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秋颖 张海波 赵德喜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长春长中风湿骨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胡永盛教授临床用药之组药分析*
贾秋颖1张海波2赵德喜3△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长春长中风湿骨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组药 胡永盛 名老中医经验
△通信作者
胡永盛教授是吉林省名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60余年,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导师。擅长治疗各种内科杂病,临床经验颇丰。
组药就是几味固定药物所组成的集团,用以治疗某些特定病证。胡永盛教授临证中方剂精炼,在药物的选择上喜欢药性平和之剂,常常于平淡之中显神奇。组方过程特别喜欢应用组药、对药。笔者认为,对于组药的分析可以很好揭示胡老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对于探索胡老的临床辨证思路有一定的启发。现将胡老喜用之部分组药收集整理如下。
这3味药的应用是胡老受李东垣《脾胃论》[1]中葛花解酲汤的启发。原书中方剂组成及主治如下:莲花青皮(去瓤)三分,木香五分,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各一钱五分,神曲(炒黄)、泽泻、干生姜、白术各二钱,白豆蔻仁、葛花、砂仁各五钱。上药为极细末,和匀。主治:分消酒湿,温中健脾。主要用于嗜酒中虚,湿伤脾胃,头痛、心烦、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
其中葛花独入阳明,令湿热从肌肉而解;豆蔻、砂仁均辛散解酒,故以为君;神曲解酒而化食;木香、干姜调气而温中;青皮、陈皮除痰而疏滞;茯苓、猪苓、泽泻能使湿热从小便而出;饮多则伤中气,故加人参、白术以补气。此内外分消之剂。因酒性湿热,若伤于酒,则当应用汗法或利小便的方法,这是最佳的两种治疗方法。原书主要应用酒客的治疗,而胡老在临证中配伍枳椇子和土茯苓,其中枳椇子是解酒毒的要药,润五脏,解酒毒;土茯苓祛湿热,可使湿热从小便而出,3药均有很好的清利湿热作用,形成胡老清利湿热的组药。胡老不仅在方剂配伍上进行改进,使得其清热利湿作用更加强大,而且拓宽了应用的范围。不仅应用于酒客的治疗,更广泛应用于一切有肝胆湿热的病患。因酒性湿热,不仅伤及脾胃,而且会损害肝胆,而葛花、枳椇子、土茯苓配伍可以很好地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符合东垣之上下分消的治疗原则该组药既可以清解酒毒,也可清除非酒精所致的湿热之邪。
藿香与佩兰的配伍出自清末著名江南温病学家雷少逸所著《时病论》[2]夏伤于暑之芳香化浊法,主治五月霉湿,并治秽浊之气。原书方剂组成如下:藿香叶一钱,佩兰叶一钱,陈广皮一钱五分,制半夏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酒洗),浓朴八分(姜汁炒),加鲜荷叶三钱为引。此法因秽浊霉湿而立也。君藿、兰之芳香,以化其浊;臣陈、夏之温燥,以化其湿;佐腹皮宽其胸腹,浓朴畅其脾胃,上中气机,一得宽畅,则湿浊不克凝留;使荷叶之升清,清升则浊自降。
胡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砂仁一味,使得药物功效更好地发挥出来。其中藿香振奋脾胃之气,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的功效,既可“化”体内的湿浊,又能“解”体表的暑湿。佩兰气味芳香,辛能发散,香能去秽,善于化湿醒脾,具有解暑、化湿、醒脾的作用,能治疗头晕昏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暑湿不适,特别对于脾经湿热所致的口中黏腻、口气有特效,古人称佩兰为“醒头草”,气味芳香,可以除去异味。砂仁是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的要药,入脾胃经,辛温行散、芳香化湿,可治疗胸脘胀满、腹胀食少等病证。
3味药的配伍体现湿热病三焦辨治的治疗原则。湿热之邪在卫分停留时间不长,必直驱中土,滞留脾胃气分久而不解,故湿热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气分证在湿热病中,病程最长,变化较多,应据其湿热孰轻孰重以及部位的不同,分为邪在上、中、下三焦治疗。邪在上焦,宜芳香宣化为主。药用轻清透化之品,以轻开上焦之气,使腠理通达、气机调畅,达到气化则湿亦化,湿化则热清。而此3味药正有此种优势,真正体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胡老认为,疼痛是临床常见病证,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均会出现,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疼痛的治疗,合理选择止痛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延胡索、木香、防己这组药物被胡老称为“师门止痛三药”,临床可用于一切疼痛类疾病。
其中延胡索性辛、温,味苦,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气郁则痛,血滞亦痛,气行血活,通则不痛,故延胡索为活血利气止痛之良药。凡一身上下诸痛之属于气滞血瘀者,均可用之。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延胡索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使肌肉松弛,并具有解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功效。木香性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功效。木香辛温香散,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气,尤其善行胃肠之气而止痛,兼有健脾消食之功,凡脾胃大肠气滞所致诸证均为常用之品。胡老应用木香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若用于止痛则用量可达15 g,用以补虚止痛;而平时用于和胃醒脾时则剂量仅为3 g。至于人们所顾忌的木香“耗气”之弊,胡老认为在方剂的配伍中通过药物之间的佐治就可以避免。防己性苦、寒,入膀胱、脾、肾经,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的作用,其止痛作用主要体现在治疗风湿痹痛方面。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防己有镇痛、消炎作用,热板法证明防己水煎剂有镇痛作用,与川乌合用可使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胡老将这3味止痛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痛证的治疗,充分发挥理气、化滞、止痛的功效。临床应用在心腹疼痛严重时,延胡索的用量大于木香和防己;下焦病变疼痛时木香的用量大于另两味药;四肢关节疼痛严重时防己的用量要大于延胡索和木香,以此原则应用于临床,效如桴鼓。
当归与川芎的配伍出自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3]之佛手散,主治妊娠胎动下血,或因伤动,子死腹中,下血疼痛,口襟欲死,服此探之,不损则痛止,已损则立下,又横生倒生,交骨不开,产后血晕昏乱,崩中金疮,去血过多等证。原书方剂组成如下:当归二两或三两,川芎一两。
胡老将传统之佛手散中加入香附,应用于各种妇科月经疾病的治疗。香附性微苦、甘、平,入肺、肝、脾、胃经,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附有很好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并有雌激素样作用。胡老在佛手散中加入香附,是考虑到很多月经疾病都与情志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治疗中要注意疏肝解郁。而香附被誉为“气中血药”,说明其不仅有疏肝解郁止痛作用,而且有很好的活血作用,可以入血分,这就增强了当归及川芎的活血作用,更好地治疗各种月经疾病。
胡老在临床上善于治疗各种情志疾病,胡老受《内经》与各家学说的启发,提出中医治疗郁证的“和气学说”,认为中医所说之“气”包含3个内涵,即阴气、阳气、和气,其间的阴气和阳气在人体充足完实后相互吸引,相互感召,化合而成为“和气”,它是阴阳二气的中介,是获得内心平衡和在环境中保持稳定的重要力量,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若七情郁结,或六淫之邪侵袭人体,造成“和气”功能失常,随拂郁之气所著之处而呈现出各种郁证的表现。此即“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血不行而食不化”[4]。因此,在临床治疗各种情志疾病时,胡老重视从和气着眼,宣畅三焦入手,创立浙贝母、远志、香附3味组药治疗本病。
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有清热化痰,开郁散结的功效。中医认为情志疾病多与“痰”有一定的关系,而浙贝母化痰作用很强,痰化则郁滞之气得以解除。同时其软坚散结的功效也很突出。《医学心悟》中就有以贝母、玄参、牡蛎组方的消瘰丸,用于治疗瘰疬,即是取贝母的软坚散结作用。远志味苦、辛、温,归心、肾、肺经,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怔忡、癫痫惊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很好的镇静、抗惊厥作用,而且具有抗痴呆及脑保护作用。香附通行三焦,散解郁滞,特别擅长疏肝解郁。3药组合有很强的疏肝解郁、安神定志、化痰软坚作用,胡老应用于治疗各种情志疾病,每每获效。
胡老在临证中之组药、对药还很多,以上仅仅列举一小部分加以介绍,而组药的应用不仅在临床上大大提高了疗效,而且对于胡老临证思维的理解亦有一定的帮助。(第一作者贾秋颖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级师承制博士研究生)
[1]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2]雷少逸.时病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吴谦.医宗金鉴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734.
[4]虞抟.医学正传[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52.
R249.8
A
1004-745X(2014)07-1279-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7.02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建设项目——胡永盛传承工作室
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