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时代下的三大类外语教学原则:认知、情感、语言原则

2014-02-05 09:21穆幸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学习者

穆幸梅

(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后方法时代下的三大类外语教学原则:认知、情感、语言原则

穆幸梅

(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从方法到后方法时代,外语教学的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者们从专注于寻求一种普遍性的最佳教学方法投向了外语教学原则的研究。文章将众多的教学原则分成了三大类,即认知、情感和语言类原则,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并介绍了相应原则下的教学实践。

外语教学原则;认知原则;情感原则;语言原则

从 Couin在1880年撰写的第一本外语教学法书籍《The Art of Learning and Studying Foreign Languages》至今,外语教学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在这百余年的外语教学中,一种又一种的外语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学者们在不断地探寻一种最佳的外语教学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一套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流程。到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教学方法百家争鸣的局面。然而无论如何,所有的研究者都没有摆脱“方法”论。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外语教学逐步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由于教师教法风格不同,学生千差万别,教学环境也不近相似,要想用一种事先设定的、按部就班的“方法”来教好千差万别的学生,是不切实际的幻想。Nunan(1991:228)认为:“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要想取得教学的成功,方法必定是动态的、随时可以调整的开发性的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初,Kumaravadivelu首次提出“后方法”的概念。他认为,后方法是由一套源于众多分支学科的理论原则和一系列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程序构成(Kumaravadivelu,1994)。随后有些学者也对此做出了相应的研究(Brown,1997;Kumaravadivelu,2001;Bell,2003)。因此,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80年代这段时期被称为“方法时代”,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段时期被称为“后方法时代”。后方法并非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理论,它的教学设计来自于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包括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目标,教师自身的个性与水平,教学环境的特性,学习内容的难易等等。方法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这种理论倡导外语教师要围绕宏观的教学原则,采取符合自己具体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此背景下,许多研究者投向了外语教学原则的研究,Brown(1994)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从理论到实践的两个层面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这些原则都是各个学科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学科涵盖了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因此可将这些外语教学原则分为三大类:认知类、情感类和语言类。下面将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这三大类原则进行充分说明,并介绍相应原则下的教学实践。

一、认知类原则(Cognitive Principles)

我们把这一类外语教学原则归为认知类是因为这些原则主要跟心智功能有关,主要包括以下五条原则:

1.自动化(Automaticity)

儿童习得第二语言很容易,是因为他们在无意识地习得语言,也就是说,他们不会过分地去分析语言本身。这种儿童无意识的习得过程就像McLaughlin(1990)所说的自动化习得过程。自动化原理强调的是有效的外语学习就是要适时地从控制有限的语言形式本身转向于自动地加工相对无限的语言形式。过多地分析语言,对语言形式思考太多,下意识地去关注语言规则都会阻碍这种自动化的语言习得。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1)由于自动化的模式学生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获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很有耐心;2)确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集中在真实地有目的地使用英语,长此以往,学生们才会获得更多的语言能力;3)由于过多地注意语言本身(如语法、语篇和语音),那么将会阻碍学生自动化地流利地掌握语言,因此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应避免太多的语言修正。

2.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

意义学习这个概念是相对于机械学习所提出的。意义学习是在固有的认知结构和记忆系统中加入新的信息,使得对于学习的内容产生更长时的记忆。儿童就是最好的意义学习者,他们擅长把语音、单词、句型和语篇的要素与他们日常对知识的探索联系在一起。因此,意义学习要比机械学习更能对学习内容保持长时记忆。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1)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目标或今后的工作目标与意义学习联系起来;2)把新知识的教授尽量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上;3)避免机械学习,如讲解过多的语法或抽象的理论原则;做太多的机械式句型操练;做的教学活动目标不明确或活动与所教授的知识点无关;教学活动形式复杂使得学生过分关注形式而忽略语言。

3.期待奖励(The Anticipation of Reward)

这个原理是基于B.F.Skinner的“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人类就像动物一样,行为的驱使都是通过期待某种奖励来实现的,这些奖励可以是有形的或无形的,短时的或长时的。学习也是一种行为,所以有了某种奖励的刺激,学习者就会产生学习行为。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1)提供多种合适的口头英语表扬,以此作为对学生的及时的奖励,但要注意的是一定量的表扬可以让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感到自信,而过度表扬会让表扬变得一文不值;2)鼓励学生对其他表现好的同学也给予口头赞扬或动作上的鼓励;3)由于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要维持学习动机,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表现好的学生一些贴画或小红花之类的奖励(特别是对于年龄小的学生很有效),这可以让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4)在课堂上,教师应投入足够的热情,并保持活力,因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没活力,这些状态也会传染给学生,让学生没兴趣学习;5)通过给学生举例让学生看到长时的奖励,如英语学好了能出国继续深造;学好英语能获得更好的工作等。

4.激发内在动机(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Principle)

对学习者学习行为最有力的激发就是那些从学习者内心发出的内在动机。这是因为行为都是来自于需求、想法或内心的愿望。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主要靠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细致地分析和执行,使外语教学适应学习者的实际,针对学生的需求,把教学与学习者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冯丽娟,2007)。

5.策略投资(Strategic Investment)

这里的策略指的是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策略。Stern(1983)认为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所用方法的普遍趋势和总体特征”。因此,策略投资指的是学习者掌控好各种学习策略以达到成功地学好外语的目的。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广泛地了解和培训外语学习策略,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千差万别,教师需要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才是关键。

二、情感类原则(Affective Principles)

情感类教学原则是指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探讨学习者本身产生的情感、学习者互相之间产生的情感以及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情感因素。

1.语言自我(Language Ego)

当学习者要学会如何去运用外语时,他们也会发展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以及行为模式,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自我。这种新的语言自我和新学的外语缠绕在一起,很容易使得学习者产生一种脆弱感、防御感和顾忌心。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1)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要尽量地表现出很肯定他们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表现得有些愚笨,记得他们只是比优秀的学生慢一步,但他们都是有能力学习的,教师的耐心与肯定正是让这些愚笨的学生追赶上优等生的最重要的法宝,让他们克服自己脆弱的语言自我;2)在备课时,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开展步骤都要遵循学生对于语言的认知过程,否则这会让他们产生不良的语言自我,对外语学习不积极;3)考虑学生们的语言自我状况将会有助于决定:让哪个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最好;什么时候是纠正学生语言错误的最佳时刻;给学生的讲解到何种程度最佳;该如何计划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哪些学生适合小组活动,哪些学生适合个人活动;对学生严厉度的把握等;4)学生在学习中将英语作为第二门语言时,他们会产生第二个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他们理解这种变化,以及这种语言所带来的文化对他们的冲击。

2.自信心(Self-confidence)

自信心是完成任何任务所必备的条件,学习也是如此。尽管自信心与上面谈到的语言自我也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无论语言自我的程度如何,它是基于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评价的重要性之上。学习者要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最终成功,至少取决于他对完成这个任务是否抱有完全的信心。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1)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上或非语言上的肯定,这会帮助他们明白教师对他们能力的肯定,这样在他们遇到学习困难时,才能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2)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任务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这样在开展活动时,学生容易完成,能保持信心的建立。

3.敢于冒险(Risk-taking)

敢于冒险是指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敢于冒险去尝试运用语言,这不仅包括语言的输出也包括语言的接受。这个原则与上文前两个原则是密切相关的,前两个原则是这个原则的基础。如果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自我脆弱并发展这种意识,那么他肯定才会敢于冒险。学习者做好这种准备,才会尝试去运用所学的这一新获得的语言去发起问题,有意义地运用它。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1)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尽量创造出鼓励学生冒险去使用所学语言的机会,让他们多提问而不是一直等待别人对他提问;2)创造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任务,难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让学生觉得有一定的挑战性;3)帮助学生理解这点冒险是适当的可以接受的,让学生感觉到这样冒险是安全的,这样他才会完成这个任务;4)学生冒险地尝试之后,教师要给予积极地肯定,表扬他的冒险精神,促使他的下一次冒险。

4.语言与文化相联(The Language-Culture Connection)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学习者能够成功地学好一门语言,那他肯定对这门语言相关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因此,无论何时教师教授一门语言,那他肯定也会教授一套复杂的文化习俗、文化价值、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1)教师要告知学生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要特别强调文化有差异但无好坏;2)在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活动中,要尽量将文化教育融入进来;3)教学生一些与文化内涵相关的内容,特别是跟社会语言学相关的一些内容。

三、语言类原则(Linguistic Principles)

这类教学原则顾名思义与语言本身有关,是基于语言学或应用语言学发展起来的。

1.母语影响(The Native Language Effect)

在学习外语时,学习者首先需要面对的困难是如何在已有的语言习惯下容纳与学习第二语言,即已有语言对外语学习起到了关键性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语言迁移现象。Odlin(2001)认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迁移按照影响结果可以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在外语学习和习得过程中,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尤为突出。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1)教师要把学生犯的语言错误看成是了解他们内在语言机制的窗户,并且给予他们恰当的反馈,通过熟悉了解学生的母语影响的错误分析可使学生的错误得以修正;2)每个成功的学习者都会加强母语对外语学习的正迁移而抛弃那些负迁移,所以教师应该帮助自己的学生明白并不是母语的方方面面都会引起外语语言的错误;3)直接用外语思考通常会有助于减少母语影响所造成的语言错误,所以应该要求学生用外语来直接思考,而不是用母语思考后再翻译成外语。

2.中介语言(Interlanguage)

中介语是指在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可变性、渗透性、可创造性及石化性等特点(赵留美,2006)。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1)教师要尽量区分开一个学生所出的语言错误:是中介语系统出的错还是其他类型的错误,前者错误的产生有一定的逻辑,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意识到并改正;2)教师需要容忍学生所犯的一些中介语的错误形式,这些错误是学生语言学习发展的一些表现;3)不要让学生因为犯了一个中介语的错误而感受到自己是愚笨的,而是应该用一种缓和的方式告诉他正确的形式应该是怎样的;4)教师给予学生课堂表现的反馈,不应让学生感到犯错是很糟糕的,而是让他们认为语言学习中,犯错是很正常的,这样才能说明语言的真实性,说明学生的语言水平正在发展中,是个好现象,学生也会为此敢于发言;5)尽量让学生自我改正选择性的错误,这种自我改正能力是逐渐能运用正确语言形式的表现;6)对于学生的语言输出,教师要确保给予足够的情感反馈,口头或非口头的鼓励都可以,这都是为了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言,更好地学习。

3.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能力包括了多样性的能力,是几种能力的综合:(语法和语篇的)组织能力、(功能与社会语言学的)语用能力、策略性能力和心理技能。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以最佳的实现,这取决于不仅仅是对语言惯用法的关注还有对语言具体用法的关注、除了对语言准确度的关注还有对语言流利度的关注,除了对语言真实性的关注还有对上下文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在实际交际运用语言的最终需求度的关注。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1)教师要谨记语法练习和机械式地句型操练只是外语学习的一部分,不能忽视了其他部分的学习;2)外语中的功能性和社会语言性是非常微妙的也是很难的,但外语课堂教学也要有所涉及;3)语音语调在外语中也十分重要,不可忽视;4)确保学生有机会能流利地用英语表达自己,哪怕犯了一些语言错误,这些错误他们过后会意识到并改正它们;5)尽量保证给予学生真实的语境,以及能在真实语境下学习语言或运用语言;6)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做准备。

通过对于三大类教学原则的分析,以及相应原则下教学实践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每种原则都有相应的理论基础,都是从不同的教学理论下派生出来的,因此这些原则都有其不同的出发点和不同的角度。外语教学原则可以有很多,但关键的是在教师采用原则时,可以首先从认知、情感和语言类的教学原则出发,然后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学生综合情况和教师个人风格综合考虑,得出适合自己具体教学情况的一些教学方法,这才是后方法时代下的教学理念。

[1]Bell,A.Method and Postmethod:Are They Really So Imcompatible?[J].TESOL Quarterly,2003,(37).

[2]Brown,H.Douglas.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Teaching[M].Third Edition.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

[3]Brown,H.D.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Postmethod Era:Toward Better Diagnosis,Treatment and Assessment[J]. PASAA,1997,(27).

[4]Kumaravadivelu,B.The Postmethod Condition:(e)Merging Strategies for Secon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TESOL Quarterly,1994,28(1).

[5]Kumaravadivelu,B.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J]. TESOL Quarterly,2001,(35).

[6]McLaughlin,Barry.‘Conscious’versus‘unconscious’learning[J].TESOL Quarterly 1990,(24):617-634.

[7]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Textbook for Teachers[M].New Jersey:Preentice Hall.1991.

[8]Odlin,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 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7.

[9]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0]冯丽娟.论内在动机的激发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考试周刊,2007,(19).

[11]赵留美.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责任编辑:魏登云)

Thre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inciples in The Postmethod Era:Cognitive,Affective and Linguistic Principles

MU Xing-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The research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ave changed a lot from Method to Postmethod Era.The aim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ches has moved from finding a common perfect suitable method to principles.This paper classifies all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into three categories:cognitive,affective and linguistic principles.Furthermore,this paper gives more explanation to each category and its practice in classroo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inciples;cognitive principle;affective principle;linguistic principle

H3

A

1009-3583(2014)-0042-04

2014-2-10

穆幸梅,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学习者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