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与创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文化学审视

2014-02-05 23:32王忠惠朱德全
职教论坛 2014年28期
关键词:集团化共生区域

□王忠惠 朱德全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凭借其经济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和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桥梁,[1]区域经济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雄厚的资源储备成为驱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平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高度耦合与相互依赖的特性催生着两者之间的联动发展,推动着两者之间的深层互动,而两者的联动与互动以一种和谐共生的文化姿态成为区域社会和谐发展的永恒主题。 从应然视角来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议题颇具发展潜力,但从实然态势来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现实境遇并不乐观,两者之间的联动发展存在着多方主体的文化冲突、人才规格的匹配错位、特色发展的理念缺失等痼疾,阻碍着职业教育联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禁锢着区域经济互动职业教育的和谐理念,因此,厘清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应然目标, 明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文化桎梏, 创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文化路向,成为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走向和谐与共生目标的重要方面。

一、和谐与共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应然目标

“和谐”作为哲学概念,意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2]“和而不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 强则胜物”,“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深蕴着“和谐”的哲学旨归。毋庸置疑,和谐的实质在于有差异的统一,而不是无差异的同一,它追求统一体内多种因素的融合与协调。 “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特指生物体生命周期的永恒特征和生理上彼此平衡的状态。[3]共生昭示着不同主体之间相互生发、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一种生态关系, 预示着不同主体之间互帮互助、互惠互利、互推互促的一种联动关系,演绎着不同主体之间从零和博弈走向共赢性博弈的理想历程。共生的核心是协同合作、互惠双赢,其旨归是和谐,[4]和谐是共生的追求,共生是和谐生长的内在机制, 和谐与共生是关涉时代精神的对话与思考,是关照生态文明的诉求与意旨,也是当代全人类的终极追求。 综上所述,和谐与共生必然成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应然目标。

和谐与共生作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应然目标,既包括和谐的意蕴又包含共生的理念,其中和谐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区域经济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依附。 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与广阔的实践空间, 确保职业教育资源平台与保障机制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布局结构的合理以及入学机会的均等。第二,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力。 首先,职业教育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其次,职业教育通过“产学研”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最后,职业教育通过杠杆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共生目标主要体现在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三个方面。共生单元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共生度与关联度的汇集点, 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系统中,人才、技术、资本与文化是两者联动发展的关联要素, 也就是两者之间的共生单元; 共生模式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方法论体系, 互惠互利的共生模式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中信息交流通畅与利益最大化的最优状态;共生环境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外在条件,正向的共生环境会促进与激励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二、“文化病理”: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现实困厄

“文化病理”是由于文化系统内外的异常因素,引发文化的功能障碍,导致社会发展偏离正常发展模式的一种失调状态。由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文化因子的缺失,文化渗透的不足,导致文化引领的作用不明显、文化导向的功能不突出的“文化病理”, 引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不和谐”现象的滋生。

(一)多方主体的文化冲突

政府、企业与学校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在两者的联动发展中必然会出现多方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 政府作为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国家服务机构,它的主要利益诉求是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企业作为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它的主要利益诉求在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公益组织,它的主要利益诉求在于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提高。 政府、企业与学校因其不同的利益诉求营造出不同的文化氛围,继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政府的服务理念企图通过渗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与学校的文化塑造,引导企业与学校的行为方式向政府的服务理念靠拢,但因企业与学校在表面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一致性,在实质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的背离性,造成政府因文化控制的困境对企业与学校的资源投入不足,引导作用不明显;企业的终极目标是经济效益的考量,它试图通过“经济霸权”的力量形成“文化霸权”的控制,让政府与学校为其经济利益的扩张而服务;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办学理念,人才质量的高低决定学校办学水平的好坏,但学校的最终考核是就业率与就业水平的衡量,学校为实现自身的“品牌效应” 意图通过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控制力量引导政府与企业对学校的支持与服务。三方不同的价值理念,不同的利益诉求,造成三方均试图通过控制其他方的文化走向实现为自己服务的目的,导致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中三方关系的不可调和。

(二)人才规格的匹配错位

人才是影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适切性的重要因子,人才的培养是联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中间桥梁,人才的规格是衡量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现有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求的人才还有很大的距离,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更新,人才规格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出现匹配错位的现象,主要表在三个方面。首先,人才的素质水平不高。 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端的技术人才,导生性与技术性的文化导向引领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人文性文化导向成为职业教育的众矢之的并逐渐落寞,这种目标的过度偏移导致人才的规格在技能水平与素质水平上的不平衡,致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处于高层职业的瓶颈;其次,人才的专业水平有限。 职业教育普遍存在追求热门专业、专业设置重复的严重现象,专业设置不考虑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自身发展的状况, 专业多而不精,大众化倾向明显,特色化趋势不足,造成人才的专业不专,专业不对口的现实困境;最后,人才的综合能力不强。 职业教育的评价主要以职业教育机构为主,政府、企业等评价主体均游离于职业教育之外,导致职业教育人才评价的单一性与人才培养的单向性,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人才要求。

(三)特色发展的理念缺失

特色既是区别于他者的标志又是促成自身发展的优势,特色发展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切入点,有益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吻合度的提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特色发展包含着两方面的意蕴,第一,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依据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与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现状,开设迎合区域特色、形塑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这种专业的设置既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又塑造职业教育的特色形象;第二,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 区域经济摆脱经济的追风、跟风思想,依据区域环境特征、区域技术特征与区域产业特征, 深层次挖掘本区域的特色文化,多元化开发本区域的特色产业,形成彰显本区域人文特色与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职业教育受制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无法设置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与发展方向的特色专业,只能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专业设置不能与本区域的特色产业相对接, 始终游离于本区域发展之外。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始终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旨归,囿于传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对新兴的特色文化产业与特色经济的扶持力度不大,造成特色文化产业与特色经济的“名存实亡”,同时引发职业教育对特色人才培养计划的流失。

三、文化创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文化理念的缺失导致两者联动机制的不完善性,使得职业教育不能遵循客观规律和原理去发展,不能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的效用。[5]因此,从文化引导、文化整合、文化多元与文化共生的视域切入,构建具有文化创新内涵的办学机制、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招生就业机制,是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走向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

(一)办学机制:区域教育集团化的文化引领

职业教育集团化以人才培养为办学核心,以集约化、规模化为办学行为,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为办学模式,以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校、职业院校等多方力量为办学主体,体现出以非营利为目的的共同价值观, 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为宗旨,具有集团化主体多元性、资源共享性、管理协调性以及利益共赢性等四个特点,它的价值观、行为宗旨与特点都内含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价值取向,发挥着文化在教育与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与引导功能。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可从区域视角分为区域内职业教育集团化与区域间职业教育集团化两个向度,两个向度分别从文化引领和价值引导两个方面促进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1.区域内职教集团化。 区域内职教集团化追求区域内的特色发展,它可从两个维度进行审视。 第一,职业教育的横纵向审视。 横向层面是对同区域内同等层次职业院校的集团化,如同一区域中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高职院校的集团化;纵向层面主要是对同一区域中职与高职的集团化,关涉中职与高职在若干方面的衔接。 第二,职业教育的内外部审视。 内部层面是对职业教育自身体系的审视,依据职业教育本身的划分类型组建集团化;外部层面是对职业教育与企业、科研院校等以外的机构或组织的集团化。职业教育的横纵向与内外部层面的集团化需要不同层级院校间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衔接以及相同层级院校间资源、 师资的对流,更需要不同院校间价值理念的统一, 价值机制的引导,以此驱动职业院校形成合力走向共同发展。

2.区域间职教集团化。 区域间职教集团化寻求区域间的平衡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与良性发展,而区域间职业教育集团化是解决经济发展差异大、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东西部职业院校的联动合作模式,一方面,有利于统筹东西部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东西部优势汇聚与优势互补,形成东西部职业教育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总体竞争力。区域间职教集团化是优势与弱势地区或优势与优势地区之间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的联结纽带,它在联接不同区域经济、资源与设施的同时,也共通着两地区的人才与文化,只有不同区域持有相同的文化认同感,才能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的流动,进而促进各区域间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二)管理机制:多方主体耦合化的文化整合

由于政府、 企业与学校追求不同的利益目标,秉持各自的利益逻辑,形成三者之间相互博弈的利益“怪圈”,导致政府的推动不明显,企业的参与度不强, 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不高的恶性结果。政府、企业与学校存在的利益博弈并不能简单的通过三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来解决,不同的利益追求很难在短期内保持统一,如果三者之间不能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三者之间共赢性博弈的实现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木之林。因此,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要促进多方主体的文化整合,另一方面要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政府、企业与学校的耦合点。

1.多方主体的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分散的、孤立的、甚至冲突的文化价值力量, 实现人类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理想的力量凝聚,使人类的文化实践行为充溢着一种健康自觉的人文精神关怀。 政府、企业与学校作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多方主体,一方面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规避不同主体之间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霸权现象,寻求多方主体之间共同的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多方主体要统整多方文化,只有政府的文化理念、企业的文化向度与学校的文化氛围形成合力,才能促进三者的文化整合,推动三者在文化层面的融合与共进,并影响多方主体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的行为方式。

2.多方主体的价值耦合。 文化产业的发展等于“文化企业+高新技术+资本市场”, 没有高新技术,就不能满足大众对多品种、多样化、多层次、多载体的文化需求;没有资本市场,文化的技术化创新和拓展路径就没有支撑,难以做大做强;没有资本的对接,文化创意就无法广泛投融资,文化不能真正成为产业。[6]文化产业是联结政府、企业与学校的耦合点,它需要政府对资本市场的调控,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以及学校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它将政府、企业与学校凝聚成一个整体,否弃了多方主体之间的根本冲突,着眼于多方主体之间的整合与共同利益,实现多方主体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的耦合化。

(三)人才培养机制:区域文化特色化的文化多元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将呈现出一种“多元结构”, 这是一种不同水平的多层次技术并存的技术复合体系,也是一种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并存的经济复合体,其所需要的技术人才的智能结构和科学技术将是多样的。[7]多元化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改变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1.课程设置的多元化。 课程设置一方面应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应迎合城乡居民的个体发展需要,因此,课程选择应包含两方面的适切性。第一,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适切性。依据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技术结构等开发具有市场导向的多元课程,课程既要凸显本区域的特色又要兼顾市场经济的需求,实现课程市场化与特色化的统一;第二,课程设置与个体需求的适切。职业教育应为区域内的结构性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边缘人员”设置培训课程,开展相关职业的培训活动,帮助“边缘人员”重回职业岗位。

2.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是多元模式的整合,多元整合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整合。一是学校形态的教学模式,强调职业教育的学科本位;二是企业参与形态,强调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三是校企结合形态,强调职业教育的素质本位。 多元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文化人与职业人融合的重要方式,是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构建的重要路径,是职业教育“完整人”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价应包括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层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方式、适切化评价时机、系统化评价标准。[8]评价主体既应包括职业教育机构,又应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等主体;评价内容既应有课堂教学评价,又应有实训基地评价;评价方式既需要线性评价,又需要非线性评价; 评价时机既要求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又要求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评价标准应是职业标准与岗位要求的有效结合。

(四)招生就业机制:双元共进一体化的文化共生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不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9]价值链是一种共生系统,链条中每一个链扣都是该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招生就业体制中政府政策的出台、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招生以及企业就业岗位的提供,形成一环扣一环的价值链,政府、职业教育院校及企业分别位于价值链的上游、中游与下游,政府政策的出台影响招生的规模与就业的形势,招生的规模与就业的形势互为条件,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双元共进一体化的招生与就业机制必将成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有效推动力量。

“双元制”的招生就业机制代表了企业与职业学校两个办学主体、学习地点之间的合作,两者的合作在深层次上则意味着受教育者两个身份的融合、 两个教学目标要求与两种教育方式的结合,这种融合和结合是通过国家政策、法律以及各方的共同参与来进行协调的。[10]招生就业的双元共进一体化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目标体系的双元,目标追寻能力本位与就业导向双重效果。 第二,制度体系的双元,双元是企业自主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制度;第三,培训体系的双元,培训是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有效结合;第四,训练体系的双元,训练既包括私营企业里的职业训练,又包括公立学校中的教育教学;第五,管理体系的双元,管理是私法与公法的协调统一;目标体系、制度体系、培训体系、训练体系、以及管理体系共同结合、相互作用,形成体系共进的一体化模式,而双元共进最终指向招生与就业的共生,它们始终围绕共生的理念共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1]林克松,朱德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102.

[2]黎洪雷.儒家的和谐哲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J].现代哲学,2006(3):52.

[3]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7.

[4]施丽红,朱德全.和谐共生: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体制与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1):66.

[5]朱德全.和谐与互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39.

[6]田海明.文化产业的资本运作及发展之思考[J].学术界,2011(1):41.

[7]肖称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2):38.

[8]金凡路.职业教育立体多元化项目主题式教学评价构想[J].职教论坛,2013(3):61-64.

[9]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5:247.

[10]亓国俊,庞学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的多维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23.

猜你喜欢
集团化共生区域
分割区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区域发展篇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