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观保
摘 要: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學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在农村中学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学生优秀人格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人的观念问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提高了,一切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关键词:乡镇初中;课外阅读;原因;探究
郑玄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国家文件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而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书的阅读量就约占了200万(不包括其他教科书)。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开展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在某些学校几乎空白。本文拟针对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症结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造成学生阅读量少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造成了农村学生不正常的价值观
古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古代文人墨客十年寒窗只为一朝得中,而今重经济的社会现状造成了很多人不正常的价值观。
2.应试教育造成了人们的功利性
考试是一把指挥棒,为了上线率,教师会针对考试题型大搞题海战,学生即使有时间也用在了无休止的做题上,压根没空闲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家长则为了让孩子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大学,不断地给孩子们增加压力,并认为课外书籍是闲书,不允许孩子阅读。
3.网络是把双刃剑
因为网络,学生的视野变得宽阔了,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学生逐渐抛开报纸、杂志、书籍,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网吧,同时网上一些暴力游戏,不健康的影视书籍使得犯罪率增加了;智能手机的普及,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多农村学生利用手机看电子书、聊天、打游戏以及考试时在网上“百度”作文,成了真正的“手机控”。
二、落实课外书籍阅读习惯的建议
1.改变观念,落实新课标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认真落实“经典诵读”,让其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自“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活动开展以来,我校为配合这一活动,认真编写了校本教材,并在大课间时全校学生集体诵读经典。这一活动在学校内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势头,但这也得长期坚持。
通过诵读经典,给学生带来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达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的功用。让我们认真落实“经典诵读”,让其成为一种长效机制,那么农村学生“出口成脏”变成“出口成章”将不再是难事。
3.变“应试教育”为“情感教育”
提高升学率固然重要,但是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国民素质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事。一些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民素质并不会因经济的发展而提升。让我们的步伐再慢些吧,给国民们留多一些时间从书本中汲取营养。
4.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比例应作相应调整
虽说农村中学远离城镇,且中考毕业后大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选择了到城市中的重点中学就读,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就近读书,政府在给学校拨款时应适当向农村倾斜。
5.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引导
(1)课前3~5分钟的演讲,既能锻炼学生“说”的能力,也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课前演讲,用时虽少,但只要持之以恒,对学生读、说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每一轮的课前几分钟演讲,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检索资料,广泛阅读,每节课前可以让2~3个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每周积累一篇素材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写”的能力又能增加知识储备
(3)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
如《读者》《青年文摘》《品读》等,或者教师可以先读然后筛选几篇优秀文章利用自习或早读时间和学生共同欣赏。
多读书,多读好书,其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使人走近文明,进入一种境界,从而获取一份智慧,一种活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外阅读的习惯,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国民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不光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此,就让我们不妨从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开始吧!
参考文献:
马德全.关于农村中学生阅读现状的几点思考.甘肃教育,2005(9).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