课。但是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而言,其并不能全部理解教师用英语所传授的内容,尤其是碰到难的知识点。这种情况下,老师可根据课堂学生反应,适宜地由英语转换为汉语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所讲授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避免因语言障碍导致的知识误解,确保师生课堂互动顺利进行。Huerta-Macias和Quintero[8]总结出当学生课堂没有反应时,课堂语码转换相当于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倘若学生的L2处于低水平,L1是确保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前提。Reye也持类似观点,认为语码转换可看做是实现交际目标的认知发展工具和技能。下面以英语语法课为例:

例1.老师:Today,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comparative of adjectives. It is formed by adding -er to the end of the base form. 英语形容词的比较级在原词后面加er词缀。

对于“比较级、词缀”这些术语,学生最初会比较陌生。此时,英语老师需要由英语转换为汉语,对术语加以解释和补充说明,让学生明白英语术语的基本含义。只有突破了基本的语言理解障碍,才能使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掌握语法知识点,提高英语水平。

(二)突出强调

课堂语码转换是突出重点的有效方式。老师从上课起一直讲英语,突然转换成汉语,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留意重点信息。在英语课堂上,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有时英语老师会用汉语多次重复,突出讲解内容的重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

例2.老师:“The past tense of the verb ‘go is went, not goed. 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go的过去式特殊,不同于普通的动词变位。” 老师用英语讲的内容不难理解,所以无需再转换成汉语解释说明。但老师仍然由英语换为汉语,其目的在于突出动词go过去时态形式的非规则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掌握该用法。

(三)掩盖词汇空缺

英语教师在用英语授课时,偶尔会遇到“词不达意”或者“词穷”的情况。为掩盖词汇空缺的窘境,教师可采用语码转换的方式“化险为夷”。

例3.在描述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婚姻的看法时,英语老师陈述道:Westerners are self-independent and they will divorce if the couple cannot ge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By contrast, Chinese people are different and especially women think that...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此例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个谚语的使用,避免了教师用英语解释不清的尴尬,同时使用这个谚语,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女性对婚姻的传统观点。

(四)建立平等关系

尽管英语教师用英语授课无可厚非,但如果整节课都用英语,容易凸显师生间不平等的课堂地位——教师主导,学生听从。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劣势感,不利于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宜地转换为汉语,有利于构建师生平等关系,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

例4.老师:From this text, we learn that Tom is an honest boy. 是不是?

学生:是!

学生用汉语积极地回应,说明他们认同老师的观点,教与学双方达成了一致。

三、结语

课堂语码转换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探讨了四种课堂语码转换的动因,除此之外,其他因素也可导致语码转换,如转移话题、避免使用文化禁忌语等。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语码转换能够辅助教学,但英语教师应时刻秉承英语为主的原则,尽可能多使用目标语。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语码转换,帮助学生理解。但要做到有的放矢,坚持一定的“度”,过多的语码转换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ack, et al. Cross-Cultural Aspect of Conversational Competence[A]. Jack Richards (ed.)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2]王楚安,徐美彦.浅析语码转换的社会及心理动因[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4).

[3]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Fishman, J. A. Who speaks what language to whom and when[J].La Linguistique, 1965,(2).

[5]Blom, J. & J. Gumperz. Social Meaning in Linguistic Structure: Code-switching in northern Norway[A].J. Gumperz&D. Hymes. Direction in Sociolinguistics: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C],1972.

[6]黄国文.方式原则与粤—英语码转换[J].现代外语,1995,(3).

[7]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8]Huerta-Macias, A. & E. Quintero.Code-switching, bilingualism, and biliteracy: A case study[J].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1992, (16).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动因英语课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52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3:47:53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34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32:22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探究
科技视界(2016年5期)2016-02-22 14:16:11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