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礼 罗珊珊 徐江雁*
(1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郑州450046;2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疼痛科,郑州450008)
中国医学史课程虚拟实景实境教学法的应用※
刘文礼1罗珊珊2徐江雁1*
(1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郑州450046;2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疼痛科,郑州450008)
虚拟实景实境教学法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方法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进行技术处理,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综合形式将真实历史场景进行虚拟化还原和再现的方法。通过对包括重要历史人物、代表性著作、重大事件、地点场所、社会状况、文化形态、科技实力、自然与人文环境等要素与特征的音影像的虚拟化还原和再现,为学生呈现中医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影响因素、发展规律等情景,从而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弱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能力的目的。
虚拟实景实境;中国医学史;教学法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通过努力探索而逐渐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作为具有中华文化原创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体现了我国气候、地域等时空因素的多样性影响力,又凝聚了五千年华夏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理清中医学萌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影响因素,在中医学启蒙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目前中医院校所开设的体现这一宗旨的《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方式多以理论讲授为主,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资源,疏于对历史实景实境的还原与再现。本文主要以《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为例,探讨虚拟实景实境教学法在中医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以期为本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中国医学史》是以介绍中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与规律为主要内容的中医基础课程,也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让学生在学医之初建立对中医学的全面认识和整体把握,是开设《中国医学史》课程的主要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思维深处初步构建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和知识结构,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和历史进步的高度去回溯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索和把握中医学的发展规律,为更好的学习中医基础和临床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中医学在数千年来不同历史阶段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和历代医家在不同时期所创造的医学史成就,发现中医学别具特色的理论学说和临床经验的深刻本质及其形成的深层原因,既有利于学生在了解中医学历史的同时,培养务实坚韧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业务素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强化和巩固专业思想。所以《中国医学史》在中医院校专业教学中尤其是医学启蒙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1]。
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利用语言和板书等方式进行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而目前通行的多种《中国医学史》教材存在着纯粹文字知识、插图缺失、课辅材料少等诸多问题,且该课程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内容较多、专业术语过于抽象、知识点琐碎、记忆与理解较难,加之配套教学经费不足,可利用的音视频影像资料短缺等因素,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由于文字叙述过多而不够直观,授课内容过于空泛而难以掌握,以至于造成了学生普遍丧失学习兴趣、厌学情绪滋生蔓延、为顺利毕业而上课、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学习大多死记硬背等不良倾向,而部分教师也存在着安于现状,不思革新,照本宣科的消极情绪和现象。
现行的各级中医院校式教育,虽然在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也由于过于强调“规格、规范、规模”的办学思想,使得教学内容设置和课程讲授模式较为单一,而在中医教育尤其是启蒙教育阶段历经漫长实践积累和检验所形成的特色和优势正逐渐模糊淡化。所以,为适应中医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中医学人才的要求,必须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改革,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突出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教学理念,完善和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和资源革新教学模式。
虚拟实景实境教学法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方法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进行技术处理,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综合形式将真实历史场景进行虚拟化还原和再现的方法。通过对包括重要历史人物、代表性著作、重大事件、地点场所、社会状况、文化形态、科技实力、自然与人文环境等要素与特征的音影像的虚拟化还原和再现,为学生呈现中医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影响因素、发展规律等情景。通过直观形象地描述数千年来医学史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弱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能力的目的[2]。
3.1 代表性人物、著作、场所、事件等要素的音影像虚拟化还原和再现《中国医学史》课程着重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医学发展的重要成就,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代表性医学人物、学术著作、医学事件、地点场所等诸多要素,大部分学生由于初次接触中医学知识领域,开始中医学学习生涯,对医学史上出现的著名医药学家、代表医药学著作、重要医学事件和发生场所等较为陌生,尤其是对中医学内、外、妇、儿、骨伤、针灸等各学科的专业术语感觉难以理解。因此,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上述诸多内容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虚拟化还原和再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亲视其景的熟悉感,从而增强对课程内容的亲和力,达到容易理解、轻松掌握的学习目的。
比如讲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时,应广泛搜集他的肖像画像、故乡地图与风景、医学著作在不同时期的书影、现存纪念遗址或墓地等方面资料,从而全面而直观的呈现朱丹溪的人文风采和医学成就。通过系统收集整理,筛选出《中国医学通史·图谱卷》收录的浙江义乌朱氏族谱所载朱丹溪木刻像作为朱丹溪通行肖像画像,以浙江义乌市政府近年拍摄的《义乌城市形象宣传片》视频作为再现朱丹溪故乡生活环境的资料,以明代《医统正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书影作为朱丹溪代表性著作资料,以乾隆十六年刊刻的《丹溪心法附余》、宣统己酉年刊刻的《丹溪治法心要》书影作为描述后人整理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典型资料,以位于浙江义乌赤岸镇东朱村的朱丹溪陵园门楣、墓碑、雕像、石亭、牌坊等图片为朱丹溪现存历史遗迹,以目前市面生产销售的保和丸、左金丸、五子衍宗丸、玉屏风颗粒、健步虎潜丸、二妙丸、大补阴丸等产品外包装图片作为描述朱丹溪创制的名方资料。通过上述资料的汇集分类和整理,以图文相间、视频展示的虚拟化形式配合课堂讲授,能够真实、全面的还原和再现金元名医朱丹溪的个人风采、医学贡献和影响,较之单纯的课堂讲授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和重点。
3.2 典型性社会、文化、科技、环境等特征的音影像虚拟化还原和再现中医学从萌芽、形成、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留有当时社会、文化、科技、经济、政治等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所产生的历史印记。中医学正是顺应了不同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不断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影响力的医药学家和代表著作,推动着中医学朝向更广阔的空间进步和发展。因此,通过现代化技术处理手段,将上述诸多因素进行系统分类和加工,通过音影像的表现形式进行虚拟还原和再现,以真实而生动立体呈现,使学生直观、客观、冷静地理解中医学动态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中医学成长过程中的历史影响因素,把握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达到强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提升理论学习和知识升华水平的目的。
比如讲授南宋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洗冤集录》学术成就时,针对宋慈最早提出鉴别的方法这一内容时,一方面要查找该书中反映这一章节的原文,以便于为学生形象描述,使学生建立直观印象。另一方面还应广泛搜集资料,探讨宋慈提出这一方法的深刻时代背景。因此,通过课外调研,选取该书现存最早的版本——元刻本《宋提刑洗冤集录》书影及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本相关章节书影作为图片资料,以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与朱鄂州书》、《记救小儿》、宋代陈渊《默堂先生文集》及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等文章中普遍提及的盛行于湖北与福建宋代“不举子”习俗作为宋慈学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探明了身为福建人的宋慈通过长期观察当地“不举子”习俗所造成的私自堕胎及产子之后私下溺死等违法现象而提出通过鉴别胎死腹中与腹外死亡判断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的方法,以图文配合的形式虚拟化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宋慈学术思想形成的深刻时代因素,有利于启迪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钻研,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资源日益多元化,为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启蒙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源,通过广泛收集、合理筛选、系统分类、有机组合,能够制作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质量较高的教学课件。虚拟化的实景实境教学方法,不仅规避了传统教学模式呆板、机械的缺陷,还增强了教师教学方法和形式的灵活性,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新颖、多样、活泼的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学习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师生间的互动性不断加强,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不断提升。
总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将教学手段、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将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利借鉴。而通过对以虚拟实景实境教学法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完善和充实、有效推广和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支政,李渡华,周计春.多媒体和实景辅助教学模式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9,(24)3:44-45.
[2]徐玮,王炜,张茂军,等.虚拟实景对象建模与表现.计算机仿真,2009,(26)12:214-217.
10.3969/j.issn.1672-2779.2014.24.055
1672-2779(2014)-24-0098-03
杨杰 本文校对:梁润英
2014-10-27)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No:2013BLS012];河南中医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No:BSJJ2010-17]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