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国芬 王玲华 韦晓君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杭州 310003
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患者肠麻痹疗效观察
郁国芬 王玲华 韦晓君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杭州 310003
危重症患者;肠麻痹;中西医结合疗法
目前认为胃肠功能衰竭的病理过程是促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扳机因素”,一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将不断侵入体内,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最后引起不可逆性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应重视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保护,我院ICU从2011年6月起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危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ICU伴有肠麻痹的危重症患者9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48~88岁,平均(69.8±10.8)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平均(20.1±4.0)分;90例中脑出血9例,脑梗塞12例,重症肺炎15例,AECOPD19例,重症胰腺炎5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脓毒血症11例,药物中毒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5例。90例随机分为莫沙必利组(A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8.6±11.5)岁,APACHEⅡ评分(20.8±3.9)分;莫沙必利联合中药组(B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71.6±9.8)岁,APACHEⅡ评分(19.4±3.8)分;莫沙必利联合中药及穴位贴敷组(C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9.3±11.2)岁,APACHEⅡ评分(20.1± 4.1)分。三组患者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胃肠功能衰竭(GIDF)肠麻痹的诊断标准参照《危重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定量诊断评分方案》[1]制定,肠麻痹诊断:危重症患者肠鸣音消失伴有明显腹胀,不能耐受胃肠营养。
1.3 排除标准 排除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机械损伤、口咽部出血和咯血等;排除低钾、麻醉等因素所致的肠麻痹。
三组均常规治疗原发病,包括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纠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脏器支持及营养支持治疗。肠麻痹治疗:A组予莫沙必利片10mg,8h1次,口服,并予生理盐水100mL,鼻饲,12h1次;B组予莫沙必利片10mg,8h1次,口服,并予我院自制的通瘀泄浊方,组方:黄芪30g,大黄9g(后下),枳实、当归各12g,川芎、红花各9g,厚朴12g,莱菔子15g。1天1剂,浓煎后,每次100mL,鼻饲,12h1次。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制磁贴贴敷患者双侧足三里及中脘3穴,1天1次,保留6h后揭去。三组均治疗7天为1个疗程。
观察项目:①临床症状(腹胀及呕吐物等)改善情况;②观察用药后肠鸣音恢复情况及粪便次数、量、颜色变化;③耐受肠内营养状况。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疗效标准[2]显效:肠鸣音活跃且能耐受25kcal/(kg·d)的要素饮食或已通便、肛门排气,腹胀明显好转;有效:肠鸣音>4次/min;无效:用药后48h无肠鸣音恢复或肠鸣音微弱(<3次/min)。
3.2 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A组60.0%,B组83.3%,C组93.3%,B、C组总有效率均优于A组(P=0.045,P=0.002),B、C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8)。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胃为“水谷之海”,食物经过胃的腐熟,下传小肠,其精微物质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吸收后,“脾主升清”运化至全身以营养人体,“糟粕下传大肠”,人体后天营养的充足与否,主要取决于脾胃的共同作用。东垣云“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营卫失守,诸病生焉。”因此,顾护胃气应贯穿危重病治疗的始终。
莫沙必利为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药,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刺激胃肠道而发挥促动力作用。而传统中医药在防治肠麻痹、肠功能衰竭、阻止肠道菌群移位及改善微循环等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肯定[3]。我院自制通瘀泄浊方中,黄芪补脾益气、补肺固表;枳实、厚朴具有破气泄满、止痛消胀、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等功效;生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莱菔子通利腑气,助大黄通腑下泄;川芎、红花、当归等共奏清热凉血、行气活血、解毒止痛之功效;诸药合用,切中病机,补虚泻实,标本兼治,通腑祛瘀,理气扶正,胃气得生,阴阳气血调和,明显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肠道细菌易位和毒素吸收,以阻断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从而改善整体病情。生大黄主要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酸和鞣酸等,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及泻下作用,能缓解中毒性肠麻痹引起的腹胀,降低腹内压,减轻腹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全身氧合及氧输送,增加胃肠黏膜及其它重要脏器的灌注,使其功能进一步改善[4];并可通过抑制NF-kB活性、减少炎症细胞因子释放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对危重症患者起到脏器保护作用,预防多器官功能紊乱的发生。
而中脘乃腑之会,胃之募,调理气机[5];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穴,合治内腑,是治疗肠胃疾病的主要腧穴,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中脘、足三里穴位贴敷可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达到改善胃肠道功能作用[6-7]。
[1]但汉雷,白杨,王继德,等.危重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定量诊断评分方案[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9):859.
[2]徐君兰.大黄防治危重症急性肠功能衰竭的护理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229-230.
[3]屈振亮,傅强,夏庆.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规(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3):232-237.
[4]俞林明,明自强,吕少敏,等.生大黄配伍芒硝治疗中毒性肠麻痹临床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7):407-408.
[5]李杰,李贺,孙备,等.大黄联合电针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道功能复苏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7):661-662.
[6]贾利辉,葛建立,刘满君,等.足三里敷贴治疗术后腹胀
126 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34(12):43.
[7]贾关庆,陈秋婉.穴位艾灸加按摩治疗术后胃肠麻痹临床
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2007.
2013-10-09
201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