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定义探讨
——从《道德经》英译谈起

2014-02-05 06:02韩虎林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典籍道德经英译

周 同,韩虎林

(池州学院外语系,安徽池州247000)

翻译定义探讨
——从《道德经》英译谈起

周 同,韩虎林

(池州学院外语系,安徽池州247000)

翻译的定义学界仍有争论,解决理论问题需从实践研究出发。《道德经》是被译为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中华文化典籍,从传播汉语文化角度,其英译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归化、异化、开放式策略阶段。采用开放式策略,运用多种媒介来翻译,促进了国际汉语教学,弥补了缺失的汉语文化,提高了汉语文化传播的有效度。故此,翻译是译者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信息用其他媒介(另一种语言为主要形式)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翻译定义;《道德经》;文化

翻译活动由来已久,无数的专家学者对此也做过深入研究与阐述,然而对于翻译的定义,译学中的最基本概念,目前学界仍有争论。尽管近来翻译学的地位已经基本得到认可,翻译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很薄弱,这与有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厘清有很大关系,我辈学人应对此高度重视。

翻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要解决基本理论问题还是应该从源头出发,从研究翻译实践着手。《道德经》是我国的文化典籍,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中国典籍[1]。从《道德经》英译实践进行研究,可对翻译的定义这一基本问题带来启发。

一、《道德经》英译源流分析

《道德经》最初传入西方始于16世纪,而英语译本则相对较晚。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不断加强对中国各个方面的控制,在文化方面,来华传教士试图从中国典籍中找到与《圣经》的结合点,从而开启了《道德经》的英译事业,第一个英译本是1868年由英国伦敦图伯纳出版社出版湛约翰翻译的《老子玄学、政治与道德律之思辨》[2]。英译本的《道德经》在西方大受欢迎,此后不断有学者再次翻译《道德经》,“按照西方网站统计,如今《道德经》的英译版本己多达300多种,但是有译本实物的最大网站只收集了170种《道德经》的英文译文[3]。”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道德经》英译的文化传递应受到重视。根据译者对传递原文中汉语文化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笔者将1868年至今的《道德经》英译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但时间界限并不严格限定,即在第二阶段中,反映第一阶段特点的译作仍有出现;在第三阶段不时也有反映前两阶段特点的译作问世。

第一阶段是以归化为主要翻译策略,始于第一部英译本。由于这一时期《道德经》译者大多是传教士,翻译直接目的是为文化殖民服务,突出的表现就是译者以基督教文化来解释《道德经》。据王剑凡的研究,1868年至1905年间出版的十四个译本中,就有八个译本从基督教立场去诠释《道德经》[4]。以归化为主要翻译策略与译者的翻译目的密切相关,只是对汉语文化概念的传达出现了很多错误。然而正如奚永吉所说,西人译品虽大有未尽善处,但在跨文化文学翻译领域中,其蚕丛开山之功,实不可没[5]。即便到了今天,归化策略仍有一定市场,一部分译语读者仍对此情有独钟,如1988年斯蒂芬·米切尔的《道德经》英译,尽管不够忠实原文,但出版后八年时间内销量达55万册,网上评论显示它仍受到大多数读者喜爱[6]。

第二阶段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异化策略逐渐成为多数译者的选择。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使西方有识之士认识到自身文化的缺陷,而《道德经》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伦理思想正好弥补了西方文明的缺陷,尊重汉语文化、忠实传达原文思想逐渐成为译者们的共识。英国人韦利在其译作的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全书中的译文、解说和论述的共同目的,是在于准确地传达老子[7]。”后来国内又相继出土了《道德经》帛书本与竹简本,译者们对《道德经》原文更为重视,力图在译文中再现更准确的老子思想。西方对《道德经》的价值重估也刺激了中国人的翻译热情,华人英译《道德经》在这一时期开始初露端倪,如早期的胡子霖与林语堂,还有上世纪90年代的汪荣培、辜正坤。

第三阶段则是始于新世纪,除了继续忠实地翻译《道德经》外,有的译者开始采取开放式的策略,借助多种媒介来提高翻译效果。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中国译者的数量有了极大的增加,几乎每年都有华人译者的译作问世;同时这一阶段的译作除了英译文外,很多译作还配上汉语原文、汉语拼音、插图等,如2005年现代出版社的《老子说:智者的低语》(蔡志忠漫画中英文版,Brian Bruya翻译)、2006年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许渊冲的《道德经与神仙画》(英汉对照)、2008年新世界出版社编著、出版的国学漫画典藏系列《老子图典》(英文)等。

二、《道德经》英译开放式策略的探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反映着特定的时代要求,其特征则往往代表了发展的新方向。《道德经》英译第三阶段采用了开放式策略,借助多种媒介,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顺应时代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上掀起了汉语学习热潮,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汉语、懂汉语。有研究报道,2008年全世界至少有3000万人正在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①李长江,等.典籍翻译与汉语文化传播[J].科教文汇,2008,(11):246.。自2004年在韩国成立首家孔子学院以来,截止2013年9月,全世界116个国家建立了430多所孔子学院,此外还有650多所孔子课堂②http://www.hanban.edu.cn/article/2013-09/05/content_508960.htm。由此可见,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道德经》英译本采用开放式策略,配上汉语原文、汉语拼音,既能促进国际汉语学习者对所学汉语的巩固,同时通过中英文比较,也可帮助他们加深对《道德经》的理解。笔者在海外从事汉语教学时,就向学生推荐了这样的英译本。学生们对这样的英译本很感兴趣,觉得既理解了原文的思想,又提高了他们的汉语水平,收获很大。此外配上“汉语拼音和汉字可增强典籍标志的符号性和翻译的严肃性”[8]。以前的英译本缺少汉字对照,大多数译者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有限,翻译时有些地方就自由发挥,或增或减,不能很好地忠实于原文,把中国的《老子》变得面目全非,变成了“老外”的《老子》。现在的译本,从直观上对比就能看出译者是否严肃认真,从客观上也就提高了译文的忠实度。这样的译文在向世界展示我国的优秀文化时,更能保持汉语文化的民族性与标志性,也能让国际汉语学习者学习到比较纯正的汉语文化。

另一方面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认识到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建设,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要主动把我国文化译介到世界上,并尽可能提高译介的效度,使汉语文化为世界人民所理解,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为此,我国政府提出“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9],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战略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用开放式策略英译《道德经》就有了重要意义。首先“典籍翻译要求译者尽量全方位地推介它,尽量完整地表现典籍的文化品格”[10],可是由于形式改变,译文要达到全方位译介是不可能的,必然存在信息缺失,这在文化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采用开放式策略的译者借用神仙画、漫画等媒介来增加汉语文化信息量,弥补了译文中的汉语文化损失,提高了译本传递汉语文化的信息度,甚至是再现了原文的汉语文化内涵。奈达也认为“可以把对同构缺失的补偿作为准确再现原文意义的手段[11]。”同时《道德经》内容博大精深,暗示多于明晰。阅读这样的文化典籍,理解上必然不易,通常读者很难领会其深邃的文化内涵。采用开放式策略后,译本凭借图画的直观性,提高了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同样的文化内涵附着在图画上比在文字上传播更为直接、高效,降低了译语读者领会汉语文化的难度,也增加了趣味性,而“想方设法提高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与努力提高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12]。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是有目的性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可决定翻译过程中的行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着翻译的策略和方法[13]。”中国学者翻译《道德经》的目的是向世界传播汉语文化,采用开放式的策略,借助多种媒介,促进了国际上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弥补了译本缺失的汉语文化,增加了译本的汉语文化信息度,客观上加深了读者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了译本传播汉语文化的有效度,这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

三、对翻译定义的探讨

翻译这个词有多重涵义,本文讨论的是翻译活动或翻译过程。关于翻译的定义,很多学者都有独到的论述,然而一直未有定论,尽管各有其合理性,但也往往有各自的时代局限性,对现实的翻译实践解释力不够。

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翻译定义的论述,只是比较直观、感性。如宋代的法云说:“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宋僧传云:如翻锦绣,背面俱华,但左右不同耳[14]。”在近代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傅雷的“临画”、钱钟书的“投胎转世”等,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比喻。

比较规范的翻译定义是随着语言学派的兴起而出现的。如卡特福德这样表述:“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15]。”而奈达则认为:“翻译是指首先从语义上,其次是从文体上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信息[16]。”在国内也有很多学者提出了翻译的定义,其中影响很大的是张培基等在其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中所下的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17]。”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语言学派一般都把翻译定义为用一种语言形式去代替(或转换)另一种语言形式,这基本抓住了翻译的本质,但是认为译文与原文等值、对等或准确而完整却是这些定义的弱点,因为这样的定义把不等值、不对等或不完整的翻译活动都排除在外了。事实上不等值、不对等、不完整的翻译往往也是翻译,如林纾先生翻译的小说,就得到了读者的极大认可,客观上这些也是翻译。关于定义,王克非认为:“应当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充分的概括性,而标准是一种程度上、质量上的要求[18]。”上述语言学派的定义包含了翻译标准,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概括性。尤为重要的是语言学派一直在语言层面寻找翻译的定义,而事实上翻译活动极其复杂,正如许钧教授所说“翻译所涉及的许多问题无法单纯地在语言学层面找到答案”[19],所以语言学派关于翻译的定义注定概括性不足,不够全面。

上世纪末翻译学发生了文化转型,文化开始成为译者们首要关注的对象,翻译的定义有了新的突破。文化派先驱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20],但是这个定义过于宏观,没有提及到“转换”这一翻译的根本属性,不能完全概括翻译的本质。王克非指出“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文化活动”[18]。这里的定义突出了“译者”和“文化”,这都是比以前进步的地方,且反映了翻译的本质特征,但是概括性还不够。一方面,按照雅各布森的观点,翻译有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上述定义显然不能涵盖全部;再者从《道德经》英译的实践来看,译者既用英语,也借助其他媒介来传递汉语文化,这已为很多译者在实践中实施、并得到很多读者认可的翻译活动并没有在该定义中得到体现,也就是说上述定义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今的翻译实践。

中国文化翻译学派的代表王宁指出,“在当今社会,‘翻译’的概念,不仅是从一种语言到另外一种语言的纯技术形式的转换,而且也是从一种文化到另外一种文化的‘转化’、‘阐释’和‘再现’”[21],这种转化和再现是通过语言作为主要媒介来实现的,但是不应该忽略其他媒介,所以在定义中应该把其他媒介也体现出来,认可开放式策略,这才能使翻译定义更具有概括性。

基于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更合理的翻译定义应该是:译者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信息用其他媒介(另一种语言为主要形式)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首先翻译是文化活动,译者是主导,这已经是共识;其次考虑到实践中译者要处理的材料都是文字材料,而以前的翻译定义多局限于“意思”、“思维内容”层面上,这实际上也是不够准确的,因为现在的翻译要求传递的内容还包括原文的文体、文化、风格等。蔡毅认为,用信息能更好地表达翻译应该传递的内容①蔡毅.关于翻译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2003,(1):41-44.,所以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信息”作为译者处理加工的对象,用其他媒介(另一种语言为主要形式)表达出来,这说明翻译活动的本质是转换,是要用其他媒介来表达。尽管以另一种语言为主要形式,但其他媒介亦可用来弥补文字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损失,提高传递的信息度及有效度。这一定义抓住了翻译活动的本质,解释了当前的翻译实践,同时也更具有概括性,基本上把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都包括在内。

四、结语

《道德经》的英译意义重大,大胆的翻译实践也对翻译理论发展有促进作用。新世纪的多位中国译者采用了开放式策略,借助多种媒介,在译本中提高了传递汉语文化的信息度与有效度,这对当今时代的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给翻译定义新的启发。正如前文所述,前人的定义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有合理性,也有时代局限性,本文的翻译定义也有不到之处,恳请各位方家指正。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目前的翻译不能只局限于语言对语言,正如王宁所说“要从仅囿于字面形式的翻译(转换)逐步拓展为对文化内涵的翻译(形式上的转换和内涵上的能动性阐释)[22]。”这已经成为当代翻译界的共识,也必然推动学界对翻译认识的突破。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辈学人不仅要在翻译实践中实现这一拓展,也要在翻译理论建设方面努力创新,用新的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

[1]刘静.《道德经》英译的缘起与发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9,(9):120-125.

[2]辛红娟.追寻老子的踪迹——《道德经》英语译本的历时描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1):79-84.

[3]张小刚,包通法.《道德经》英译版本的归类及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2010,(4):115-120.

[4]王剑凡.中心与边缘——初探《道德经》早期英译概况[J].中外文学,2001,(3):114.

[5]杨国强.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3):10-13.

[6]吴冰.斯蒂芬·米切尔《道德经》英译通俗性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8-92.

[7]Walex Arthur.The Way and Its Power a Study of the Tao Te Ching and ILs Place in ChineseThought[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4.

[8]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概念、理论与技巧[J].大连大学学报,2010,(1):127-133.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杨成虎.典籍的翻译与研究——《楚辞》几种英译本得失谈[J].宁波大学学报,2004,(7):55-61.

[11]夏廷德.善译必由之路:论典籍翻译的补偿[J].外语学刊, 2009,(2):96-100.

[12]郑声滔,吴克炎.翻译标准与文化交流[J].上海科技翻译, 1996,(1):1-6.

[13]赵秀明,张文斌.从翻译的目的论角度重新审视严译名著《社会通诠》[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6):117-120.

[14]路东平.历史视域下的翻译定义[J].科学经济社会,2011,(1):176-183.

[15]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1.24.

[16]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E J Brill,Leiden, Netherhands,1964.

[17]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18]王克非.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47-50.

[19]许钧,穆雷.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0]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360.

[21]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30-33.

[22]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 2000,(1):10-14.

(责任编辑:朱彬)

New Understanding on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Caused by Translating Dao De Jing into English

ZHOU Tong,HAN Hu-li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 uages,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 247000,China)

There remains content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which should get answer from its practice.It is Dao De Jing tha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more foreign languages than other Chinese classic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its translating into English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namely domestication,foreignizaion,and opened tactics.The last one is that its translation may be done through more mediums,which will improve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make up Chinese culture missed in its English versions and enhance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In conclusion,translation is a culture activity,in which translators express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one language through other mediums of which another language is the main form.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ao De Jing;culture

H315.9

A

1009-3583(2014)-0041-04

2014-09-17

2011年度安徽高校省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k495)

周 同,男,安徽池州人,池州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典籍道德经英译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摘要英译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敬业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