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荣侠
摘 要: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近年来,各类考试中诗歌鉴赏的比例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诗歌教学 教学方法
诗歌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诗歌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与朗读水平,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诗歌教学。诗歌教学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经验,谈几点具体感悟,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具有非常明显的喜好特点,如果不喜欢,就会放弃得很彻底。而诗歌与白话文体相比,无论是在确定写作形式,还是出揣摩作者思想感情上都具有更大难度,使得很多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比较低。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时,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转变传统的读、抄、译、背的教学思路,将诗歌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与学生联系在一起,进而有效激发其参与兴趣。例如学习《沁园春·雪》,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自学,将图片与诗歌词句联系在一起。然后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并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发表自我感想。最后教师向学生说明作者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再结合图片,想象一下自己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到祖国大好河山,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在整个教学阶段,基本上都是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将自己代入作者的角色中,使其在对诗歌感兴趣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进而提高学习质量。
2.美读诗词,体会诗歌的韵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叶圣陶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了,无论兴味或授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诗歌教学,十分强调朗读的作用。诗词以语言文字形式出现,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如何体会字里行间所包蕴的情感?美读就是一个极好的途径。通过美读,能将美巧妙地传输。教师要读出课文的思想美、情境美、形象美、语言美,借此感染学生。朗读要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催人动情。例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时,用豪放、激昂的语调进行“美读”。在范读过程中,教师完全融入词中的境界,读到最后两句,辅以动作,展示诗情。大气磅礴的力量震撼学生心灵,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一番美读,学生获得了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
3.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画意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我们也常常用“诗的意境”形容一篇文章的优美。诗的意境往往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意境作为我国古代审美理论的重要概念,既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审美经验的概括。它是“意与境浑,情景交融,神与我游所构成的艺术整体,是作品中的思想情趣和具体形象所构成的完美生动的艺术画面”。可以说,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是古典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4.尝试练笔,延伸诗歌学习能力
新课标强调淡化文体,鼓励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是提倡学生作文中写我所想,写我所感,诗歌写作的特点正与新课标的写作理念相契合,这就为诗歌写作提供了理论依据。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感情最为丰富和活跃的阶段,为诗歌写作提供了可能条件,用诗歌记录学生的丰富情感,记录成长的烦恼和喜悦,不但可行,而且有益。实践表明,在诗歌学习过程中,进行练笔尝试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验。在具体练笔时,可采用仿写、改写、创作等各种练笔手段,以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一位教师教学《石壕吏》后,引导学生将其改写为散文。改写后,文章中不但增加了背景的交代,差吏抓人的情景,人物神态的刻画,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等内容,还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如孩子的啼哭声、门被踢开的情景、老妇人被抓走时满腹心酸的回望,等等。如此情节的增补,不但忠实于原作精神,而且使原作的诗意得到充分体现。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诗歌内容及学生特点的研究,将二者有效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其在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增强诗歌鉴赏。
参考文献:
[1]宋慧平.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229-230.
[2]程玉石.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析[J].广西教育,2011,14:49-50.
[3]季敏.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J].教书育人,2011,16:56.
[4]许晓宇.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究[J].语文天地,2013,0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