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创新

2014-02-03 02:03汪潇
2014年38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网络文化文化创意产业

汪潇

摘 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当前中国正在重新崛起成为经济大国,当前中国亟需面对的是重构自身传统与世界的联系。从“万合天宜”迷你剧为出发点剖析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把这种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的社会因素相融合,创造出多元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它是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当前网络文化正有力冲击着传统工业社会文化,应对这一新情况新机遇期,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要从外源推动走向内源驱动,经验告诉我们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一定要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而这些正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源源不绝的动力所在。

关键词:迷你剧;历史文化;网络文化;文化创意产业;软实力

一、引言

2013年8月初一部名为《万万没想到》的低成本网络迷你剧在优酷网一出现就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在视频网站、微博、网络社区等大量的粉丝。这部剧的走红与以往影视剧不太一样,该剧用夸张的表演、幽默的台词以及对网络文化恰到好处的拿捏为其赢得了单集最高的网络点播率,自2013年上线以来两季总点击量超16亿次[1]。这个系列网络剧的第二部获得了去年大学生电视节“最受大学生瞩目网络剧”奖[2],导演代表剧组上台领奖,受到现场热烈欢迎,观众甚至自发合唱起该剧的同名主题曲。是什么原因让这部剧取得如此多的关注?这部剧的走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基于上述本文着重讨论,在全球化、经济渐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及互联网文化迅速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在面对的事实是什么?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二、网络迷你剧的走红——“万合天宜”现象

《万万没想到》每集5分钟,剧情紧凑而极具看点,从第一集的临时代班演员到《西游记》里面的小妖怪,故事设定涉及搞笑、穿越、魔幻等当下热门元素,而在这之中不变的是那个永远运气差一点的主角王大锤。这部剧的主创人员认为不能只是做简单笑料的堆积,“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对社会有一些认知才能找到笑点。” [3]《万万没想到》的走红也拉动了其背后制作公司——万合天宜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基本完整的体系,其业务从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到艺人经纪、品牌推广、全媒体文化营销及影视形象研发玩具,服饰,3C等产品多维度发展,合作企业从互联网代表企业淘宝、百度到通讯电子企业联想、三星等覆盖了家电、银行金融、养生药业、食品饮料等众多领域的企业。

三、从网络文化的兴起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因素

1、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

在面对工业化后期的发展瓶颈,欧美发达国家诸多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出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实际需要,欧美发达国家逐步向服务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变从而产生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遭遇瓶颈期,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欧美发达国家主流影响力受到削弱,人们反对主流文化,更重视差异,张扬个性的解放,社会文化更加多样和多元,形成了有利于发挥个人创造力的氛围。为了摆脱发展遭遇的困境,欧美政府经济政策更加鼓励私有化和自由竞争,大力企业和个人万众创新,这样也促进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2、网络文化兴起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出现对传统的工业社会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人们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空间、BBS等多种平台、通过电脑、手机等,随时随地的获取外界信息或对外发布信息,互联网的发展将网络文化中人自身的个性推到了淋淋尽致的地步,使得每一个个体的意见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展示,各种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充斥网络。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可以及时搜集到大量信息,使得少数人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难以为继,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越来越需要不断的去与时俱进、不断的去追寻个性与差异,从而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

四、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当前发展的现状

前几年“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可《功夫熊猫》是美国的。”这一句无疑凸显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階段遇发展时真实写照。面对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从工业大国向服务大国转变,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出明确要求。近年来,我国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势头强劲,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建立了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从业人员也逐年增多。北京文博会期间举办了一百多场文化创意主题活动,吸引了来自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业界的百万人次参会,四十多个场次的产品专场推介交易活动,有海内外数万客商到会洽谈交易。[4]现在文化创意产业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改革创造的活力,已不仅限于文化产品的创造和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文化创意企业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要从外源推动走向内源驱动

经验告诉我们文化创意的创新一定要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文化创意产业最核心的是有吸引力的价值观,真正有吸引力的不是具象化的一些红灯笼之类的符号表象,而是软实力背后的价值观念,这才是根本。其次还有科技能力等。国有文化企业积极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有力促进了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跳出传统领域的文化产业融入宏观经济大格局中,成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5]。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中国“文化产业”真正发达需要充分释放中国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素质,打开人的视野,让人看得多、知道得多,人的无限创新能力才可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任何文化遗产或资源并不能天然地成为产品或商品,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能成为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文化人、艺术家的创作能力可以说就是文化创造的“技术因素”;同时,他们的创造所需的社会氛围、制度条件也是这类“技术”的组成部分。(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数据来源:优酷网站(youku.com),2015年1月.

[2] 《大学生电视节闭幕 《万万》“最受大学生瞩目”》.新华网,2014年10月26日.

[3] 有时右逝/叫兽易小星.《万万没想到:生活才是喜剧》.

[4] 《北京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月3日.

[5]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 [美]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中信出版社,2010.9.1.

[7] 罗蕾.武汉市创意产业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靳玉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国梁.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1] 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 赵彦云 余毅 马文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

[13] 李钟文等.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4] 蒋三庚 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网络文化文化创意产业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析意大利歌剧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