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佳进
摘 要:对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不佳,存在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无计划性的问题,本文就以上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從学校、社会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目前的学习的状况,笔者调查了100名大学生,有效问卷97份,被调查的人数中,男生45人,占46.39%,女生52人,占53.61%。以大二学生居多,大一次之。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自主学习能力弱
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60%的学生以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和考试过关作为自己学习的推动力,而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便很少再去翻阅书本了。在关于学习方法的调查中,“临时抱佛脚”和“老师画的重点”成为绝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可见学生中普遍存在应付任务的心理,对于主动学习,获取自己感兴趣和对自己未来就业、职业发展方面知识的迫切性不足。
在学习方式的选择方面,近一半的学生选择老师授课的方式,而选择图书馆学习的人数只占10%。同时,在“您每天课余自学时间”的回答中,45%的学生选择了1-2个小时,而30%的学生选择了1小时内。由此可见,多数人希望能够通过老师督促的方式来学习,主动学习积极性不足,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和学习的恒心。
(二)学习氛围不足
在“对同学之间抄袭作业的现象,您的态度是”的回答中,57%的同学表示可以理解,而25%的同学表示极其反对。这表明,大学生周边的学习环境已经收到污染,学习风气差,学习氛围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和学术讨论的气氛。这对于有学习意向的同学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在“逃课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您有逃过课吗?”的回答中,60%的学生回答“有”,而40%的学生回答“没有”。由此,更能从一个方面反应,存在于大学校园不好的学习风气。有些意志不坚定的同学可能受到逃课同学影响而跟随了“大流”。不过,在“您逃课的课程属性”的回答中,多数同学选择了“通识选修课”,而选择“专业课”的同学只占5%。可见大家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要性还是很明确的。但是,也从侧面反应出学校在通识选修课的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学习动机功利化,无计划性
在“您认为促使你努力学习的最大动力是什么?”的回答中,44.32%的学生选择“求得理想的职位,社会地位”,24.75%的学生选择“希望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我价值”,而只有7.3%的学生选择“学有所成,将来为社会作贡献”。这表明,多数的大学生学习的动机多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出于对自身工作、社会地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考虑。而从国家层面思考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的大学生较少。
在“您有无学习和生活计划”的回答中,近一半的学生选择“没有什么计划”,而“计划一学期”的占21.56%,“计划一年”的占15.6%,而目标明确,有计划的学生少之又少。由此表明,虽然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很明确,但是此动机并没有打心底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缺乏自主性,只是社会或环境加之其的影响。
二、原因探索
(一)人之初,性本懒
在“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诸多,主要影响您的是”的回答中,55%的学生选择了“自身懒散”。由于经历了高考的“摧残”,压抑已久的惰性无法释放,而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与高中高强度的学习氛围形成巨大的反差,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就很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手足无措,而社会舆论对于大学错误的认识更是让他们“泥足深陷”,而放纵了个人的惰性。
(二)互联网的是与非
迪·W·摩尔在其《皇帝的新衣—互联网文化的真相》中所说:“我曾经观察过,与免费啤酒相比,大学生们更喜欢做这样一件事情,去耗费无数个小时的时间,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时间范围内尽量地耗费时间,至少是四年。互联网恰好代表了一种最新的、最有效的时间耗费方式,而一旦落人它的掌握之中,大学生们就没有希望了。”在“您一般用互联网所做的事情”的回答中,有69.56%的同学选择“看电影、听歌”、“刷微博、微信”和“打游戏”,而25.23%选择“专业知识学习”和“看新闻”。在多项选择的情况下,不难发现,对于电脑的管理和把控,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缺陷。大学生对于新奇事物的追求,让他们无法割舍。
(三)“钱”途迷茫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大学生的毕业人数达到727万,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还要多出28万,这让大学生们情何以堪。加之,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的变化,对财富的异常渴望便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你认为大学生学习功利性的原因(多选)”回答中,79.38%的学生选择“就业压力的影响”,76.29%的学生选择“社会风气的影响”,59.79%的学生选择“教育制度本身的影响(如热门专业、热门学校的)”。由此表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其实也是社会的缩影。
三、思考与建议
(一)定时定点自修
针对大学生自控能力弱,特别是刚步入大学适应性差的问题。学校可以尝试在大一时,模仿高中时期的自修,安排学生在一个星期内有一到两次的自修,班级同学一起坐在教室里学习。使学生有个缓冲的阶段,同时,这也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增加班级同学相处的机会。
(二)定时断网
针对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可以考虑定时断网。如在周日至周四的晚上11点断网,来调节学生的作息时间,以免影响学生的休息和学习,同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钟。
(三)完善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信息的变化也更为迅速。而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发展网络教学成为众多高校的选择,这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化的一项举措。完善网络教育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调节学习的进度,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四) 行行出状元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不正确的职业观,对于很多行业的认识错误,导致“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而很多公司招不到人”的情况。不但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压力,而且容易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使大学生的就业观误入歧途,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错失了机会。因此,政府和社会可以拓宽就业信息和各行业的发展信息的渠道,如组织各企业在高校定期巡回宣讲,校企联合打造夏令营实习体验等,搭建更多的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各行各业的信息,让大学生对于各种职业的发展方向能有更加理性的思维和认知,帮助大学生做出更合理的选择。(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旭辉.对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
[2] 王曦,顾建亚.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
[3] 刘昌明.新世纪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3
[4] 刘电芝 等.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