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理念下的大学生社区建设论析

2014-04-10 08:45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归属感营造共同体

展 伟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23300

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共同造就了当今的“社会化”大学生社区。大学生社区在形式和本质上都已具备居民社区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素,是居民社区的一种现代形式和特殊表现。“居住环境对学术成功影响至深……世界上许多大学都将其住宿系统看作大学教学环境的延伸,以及学生体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居住社区中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对于他们学术及社交能力的培养和成功至关重要。”[1]因此,研究和探索大学生社区营造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也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1 大学生社区营造的内涵及本质

社区营造一词是舶来品,日语中的含义是生命共同体,其概念源自于日本“造町运动”、英国“社区建筑”和美国“社区设计”的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台湾的“社区总体营造”运动得到蓬勃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上形成了较大的影响。而“‘社区’是被‘营造’出来的,并不会因为‘毗邻而居’即自然形成”,“经‘营’与创‘造’正是我们使用‘营造’一词的本意,而不是传统的‘工程营造’的意思。”[2]可见,社区营造的基本含义是对人们聚居地域的经营与创造活动,是将生活于一定地域空间内的人群聚合成富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的建设活动。这里的“营造”比物质上的“建造”、“规划”等活动增加了更多的人文关怀、社区精神和文化氛围等意识层面建设的内涵。这是一个新的理念和创新机制,也是一种有效方法和独特行动。因此,从本质上来讲,社区营造“不只是在营造一个社区,实际上它已经是在营造一个新社会,营造一个新文化,营造一个新的‘人’。”[3]

社区营造的核心理念是立足于建造、规划活动,在重视物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更强调社区自治、文化建设和社区成员的自主参与、公共意识培育、归属感创立等,其中的关键考量是成员参与度和归属感。营造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在意识和交往层面上协调好社区居民的矛盾,凝聚共同意识和归属感,使人们在社区中安全、舒适、和谐地群居生活,形成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和谐共存的生活共同体。社区营造的根本路径是公众参与,主要机制是在官方的组织引导下,多方协调,形成官方、非官方组织和社区成员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伙伴关系,依靠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自主参与,充分发挥非官方机构的积极作用,形成公私合力的营造机制。其重要意义在于营造居民成员“具有健全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以及生活艺术的涵养。换言之,在改善生活环境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人的品质。”[4]

2 “共同体”:大学生社区营造的价值起点

社区的根本属性是共同体,其本质是人的群居和资源的共享。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就着重阐述了“独立和自由选择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观点。当今,无论人们如何界定社区的概念和内涵,“但人们普遍承认,‘一定的地域’、‘共同的纽带’、 ‘社会交往’以及‘共同意识’是一个社区最基本的要素和特征。”[5]概括地说,社区是特定群体所赖以存在的空间环境及其群体文化。因此,作为一个人群共同生活的社会区域,社区是最初的、最基本的、最有效的群体存在阶段,其建设和发展都应尊重和服从这一共同体本性,从而把社区营造成为由具有共同体价值观的人共同自治的聚居空间。

作为一个空间、意识、交往的共同体,大学生社区是一个包含了以下几个重要特性的共同体系统。一是生活共同体。社区学生的生活需求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主要涵盖了衣、食、住、行和共同的文化活动与精神需求,其基本追求是在完善区域组团、配套功能服务、彰显个性特色等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互助、和谐共处的生活共同体样态。二是规则共同体。公共规则是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保障。社区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行为和需求需要规范和制度的普遍约束力,它包括共知共为的行为准则、参与规则、沟通规则、分享规则、矛盾协调规则等,是保证学生社区行为符合社区共同体的要求、标准、尺度并增加学生“参照他人如何行动”、“相信规则和秩序”、“遵从规则内在的精神和内容”的内在动力。三是交往共同体。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纽带,社区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自组织机制下通过人际交往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环境的交往实践中进行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物质改造、事务合作等。四是文化共同体。社区文化是共同体成员思想与行动的价值观,能够把社区学生引领到共同体主流文化系统中来。大学生社区文化的主体主要由学校文化、社区文化、学生文化共同构成,其共同体特性是在学校—社区—学生互动发展中不断蕴育彰显的,既是作为客观存在的文化与作为主体存在的社区互动的结果,也是学校、学生凭借文化手段顺应学校社区营造目标要求积极互动的结果。五是精神共同体。共同的社区精神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生之间精神和情感的强烈依存关系构成了社区精神共同体的基本表征, 其内核是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共同体的精神内容是社区的核心要素和引领力量,是构成社区的灵魂和判别社区特色的内在标准。

基于对这一共同体系统特性的分析,可以认为,大学生社区营造是以社区建设为出发点,社区学生持续主动地参与社区事务为路径,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和特色鲜明的社区文化为支撑,最终实现增强社区归属感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应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行为,社区学生将在社区发展中共担社区建设责任、共享社区发展成果。因此,首先要将管理、服务、教育等活动融于生活平台建设中,使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文化医疗设施等建设规划工作实现规模、结构、效率的高度统一和非物质性与人文性的自然表达。其次是要建立使道德的和法律的、公民的和学生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则体系及其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使规则成为所有学生共同的基本遵循。再次是充分发挥社区文化主体、营造手段和发展环境的共同作用,支持学生通过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参与和创造活动,形成自我认同的、富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共同体文化。在此基础上,深入经营社区共同体的灵魂——社区归属感,充分发挥社区归属感的粘合作用和凝聚作用,使社区成员真正形成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休戚与共的依赖关系。

3 “自主参与”:大学生社区营造的必由路径

学生参与为社区营造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价值导向。单纯的空间营造或文化活动,只是自主参与营造工作的起点,其落脚点应是在自主参与中累积学生公共生活领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经验。“就‘社区共同体’的构建而言,更为重要的是社区成员的身份认同以及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同体意识的培育。”[5]

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包括:无关—旁观—协同—参与,即随着营造活动从无到有开展起来,大学生的角色也从无关者和旁观者依次逐步转变为协同者和参与者。在营造活动开始前,学校是营造活动的发起者、设计者、组织者,学校应着重于营造活动的顶层设计和启发学生的营造意识。在营造活动初期,学生社区营造专业知识、参与意识、组织程度相对不足,学生主要以协同者身份出现,帮助校方和社区营造专业人士开展一些咨询、宣传、组织等活动,在这一阶段,学生一方面能够增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能够逐步塑造较强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关系。营造活动中后期,社区建设的组织者责任将由学生承担,此后学生将发挥主人的角色,直接参与各项营造活动。学生在与校方接触、沟通、讨论和完善方案的过程中,会逐步增强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获得主动的、自觉的、认同的空间体验,进而构建起社区意识和共同体意识,为建立社区归属感打牢心理基础。此时,学校也将由以往的主导者转变为协助者而退居幕后,通过“无形的手”来宏观引导、协助支持社区营造工作,而学生则走上台前以“有形的手”进入深度自主参与、自行组织社区营造活动。

从学生行动的角度讲,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承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参与公共治理与服务,将自身个性化的需求融入到社区环境中,促成了涵括个体印记的、独特的社区文化,加强了学生与环境、学生与社区的交往和情感,强化了尊重、服从公共意志的主体自觉,逐步加深了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进而建立起主动参与学校社区营造活动的思维惯性甚至是永久记忆。“一种强调‘自主’与‘参与’的社区事务工作模式似乎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世界中认知的一部分,部分自觉的民众正努力地从中学习公共生活的知识与技能。而在此过程中,一般人对于环境质量与地方文化的追求,其实隐含着对于‘家园’/‘社区(共同体)’形成的期待。”[7]例如,在参与社区美化、绿化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为工作本身建言献策、增加新意,还能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形成建设“家园”、爱护“家园”的精神。

从学校组织的角度讲,社区营造这一概念应进入学校组织管理和服务育人的话语体系,成为一种全员的自觉意识和全程的自主实践。社区营造政策应强调自下而上的自发性运作,要在政策和制度上激发和回应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学校政策的推动,应借助学生的力量,树立社区向心力引领下的共同愿景和价值导向。学校更应发挥行动介体的作用,着力建立一种以社区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和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校方发起、调控、辅助的作用,让自主参与成为学生有意识的持续追求和大学生自身的认同与骄傲,实现学生与学校、参与与引导、自治性与行政性的有效衔接,进而使社区自发地永续经营,实现社区营造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以庭院、楼栋、单元、楼层为单位建立各种社团、协会、团体及其他学习交往组织,使学生突破专业、年级、学院、群体的物理隔离,搭建交往互动的现实平台。学校还应提供各种引导、表征和示范计划,通过理念内化和人才培育鼓励学生参与,重视非官方组织参与的积极作用,将志趣爱好性主动参与和动员强制性被动参与紧密结合起来。

4 “归属感”:大学生社区营造的核心目标

“所谓社区归属感,就是指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地域和人群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的一种心理感觉。”[8]这里的认同、喜爱、依恋,既是行动过程,也是情感结果;既是一种居民对于社区物质环境的体验,也是居民对于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心理氛围的向往;既是一种居民彼此间给予整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情,也是一种居民认同共同生活的共同信念。这种心理感觉是建立在关联基础上的认同和亲密关系基础上的依赖。然而,现代社区的建筑形式、行政化管理、规模化发展以及大学生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学业制度的改变共同造成了大学生社区归属感的缺失。作为学生群体基本的情感动力和精神需要,归属感对于改善因固定班级消解而导致的松散化集体和学分制形成的疏离感、孤独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彼此邻居又彼此陌生的学生要靠社区营造来促进社区交往,建立社区的亲切感和向心力,形成普遍的社区认同,进而使所有学生成为彼此喜爱又对社区环境依恋的“一家人”。

单菁菁研究认为,社区归属感的形成与其居民在社区内居住时间的长短、居民在社区内社会关系的好坏、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居民的社区满意度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9]。依此可以推演出的是,社区归属感主要包括安全感、生活满足感、责任感、认同感、主人翁感、亲切感、幸福感、依恋感等要素。因此,在社区管理中,应尽量减少学生住所变动,以保证有效居住时间。注重创新交往形式,挖掘交往内容,促进学生自发主动地进行宿舍交往、楼层交往、楼栋交往、庭院交往、片区交往等,使学生深切体验到自己作为社区中重要的一员而被他人接受、尊重、认同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状态。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频度和深度,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各种社区公共事务的实践活动,以唤醒其公共意识和共同体意识,使他们在情感和价值层面上有积极的动机参与社区基层组织的活动。提供全面、便捷、人性化的日常生活服务,以提高社区生活满足感。如此,才能凝聚学生的社区认同感,培养出学生爱宿舍、爱社区的情感认同。

建造有效的边界空间,以增进人际交往和社区公共意识。在个体利益的驱动下,群居生活总是存在诸多矛盾,这需要学校在其中发挥协调和制衡的作用,协调好对个体利益的控制与支持的张力。在科学营造边界空间的同时,使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转化为私密性走向公共性的桥梁和纽带。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融合发展的基础上,私有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才能实现有效渗透和共同增长,才能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使个人诉求与社区文化发展保持方向的一致。

塑造特色社区文化,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存在感和社区从属感。社区文化是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伴随学生社区管理的社会化,同济大学研究生社区的文化建设也逐步走向以对人的综合培养为主,嵌入多元的体系化的文化建设.许多文化活动直接在社区空间中进行。”[10]因此,要将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总体营造、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提炼符合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实际的主题,着力打造富有辐射力、渗透力、影响力和感召力的社区品牌文化。学生社区如同一种“容器”,不同学生的性向特征和交往方式等特定需求赋予了社区“容器”以社区属性和学生个性诉求,这种属性和诉求在更多的意义上是以社区的特色环境、文化氛围、群体习惯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体现出来的。

5 结 语

大学生社区营造是一个学校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社区建设的合作过程,只有以建设共同体作为大学生社区营造的价值起点,将自主参与视为大学生社区营造的必由路径,将归属感确立为大学生社区营造的核心目标,才能切实发挥社区营造理念在大学生社区建设中的指导作用,进而取得大学生社区建设的现实成效。

[1]S. Michael Evans.居学社区:具有凝聚力的学生居住社区之机遇[J]. 田阳,译.住区,2011(6):29-37

[2]曾旭正.台湾的社区营造[M].台北: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14-15

[3]陈其南.造人的永续工程——社区总体营造的意义[R].台北:“行政院文建会”,1998:23

[4]最小的无限大:文建会社区营造纪实1994-2010[M].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10:28

[5]龚世俊,李宁.公共服务视域下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及其模式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82-112

[6]丁康乐,黄丽玲,郑卫.台湾地区社区营造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6):716-725

[7]黄瑞茂.社区营造在台湾[J].建筑学报,2013(4):13-17

[8]吴广庆.社区归属感的自发与自觉[J].社会工作,2011(11):24-26

[9]单菁菁.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125-131

[10]戴春,刘红.同济大学研究生公寓空间设计[J].时代建筑,2010(2):120-123

猜你喜欢
归属感营造共同体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爱的共同体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