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林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014-02-05 04:56王华斌汪保根王华君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非学历农业大学办学

王华斌,汪保根,王华君

安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近年来,地方农林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新时期地域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非学历继续教育作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知识经济型和终身学习型”新理念以及美好乡村建设快速推进,为农林院校的非学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推进四步同化,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认清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形态、理清思路、找准定位、加快改革,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健康和谐发展,已成为地方农林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安徽农业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1.1 安徽农业大学非学历教育取得的成绩

随着学校近年来的大发展,作为继续教育主要形式之一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安徽农业大学得到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1.1.1 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思路日趋明确

面对继续教育全日制形式生源紧缺、办学成本高、收费低以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的严峻形势,学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职能,逐步确立了继续教育工作的重心由学历继续教育逐步转移到非学历教育上来的办学思路,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针对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加大非学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研讨力度,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本质、理念、定位、特点以及作用进一步明确,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协调发展[2],逐步向非学历继续教育重点转移的办学理念日趋明确,并作为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

1.1.2 非学历继续教育特色平台和培训主体得到凸显

2011年,学校成功申报了首批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学校非学历培训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发挥基地优势,主攻‘三农’阵地,拓展行业领域”的思路,巩固已有培训项目,拓展新的培训领域,形成了以“全国农科教结合南方培训中心、安徽省农科教指导与服务中心、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科技部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安徽省干部培训高校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省级基地”为标志的培训平台和“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管理干部、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企业从业人员和职业农民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培训主体,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1.1.3 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逐步理顺

近年来,学校加大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初步实现了非学历继续教育归口管理,努力打造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品牌,为进一步规范办学,相继出台了系列非学历教育教学管理和培训的规章制度,积极探索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在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运营体制方面,鼓励非学历教育部门按照市场的运营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从人力、物力以及经费等方面改善非学历教育发展的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非学历继续教育由初级到高级、由传统经营模式到现代科学运营模式的演变和发展[3];整合学校的优势特色资源,在长期探索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富民培训与高端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素质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灵活的、多层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和具有学校特色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研发和实施流程。

1.1.4 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近年来,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紧紧围绕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科技等优势,以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推广新技术、孵化新成果为重点,广泛开展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先后开展了各级农口系统干部、乡镇领导干部、农村干部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农技指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省农技协负责人高级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业技术援藏班培训、会计职称考试等多项培训工作,共培训各类行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新型农民等5万余人。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稳步上升,2009年完成了6 054人次培训任务,2010年顺利完成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任务12 557人次,2011-2013年共完成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任务40余期,培训约25 000人次,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增强了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农民日报》《安徽日报》等多家媒体都作了报道,提升了学校的声誉,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1.2 当前学校非学历教育继续发展的困境

在新起点上,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实然形态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现实需求,与学校事业发展新目标等尚有一定的距离,仍存在发展困局。

1.2.1 面临着途径不够多、体制不够活、规模不够大的发展瓶颈

发展理念方面存在着发展整体目标缺失,培养目标较为单一的局限,管理组织结构缺位和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资源投入机制以及发展平台面临着传统式的投入以及平台供给不够宽等困难。

1.2.2 社会认可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学历教育的快速发展

重学历继续教育、轻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社会对非学历继续教育证书认可度不高,偏重学历教育认同仍然是用人单位最主要的人才选用标准,导致非学历继续教育证书的权威和约束力相对降低,存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力度被弱化的趋势。

1.2.3 特色品牌建设、远程网络化教学平台方面仍需加强

特色化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品牌已经成为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与全国知名高校相比,省属农业院校在非学历教育品牌建设面临着客观上的“比较弱势”,特色的专业培训项目和教育资源仍需进一步的挖掘、凝练,获取项目途径较为单一,任务性的培训占较高比重,自主经营性培训比重较低。远程网络化教学与新时期非学历教育信息化的现实要求尚存一定差距等。

2 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新时期,站在学校发展的新起点上,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国家、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实施,科教兴皖,科教兴农,美好安徽、美好乡村建设,“坚持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发展”等战略举措等,为农林院校发展非学历教育注入了“催化剂”;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为学校发展非学历培训拓宽了领域;自学考试的重新定位,对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机制和并重发展的要求等[5],均为学校非学历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安徽农业大学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面临国家教育发展和高教强省战略的政策扶持机遇,面临承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服务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等现实需求机遇,面临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机遇,应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进一步强化社会服务职能,积极拓展和延伸科技富民的“大别山道路”,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学校新农村研究院的发展为契机和平台,把握机遇。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非学历教育的发展驱动力由利益逐步转向品牌建设、差异化发展的新特点等趋势,积极推进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

3 发展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思考

3.1 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明晰的发展思路和正确的办学定位是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根本保障,作为省属唯一的农业院校和省部共建院校,拥有科技和人才的资源优势,在加快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肩负着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责任,应进一步明确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长目标,积极探索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和运行机制;广开渠道,扩大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大力优化、调整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结构,以“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国农科教结合南方培训中心、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等平台为基础,积极争取有关行业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快速推进学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主动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试点工作,鼓励社会人员通过多样化、个性化方式参与学习。应主动加快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共同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明确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关系与地位,建立有利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的管理机制,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统筹兼顾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策略,来贯彻“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林院校非学历教育发展。

3.2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对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进行政策性的宣传、制度化保障以及管理上的支持是非学历教育走上和谐运营、良性发展的助推器和润滑剂。针对非学历教育政策和管理上的相对滞后的实际,应尽快出台非学历继续教育有关政策和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相应的政策、经费支持,主动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把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校的战略重点、发展规划密切联系起来,制订完善“安徽农业大学非学历教育管理办法”“安徽农业大学非学历教育经费管理细则”“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办班管理办法”“安徽农业大学非学历教育学生管理办法”“安徽农业大学非学历教育学员证、结业证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与并重的管理机制和实施政策,出台、实施学校非学历教育专兼职队伍建设的政策,努力打造安徽农业大学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和高层次培训品牌。

3.3 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当前,省属农林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存在的诸如与市场脱节、缺乏专业运作和管理不畅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非学历教育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以安徽农业大学非学历教育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完善为契机,整合力量,规范办学,创建品牌。改革创新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从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创新非学历教育发展理念;以建立健全学校非学历教育组织机构为重点,并以建立“五个统一”的刚性管理系统创新管理体制[6],加强领导,成立校非学历继续教育领导机构和各办学院系非学历继续教育实施机构,形成一体化的层级式管理体系,将全校的非学历教育工作统一归口到继续教育学院等单位,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网络化、高效化的统一性的系统管理体系;加大非学历继续教育运营机制、资源投入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以及发展平台等创新力度,实施项目化的管理模式[7],充分调动非学历继续教育机构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加大非学历教育投入力度,从队伍建设、资源配置、信息化平台建设、经费安排等方面加强非学历教育的条件建设。培养一支熟悉非学历继续教育规律、管理水平较高、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化的管理教育队伍,给予非学历继续教育机构政策支持和办学自主权,让其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逐步改善非学历教育教学和培训的基本条件。网络教育具有高效性、共享性、互动性以及自主性等特点和优势[8],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快非学历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步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进一步健全非学历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的机制,形成经费投入和管理的良性循环。

3.5 进一步拓宽办学途径

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合作机制,加强与知名高校或培训认证机构的合作办学,引进高端培训项目,创造条件,主动出击,发挥优势,挖掘资源,提高市场自主培训项目的比重,主动激活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菜单和板块,借鉴知名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教育经验,设立全国品牌非学历继续教育单位的教学点(站),努力丰富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的获取渠道,进一步拓宽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途径。

3.6 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

非学历继续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广泛推行的时间不长,经验积累相对不足,没有专

猜你喜欢
非学历农业大学办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RCEP对我国非学历教育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중국인 학습자의 한국어 발음에서나타나는 오류 분석 연구―홑받침 발음오류를 중심으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