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华 邓超频 艾 鹏
1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苍南 325800 2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药物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16例
王 华1邓超频2艾 鹏2
1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苍南 325800 2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血栓栓塞;药物疗法
急性动脉栓塞病情危急,多主张急诊手术取栓治疗,但手术取栓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溶栓药物的发展,倾向于先溶栓、介入治疗[1~2]。笔者对16例急性动脉栓塞行药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3年5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下肢急性动脉栓塞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53~85岁,平均73.3岁;栓塞部位:股动脉栓塞9例(56%),腘动脉栓塞7例(44%);房颤15例,动脉硬化症10例,急性动脉栓塞病史5例;发病至就诊时间2h~30天,其中1天内就诊13例;有严重缺血表现,部分濒临坏死15例,缺血足趾坏死2例。入院后行详尽病史记录和细致体格检查,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评估心功能,踝肱指数测定,肢体超声扫描。均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即刻评估动脉的栓塞部位和栓塞程度。
1.2 入选标准 CTA显示下肢动脉未完全栓塞,即栓塞远端存在部分主干或分支、侧支显影。
16例均行全身静脉溶栓治疗,其中辅助股动脉直接注射4例。静脉用药:尿激酶25万U,1天2次;前列地尔10μg,每12h 1次;罂粟碱30mg,每8h1次;血栓通500mg,1天1次;同时配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2500U,每12h 1次;口服阿司匹林0.1g,1天1次;西洛他唑300mg,1天2次;华法林续接肝素口服。股动脉直接注射用药:尿激酶25万U,1天2次;罂粟碱30mg,1天2次;2例溶栓后择期取栓及PTA治疗。2例溶栓后缺血平面下降再行截趾术。
3.1 疗效标准 根据卢瑟福的临床改善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估[3]。①明显改善:无缺血症状和足部病变完全愈合,踝肱指数(ABI)提高到0.90以上;②中度改善:无活动性病变,轻度症状,仅在行走时出现,并提高至少一个分类(慢性下肢缺血的临床分类分级)[3],ABI未达到正常,但增加超过0.10;③轻度改善:ABI增加超过0.10,但症状无明确改善,或症状有改善,ABI增加未超过0.10。
3.2 结 果 本组16例中14例(86%)获得中度以上改善。2例溶栓效果不佳,行CTA再次评估后择期取栓及PTA治疗,获得中度改善。2例入院时已有足趾坏死,小腿远端及足部青紫,行静脉溶栓后,缺血平面下降,仅行截趾术,保留了患者的行走功能。辅以股动脉注射患者均获得明显改善,血流再通时间平均3.5天,时间少于完全静脉溶栓的6.5天,见图1~3。本组无死亡病例,无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病例。
在急性动脉栓塞患者中,静脉溶栓总的成功率约为30%~40%[4]。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全身溶栓几乎被完全抛弃,被导管溶栓所替代。但导管溶栓是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下的介入治疗,需要受过训练的血管外科医生和大型设备DSA,所以药物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是基层医院首选治疗方法。在有条件的医院,对于无肢体坏死危险的急性动脉栓塞,药物治疗不失为简单、经济的方法,避免了手术治疗的风险。小腿及以下的动脉栓塞尤其适合于溶栓治疗。手术或动脉内溶栓禁忌患者,静脉药物治疗是相对安全的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在小腿缺血患者中是重要组成部分。静脉溶栓虽然有效,但要严格选择病例,避免遗失手术时机造成不该发生的死亡和截肢。
DSA是诊断动脉缺血的金标准,可同时进行治疗,为有创检查,是需紧急手术或介入处理患者的首选。CTA无创,评估准确,能详尽描述动脉栓塞的程度和部位,适合于非迫切病例,可作为接受溶栓治疗或可延迟手术及介入的患者,首选的评估检查。对于缺血较轻、无青紫、发绀的患者,我们首选静脉药物治疗,同时行CTA检查,评估动脉栓塞部位和程度。下肢动脉栓塞常发生于股动脉、腘动脉分叉处。腘动脉栓塞缺血平面低,膝关节血管网较丰富,缺血程度较股动脉栓塞轻,如同时伴小腿动脉或侧支动脉有栓塞者,切开取栓不可能完全取出,可首先选择药物治疗。当CTA显示栓塞远端有部分主干显示或分支出现,如小腿胫前、胫后、腓动脉有一支出现,表示肢体有存活希望,此时药物治疗效果往往较好。
肢体缺血迫急、即将坏死的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本组有4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经2~5天静脉溶栓,同时辅以股动脉直接注射治疗后,明显好转,ABI上升,复查CTA,血管完全通畅。这几例患者入院CTA均未发现远端完全栓塞,但缺血严重,濒临坏死,这可能是急性动脉栓塞时,虽然血管未完全闭塞,但急性期血管常呈痉挛状态,加重缺血程度,对这类患者行溶栓治疗同时行扩血管、解痉、溶栓、抗凝治疗,常可获得较好疗效。
本组股动脉直接注射有罂粟碱、尿激酶,注射时先注射罂粟碱,患者感肢体远端发热,说明药物进入所需治疗的部位,再缓慢注射尿激酶。股动脉注射法较选择性介入溶栓及导管取栓术治疗操作简单,能够争取时间,不需特殊设备,费时短,患者经济负担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5]。
心源性动脉栓塞患者通常并存广泛的动脉硬化,先前的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已形成很多侧枝循环,长期处于低血供状态,缺血耐受性强,因而合并动脉硬化的患者常可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栓塞患者,早期取栓可能导致斑块脱落,内膜撕裂,夹层形成,效果往往不佳。所以该类患者药物治疗空间更大。
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手术及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均由急性缺血肢体发生再灌注所致,常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危及生命。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已有心脏病的患者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溶栓是逐步开放血流,所以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少,本组病例无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所以对既可选择手术治疗,也可药物治疗的病例,我们通常选择药物治疗。
出血是静脉药物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溶栓治疗前需排除以下情况:①有出血倾向或活动性出血者;②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③近期手术或外伤史(2周内);④近期发生脑血管出血者(6个月内);⑤不同意溶栓治疗者等。
[1]赵初环,卢中秋,虞冠峰.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溶栓治疗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2,8(4):580.
[2]Weaver FA,Lew WK.Use of thrombolytics in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J].Vascular,2008,16(1):55-63.
[3]Robert B,Rutherford,MD.Vascular Surgery[M].6th ed,Elsevier,2005:44-45.
[4]Earnshaw JJ.Thrombolytic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limb ischemia[J].Br J Surg,1991,78(3):261-269.
[5]陈传山.股动脉内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动脉栓塞16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7):828.
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