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萍
(贵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贵州贵阳550001)
期冀政治和谐寻觅诗意栖居
——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0届年会暨“当代文学中的反腐倡廉与生态和谐”学术研讨会综述
唐艳萍
(贵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贵州贵阳550001)
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0届年会暨“当代文学中的反腐倡廉与生态和谐”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14日―16日在贵州贵阳召开,会议由中国新文学学会、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联合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张炯教授、贵州省文联主席顾久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赵守盈教授、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永健教授、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长谢廷秋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 13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代表们就“官场小说”作家作品研究、“反腐小说”评价、反腐题材影视剧创作研究、生态小说创作的得失、生态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反腐倡廉”和“生态和谐”是当代社会中两大热点,它们共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致力于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定、和谐、诗意的生存空间。学术研讨会以此为主题,正切合了专家学者们关注现实、干预现实的治学志趣,展现了当代学人的担当精神。与会代表们倾向于认为,“官场文学”和“生态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官场黑暗,鞭挞了破坏生态的行为,从而对反腐倡廉和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他们也正视到这两种文学类型在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尤其是对“官场文学”和“生态文学”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现实效用进行了深刻反思。
一
对于“官场文学”“反腐文学”的创作成绩及其积极意义,与会学者们或从整体研究的角度,或就具体的作家作品,给予了思考和探讨。张炯(中国作家协会)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反腐倡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历史任务,我们的作家作为人民的良心和社会的代言人,理所当然对这方面的题材十分重视,不单要揭露和鞭挞各种丑恶的官场怪相,还要深入剖析产生腐败的历史原因。熊元义(《文艺报》理论部)认为,只有认识到了政治腐败的现实,我们才能正确评价“官场文学”“反腐文学”。他呼吁作家、评论家要有现实担当精神,去发掘和反映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岳凯华(湖南师范大学)对90年代以来的“官场小说”创作进行了概述。他认为,“官场小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它们是当代作家用艺术的视角、文学的形式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政治及官场生活的一种观照和阐释,是对当前现实生活中权力与人性之关系的一种表露与反思。王泉(湖南城市学院)也认同“官场小说”的现实价值,认为“官场小说”创作体现了中国作家以积极的批判精神干预现实生活,以一种文化自觉进行关于社会人生及国民性的思考。
苏永延(厦门大学)则借助“龚氏频道”这个典型人物形象来展示“反腐小说”的讽刺艺术魅力。“龚氏频道”是指卢新华的新作《伤魂》中的主人公龚和国,其“频道说”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人们转换角色,巧于周旋和应变。“频道说”辛辣地讽刺了官场的虚与委蛇和尔虞我诈。喻晓薇(武汉轻工大学)也同样选择从典型人物形象的角度来切入“官场小说”研究。她主要以《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人公林震为分析对象,梳理了当代文学中像林震这样的官场理想主义者的命运沉浮与人生蜕变。杨彬(中南民族大学)着重分析了邵丽的中篇小说《第四十圈》,认为它超出了一般“反腐小说”的题材类型,并且填补了当代“反腐小说”在审美特质上的一些缺陷。胡德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探讨了南台的“官场喜剧小说三部曲”——《一朝县令》《只好当官》《废话艺术家:王三丰》。他说,中国新文学史上,专事喜剧小说创作的作家历来罕见,因为喜剧小说创作不但受时代环境限制,而且还要求作者有较高的胆识、才情和智慧。而南台这一系列兼具艺术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作品的出现,无疑是文坛之幸。
易丽华(湛江师范学院)独辟蹊径,从“不一样的反腐小说”——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来解读“反腐小说”的内涵。她认为,在面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的情节模式化、人物类型化等问题时,莫言的个性化反腐写作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古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依然将目光投注于其所专长的港台文学研究之上,从台湾“选举文学”的角度来展示另类的“反腐文学”。“选举文学”以纪实或讽刺的手法,揭露了“选举”这种被标榜为文明的政治手段背后种种黑幕,表达了台湾作家对政治民主的强烈诉求。阎浩岗(河北大学)分析到,“十七年”小说的乡村权力斗争叙事是当代“官场小说”的前身。他把“十七年”小说从阶级斗争叙事这种主流定位的遮蔽中剥离出来,认为梁斌、柳青和浩然们在其作品中以特定的政治修辞,表现了主要人物之间的权力斗争及其政治谋略。
二
面对“官场文学”“反腐文学”的兴盛之势,与会学者们也保持了自己理性而清晰的反思。房福贤(海南师范大学)发人深省地提出——“反腐文学”的盛行,是不是值得高兴的事?他认为,90年代以来,“反腐文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当代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文学之幸,而从社会角度来说,它却说明我们现实中的问题已经非常之多了,这恰是社会之不幸。陈思广(四川大学)对“反腐文学”的现实价值表示怀疑。他说,“反腐小说”的创作其实是受规约和限制的,作家没有得到绝对的创作自由,他们只能写权力斗争,或者是“揭幕”。李勇(郑州大学)认为,“反腐文学”不应该停留在体制批判和权力批判之上,而是要揭示出腐败的根源,即人的灵魂的沦落。好的批判应该深入人性,深入我们自己。杨建兵(武汉工程大学)认为,当代的“官场小说”只具有“未完成的现代性”。他说,当代“官场小说”所叙述的故事是现代的,跟我们现实生活贴得很近,然而它所折射出来的官场运行机制、官员的心态、群众的心态以及作家的思维方式,都还停留在现代以前。曾庆江(海南师范大学)说,当下反腐题材影视剧热播,它们所反映的腐败官员的级别越来越高,揭露的黑幕似乎越来越大,但这实际上仍然只是量变,而未能形成质的突破。他认为,反腐题材影视剧的“深水区”应当是从根本上去反思腐败的根源、更多地弘扬法治精神以及警惕过度的娱乐化。
三
“生态文学”作为研讨会的另一主题,也受到了与会学者们的热切关注。对于“生态文学”的特质及其现实价值,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谢廷秋(贵州师范大学)以贵州少数民族生态诗歌为研究对象,细致分析了其思想内蕴和艺术成就。她认为贵州少数民族生态诗歌致力于生态整体观的构建,批判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大自然的破坏,呼吁人们敬畏生命和回归自然。贵州少数民族诗人鲜明的生态意识与他们民族的生态伦理密切相关。她还敏锐地指出:“贵州少数民族生态诗歌改变了当代诗歌创作中自然描写长期被忽视的现状,彰显出自然景观的美学魅力。”崔志远(河北大学)着重探讨了新时期地域小说中的“和谐”精神。他认为,新时期地域小说不单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谱写了人融入大地、物我合一的壮美篇章,而且还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构画了人事通融、和谐变通的人类美好生存图景。朱育颖(合肥学院)把目光投向当代女作家新世纪的“绿色书写”,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角度对此进行了解读。她从迟子建、叶广岑、王安忆等当代女作家的作品展开分析,为我们呈现了新世纪女性写作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明显转向——告别“自己的一间屋子”,从“闺房”到“旷野”,从“个人”到“万物”,将视野投向广阔的天地,扩大了写作疆域和作品的生命内涵。喻莉娟(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分析了行走写作的生态文化意义。她认为行走写作是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学类型之一,它能给人以美好的精神陶冶和生态意识启迪。许祖华(华中师范大学)从理论的层面比较了现当代文学中生态意识的不同体现。他为我们勾勒了现代文学中生态意识的状貌,也呈现了它在当代文学中的发展变化。
毕海(中央民族大学)认为,草原文学的核心内容是草原独特生态文化意识的呈现,其突出表现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坚守。他说,草原不单有“风吹草低见牛羊”,它还有生存的艰辛,当代草原文学正是要廓清人们长期以来对草原的浪漫误解,还原一个真实的草原形象。张益伟(安阳师范学院)对1980年代以来日本华文文学的生态主题进行了挖掘。他为其总结出四种叙事范式,即对启蒙和现代性的质疑、局部与生态整体的对照、创伤记忆与历史修补、文艺与生存之关系。吴投文对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长诗《我,雪豹——献给乔治·夏勒》进行解读,发掘了它深刻的生态内蕴。陈兴强(遵义师范学院)具体结合汪曾祺的小说《受戒》,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生”“向善”等朴素生态文化观。他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所强调的“生”不是指简单的活着,而是指人要始终向善、寻求与自然万物和谐相生。
四
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的成果颇丰,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理论架构的问题、审美特质的问题等等。与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赵树勤(湖南师范大学)说我国生态小说创作数量多,但精品少,轰动性效应强,但艺术生命力相对较弱。她认为我们的生态小说创作存在误区:一是小说叙事的“事件化”;二是生态思想的非自觉化;三是情节的诡秘化。雷鸣(河北大学)对中国当代生态小说创作诸问题的认识与赵树勤的高见异曲同工。他认为中国当代生态小说审美品格单薄,题材和人物塑造相雷同,叙事结构程式化,语言的呐喊宣传色彩过重。其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便是,价值取向的混沌和偏至。作家们偏向于把神性叙事作为唤起人们敬畏自然的艺术手段,而忽略了科学理性的重要性。甚至还有一种危险趋势,即过分推崇自然伦理,否认人的主体性,从“人类中心主义”的偏颇滑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
董正宇(怀化学院)取“生态”之广义,分析了语言生态与新世纪汉语文学的建设。他回顾了现代汉语文学生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四个时期,并探讨了网络语、外来语、方言口语以及文言文对当下汉语文学生态的影响。常彬(河北大学)以1948年―1999年间发行的五套人民币为例,从人民币的图像数字叙事角度,分析了各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性别定位的状貌。张军(潍坊学院)强调了文学史叙述的生态意识。他认为,文学史应该呈现作家、作品、读者、世界这四种文学活动要素的联系和互动,对一段时间内的文学状貌进行原生态还原。正如“生态”的概念是复杂、多义的,我们研讨会的主题内涵也应该是丰富的。与会专家学者就“反腐文学”“生态文学”这两个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他们有时可能态度尖锐,严厉批判,有时甚至还彼此意见相左,锋芒正对。但这一点也不可怕,相反的,它正好显示了文学批评的魅力之所在。
(责任编辑:徐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