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晓红
(辽宁省凤城市中医院,辽宁 凤城 118100)
泄泻临证心得*
代晓红
(辽宁省凤城市中医院,辽宁 凤城 118100)
泄泻 脾虚湿盛 三脏并调 分消走泄 风药升阳发肝
余从医20余载,专于脾胃病的治疗,临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近年来通过温习经典,研读名师医案,从师学习,深受启发。现对泄泻的临证心得总结如下。
泄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泄泻[1],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神经官能症、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内经》对泄泻的病因病机早有记载,如“湿胜则生濡泻”;“久风入中,为肠风则飧泄”;“肠中寒,则肠鸣飧泄”;“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等外邪致泄泻的论述。同时又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飱泄”等有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引发泄泻的记载。其对泄泻的病机认为以脾胃病变为关键,且与肝肾密切相关,如经曰“胃脉虚则泄”,“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又曰“春伤风,夏生飧泄”,“土得木而达”,“肾脉小甚为洞泄”。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泄泻病因病机的认识日趋完善。《金匾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认为下利有虚实寒热之分。金·李东垣对外感病因进行了补充,其《脾胃论·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云“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气偏胜亦能损害脾胃”。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说“无湿则不泻”,强调脾虚湿盛的病机。张景岳进一步阐述了泄泻与肾、脾的关系,如《景岳全书·杂病谟》曰“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又曰“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至清·唐宗海《血证论》曰“木之性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性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进而强调了肝脾不和在泄泻中的意义。
近代医家,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认为,久泻的病机在于脾虚湿盛[2]。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认为,慢性泄泻迭治不愈,缠绵难解,辨证往往有脾虚气弱的一面,又有湿热滞留的存在,呈现虚实夹杂的征象[3]。国医大师郭之光教授认为本病泻下日久者多为脾阳亏虚,由于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脾失健运则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久泻[4]。孙光荣教授认为泄泻的病变主要在脾胃、大小肠,也和肝肾有关,以脾失健运为重要,因脾运不健,大肠传导失职,则水反变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而成泄泻[5]。吾师李德新教授认为本病主要是脾胃功能障碍,主张“调脾胃以安五脏”[6]。
鉴于前贤的阐释,笔者在临证时抓住脾虚湿盛是病机关键,常涉及肝肾,且有脾胃虚弱日久向湿热蕴脾转化的病理机制,从脾、肝、肾入手。
2.1 以脾胃为中心,三脏并调 脾虚湿盛是泄泻的主要病机。土德不及湿动于中,“湿胜则濡泄”脾胃居中焦而主运化,为五脏六腑之枢纽,气血生化之源泉,乃后天之本。如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及起居失宜,外感暑湿,寒湿之邪,则可损伤脾胃,脾胃伤,则运化失司,水谷停滞,清浊不分,并走于大肠而为泄泻。其关键是脾胃虚弱,因此临证时,首先要健脾和胃,笔者在临床时往往以四君子或六君子、黄芪四君子汤为基础方。以达健脾益气扶正气为先的治疗目的。同时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久泄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肝木失于阴血濡润,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土虚木乘,横逆乘脾,即在健脾胃扶正气的基础上,加用疏肝柔肝理气之品,调中补虚,如合用痛泻要方,或加枳壳、木香、香附、柴胡、佛手、白芍等。又脾阳根于肾阳,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赖肾阳之温煦,肾之阴阳又需脾胃化生的气血来濡养。且脾肾两脏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治疗必须脾肾兼顾,临证时可加四神丸、附子理中丸,附子的用量可根据患者的情况予10~30 g不等,但一般不主张过大剂量,以取微微生火以生肾气之理,还可选用肉桂、益智仁,配合吴茱萸,而达到三脏并调,生克制化,承乃制,制则生化的临证效果。
2.2 分消走泄祛湿滞,勿忘湿蕴化热 泄泻的治疗,临证时不但要考虑脾虚之本的问题,更要注意因脾虚失运而湿滞出现的病理产物“湿滞”,它是泄泻产生的主要致病因素,治泻必治湿滞。临证时可以在以脾胃为中心,三脏并调的基础上,采用温病学派叶氏“分消走泄法”给湿邪以出路,以祛除湿邪,宣通上、中、下三焦气机。温病名家刘景源教授认为分消走泄法中的“消”字与“泄”字,是指消除湿邪,使其排出体外,“分”是指祛湿的方法不止是一条途径,而是要因势利导,从不同部位给湿邪以出路,即“开上、畅中、渗下”六字法则[7]。临证时治上焦以宣通肺气,通过肺的宣发功能使湿邪从表而出,且通过肺的肃降功能使水道通调,使湿邪下行而入膀胱;治中焦以辛开苦降,使湿从燥化;治下焦应该淡渗利湿,使湿邪从小便而祛。笔者在临证配方时常加三仁汤,取其杏仁开上、蔻仁畅中、薏苡仁渗下以达“开上、畅中、渗下”之意。临证时还可以依患者湿邪阻滞部分偏重,选用苏叶、藿香、苍术、厚朴、半夏、茯苓、泽泻、滑石、车前子等。但需注意的是,在临证时有一部分患者平素体胖且嗜酒辛辣,临床表现并非是单一的脾虚湿盛,而往往是湿滞日久蕴而化热,致湿热互结,患者表现为舌苔白黄腻而厚,大便黏滞不爽臭秽。祛湿难度加大,因此临证时勿忘湿滞久蕴化热的一面,笔者在临证时常加茵陈蒿、秦皮、仙鹤草、黄芩、栀子等,以清热利湿并进,常取显效。
2.3 加风药升阳发肝,配涩药以固精止泻 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由于清气下陷而不升,故临证可见洞泄无度,大便溏薄;浊气壅上而不降,故见脘腹不舒,胸胁闷胀;而脾之清阳不升源于脾则根在肝,治宜疏肝解郁,升达清阳。笔者临证时结合病情常加柴胡、升麻,以取李东垣补中益气汤中“升麻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之意[8]。且风能胜湿,风药香燥胜,辛香宣散,既能升阳降湿,又升发肝胆之气,且能解肝木之郁。临证时还可以择选防风、羌活、葛根等品,但风药临证时用量应偏小为宜,以防剂量过大走表,而失升阳发肝之妙用。同时,临证时往往加收敛固涩之品既可固精又可止泻,但如夹湿热、痰瘀等因素,不可盲目急于固涩,以防闭门留寇。临证时脾泄常佐莲子肉、芡实等;肝泄敛之以乌梅、白芍等;肾泄伍用补骨脂、五味子等,随证用之。
2.4 饮食调护不可忽视 在泄泻的治疗过程中以及治愈好转后,均不可忽视饮食调护,嘱患者饮食要规律,宜清淡、易消化,避生冷滑利之品,同时调情志、适寒暑,方可久安。
患某,男性,48岁,2013年8月因“反复腹泻10年余,加重3个月”就诊。该患者10余年来反复腹泻,每日3~4次,便溏。每于进食黏腻、寒凉之品加重,时伴腹胀,3个月前因大量饮酒后加重,腹泻每日4~5次,便溏而黏滞,少食水果则有完谷不化,伴倦怠乏力,时腹胀。曾多家诊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经治效果不显而求诊。现患者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舌质暗,苔白而腻微黄,脉沉弱。中医诊为泄泻(脾虚湿盛,湿滞蕴热)。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治以健脾化湿,兼清湿热。党参15 g,茯苓 20 g,炒白术 20 g,炙甘草 10 g,陈皮 10 g,杏仁 15 g,白豆蔻 15 g,薏苡仁 30 g,茵陈蒿 20 g,滑石20 g,苍术 15 g,柴胡 5 g,升麻 5 g,栀子 10 g,藿香 15 g,神曲20 g。7剂水煎服,嘱忌辛辣、肥甘、寒凉之品。二诊,用药后大便次数减少,每日2~3次,排便无黏滞不爽,但未成形,无腹胀,小便量多。述服药期间吃苹果后出现便不消化食物,舌暗,苔白,脉沉弱。上方去茵陈蒿、藿香、加附子 10 g(先煎),五味子 10 g,7剂。 三诊,服药后大便每日1~2次,略成型,无腹胀,时有口干,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去附子,加山药20 g,莲子肉 20 g,白术 15 g,茯苓 15 g,改苍术 10 g,服 7剂。大便成形,诸症好转,以参苓白术散服半月以固疗效。随访3个月无复发。
按:本患者泄泻日久,每因饮食不慎发作,本次因嗜酒过度而加重,四诊合参辨证为脾虚湿盛,湿滞日久,复因嗜酒辛辣而湿热内蕴,且久病及肾,故在首选六君子汤基础上,以清热利湿、分消走泄立法,使湿热得消减,三焦气机得畅,且佐以风药以助升阳除湿,升发肝胆之气,且解肝木之郁。二诊时考虑泄泻日久病有及肾阳,有谷不化之证,故加附子以微微生火以生肾阳,助阳以暖土,使腐化有权。三诊时出现口干、舌质红,故去附子,加山药、莲子肉,减茯苓、苍术用量,以防脾阴暗伤,且有固涩之功,继以参苓白术散而收功。
[1]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
[2]李郑生.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久泻经验[J].中医研究,2012,25(11):50-52.
[3]钟灵毓,纪伟,王丹.朱良春经验方仙桔汤治疗慢性泄泻临床应用[J].杏林中医药,2012,32(11):1098-1099.
[4]周天寒.郭子光运用经方验案[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4,10(1):6-7.
[5]杨建宇,李彦知,张文娟,等.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中和医派诊疗胃肠病学术经验点滴[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4):129-133.
[6]于睿.李德新临证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28.
[7]刘景源.刘景源温病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9.
[8]王庆其.脾胃论译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5.
R256.34
A
1004-745X(2014)07-1290-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7.032
第3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2012401)
201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