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对中职生急危重症护理学学习效率的影响研究

2014-01-30 15:32徐晓娜邱丽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中职生课前预习

栾 娜,胡 晓,吕 晶,徐晓娜,邱丽丽

(青岛卫生学校,山东 青岛 266071)

课前预习对中职生急危重症护理学学习效率的影响研究

栾 娜,胡 晓,吕 晶,徐晓娜,邱丽丽

(青岛卫生学校,山东 青岛 266071)

目的 探讨课前预习在中职生急危重症护理学学习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8级护理1~4班随机分为实验组(2个班,104名学生)和对照组(2个班,111名学生),对照组不进行课前预习,实验组按教师设计的预习提纲进行课前预习,两组均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比较两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调查实验组对课前预习的评价。结果 两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大多数实验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对学习有帮助。结论 课前预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关键词:课前预习;学习效率;中职生

在中职学校,学生求知欲、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一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善于自学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体现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方面[1]。中职生底子薄,自学能力差,几乎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具有学科渗透性强(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护理学等多门学科均有涉及)、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教学过程复杂等特点[2],故学生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中职生急危重症护理学学习效率,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法,将2008级护理1~4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个班,共104人;对照组2个班,共111人,年龄均在18~20岁。两组均为中考统招生,学制5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学制、教材、学时、授课教师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本组学生不要求课前预习,采用传统教学法,即由授课教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以讲授法教学,做到重点讲透、难点讲懂,并让学生通过练习、讨论等方式参与教学,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1.2.2 实验组 对本组学生,从接触本课程开始,教师就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把课前预习作为一项重要的作业来布置,让学生依照教师设计的预习提纲找出本次课的重点、难点、疑问,并查找相关资料或临床案例。课后完成作业“我的疑问的解答”,并整理课堂笔记。为督促学生认真预习,每次预习作业教师都要给出评分,并进行书面点评。在正式上课前,先花5分钟时间总结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提出的重点、难点及主要疑问,并写在黑板左侧。授课仍采用传统教学法,做到重点讲透、难点讲懂,并让学生通过练习、讨论等方式参与教学。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

1.3 效果评价

(1)对比分析两组期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理论考核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技能考核操作标准相同,由同一授课教师考核并评定成绩。

(2)在本实验正式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学生的预习态度、预习深度、预习方法等相关指标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技能考核 理论考核实验组对照组t值P 91.95±7.6089.54±7.762.30<0.0578.08±9.0274.87±8.312.71<0.05

由表1可知,两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实验组对课前预习的评价(见表2)

由表2可知,绝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课前预习持肯定态度,认为课前预习对自己学习效率、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的提高以及课堂注意力集中、拓展临床知识、培养自信心均有帮助。

表2 实验组对课前预习的评价[n(%)]

3 讨论

3.1 课前预习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习潜能

课堂教学有两个特点:一是学习新知识要用到很多以前学过的知识,如果旧知识没掌握或遗忘了,学生上课时会听不懂;二是教师要面向全班学生讲课,如果有学生在听课时出现了知识障碍,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就会干扰教学秩序。比如讲授“中心静脉压(C V P)监测”这部分内容时,如果学生不熟悉或遗忘了心脏的解剖结构及血液循环路径,那么就无法真正理解C V P的临床意义及置管注意事项。而预习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在预习时学生可以了解新课的重点、难点,可以对遗忘的旧概念、旧知识进行复习,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新课程学习扫除部分知识障碍,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极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3]。我们的研究也显示,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因为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不断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复习、查阅相关资料,一方面巩固了旧知识,另一方面熟悉了新知识,使课堂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3.2 课前预习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课堂注意力

学生上课时分心,往往是因为没有听课目标、课程难度大、抓不住重点或对要学的知识心里没底等[5]。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学习内容心中有数,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自己的疑问,上课时会有意识地抓住重点、难点及疑问点去听课。当教师讲的和自己预习的一样时,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感觉;和自己预习的不一样时,会特别认真地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组学生上课打瞌睡、走神或玩手机的情况明显减少,课堂气氛比对照组更加活跃,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明显提高。

3.3 课前预习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的目的是达到不要教。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某些知识,而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4]。由表2可知,课前预习能使学生逐步具备自学能力,当学生形成习惯后,不需要教师天天指导就能主动学习,遇到问题时会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寻找答案。

3.4 充分的预习可使教师更容易找到教学重点

正式授课前,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检查,并以其为参考找到教学重点,使高效课堂的实现具有更大的可能。

3.5 充分的预习可拓展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

以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预习,但由于时间有限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总有一部分学生预习得不够充分。而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从容,查阅资料的途径更多,大大拓展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 研究存在问题及后续研究

4.1 存在问题

(1)本研究中指导学生预习的策略及预习形式较单一。

(2)在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方面有欠缺。

(3)本研究未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对于如何引导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预习没有涉及。

4.2 后续研究

4.2.1 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预习活动,培养学生预习兴趣

学生课前预习,目的是为课堂上集体学习做好准备,因此,除通过书本获取知识外,还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收集材料等方式,做到因人而宜、因内容而宜。中职生底子薄,学习成绩较差,对预习方法知道的较少,更没有主动预习的兴趣和习惯。作为教师,恰当的引导、适时的帮助、巧妙的“穿针引线”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预习带来的喜悦。

(1)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开始阶段,教师一定不能心急,要把预习目标定的低一些,增强可操作性。在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展示预习成果,教师要适时奖励,增强学生信心。

(2)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预习的成功。比如举行预习新知识发布会、提问大赛、评选预习能手等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吸引,更是一种鼓励。当学生的一次预习得到教师的肯定,那对于其以后的预习有激励作用。特别是对后进生来说,能让他们感受到预习带来的快乐。

4.2.2 注重弱科生的预习指导 不管在哪种教学模式下,弱科生始终是一个让教师无奈的群体,特别是生源质量较差的学校,弱科生队伍更为庞大。有时候教师花费在弱科生身上的精力远远超过优秀生,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学习习惯太差。对于这部分学生,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可以尝试采取结对子的方法,建立小组学习共同体,借助生教生、生帮生的力量,让其在督促和帮助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4.2.3 教师要有先导性 预习什么?怎样预习?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所以建议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学生情况,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预习提纲。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预习提纲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要求过高,或千篇一律,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此外,还要考虑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水平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达到不同层次的学习目的。

4.2.4 加强对预习后学情的了解,及时检查并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 经过预习活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和想法?这些问题教师在正式上课前要心中有数。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有着很大促进作用。检查的方式有:查看学生的预习笔记,课堂提问或课堂测试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检查后都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可以采取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总评等形式,以评价促预习,以评价增效果,以评价导习惯[5]。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主要靠持之以恒的实践和教师的鼓励指导,这样学生的预习水平会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也日趋增强。

[1]胡蓉花.浅谈现代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及教育对策[J]].中国职工教育,2012(8):95-96.

[2]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王叶军.自主学习意识下课前预习汇报的深化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13):44-45.

[4]苏玉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2):37.

[5]朱从宝.一种简易有效的学习方式——预习[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2):58.

G526.5

B

1671-1246(2014)19-0116-03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中职生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