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4-02-05 18:32:23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标准信息化信息技术

编者按

随着教育信息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开展,信息化基础建设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信息化应用仍然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师作为信息化应用的主力军,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关乎于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2004年我国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

新时期,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整合到融合,这个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更高层次的应用标准。为了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能力,切实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达成信息时代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教育部于2013年10月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并于2013年11月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依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成立了专家团队,围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现实需求,吸收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内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教育部于2014年5月27日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014年5月30日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并组织专家研讨新时期下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讨论稿),一并构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

围绕此能力标准体系,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规定培训课程内容及模式、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等方面展开中小学教师应用能力的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是新一轮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基础,其适用环境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可选性都有利于不同区域、不同性质学校推动符合自己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同时,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将网络研修和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按照《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从广度和深度上达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目的。

当前,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的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实践重点已转向如何关注教师落实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及实践、关注信息化时代下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在这个基础上,信息化实践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那么,对于新要求,管理者该如何制定落实实施该标准体系的对策与办法,教师该如何去学习参与、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应用标准和效果等等,这都是值得讨论与研究的问题。落实 这种带有革命性的实践是当前政府、学者、教师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本刊特此推出此专题报道,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研究和落实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的实践,来引发读者思考。

猜你喜欢
标准信息化信息技术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忠诚的标准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