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金 李紫阳 邵全印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466700)
急性胰腺炎56例手术治疗体会
王和金 李紫阳 邵全印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466700)
目的 总结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选取5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对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查体、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急性胰腺炎主要诱因为胆道疾病、酗酒、过量进食、胰腺癌、高脂血症等。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主要体征为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黄疸、Grey-Turner征及Cullen征。辅助检查常可见血白细胞、血尿淀粉酶及血脂肪酶升高,血钙降低;影像学诊断主要依据腹部超声及CT检查结果。本组56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治愈53例、死亡3例;住院期间主要用药包括抗生素、生长抑素和胰酶抑制剂。结论 胰腺炎是常见病症之一,病理复杂,患者病程差异性大,应尽早治疗;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最大限度确保手术效果。
胰腺炎;急性;诊治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引发的炎症反应,病变程度不等,少数患者发生严重休克反应。本病通常采取血常规、血清脂肪酶测定、生化检查以及腹部B超等进行检查。收集在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结局,总结临床诊治体会。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2013年收治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48.3±18.5)岁;重 型 急 性胰腺炎(SAP)10例( 占17.8%)、轻型急性胰腺炎(MAP)46例(占82.2%),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胰腺炎指南中的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无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术后经过补液治疗效果良好,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保存完整。
1.2 致病原因 分析56例患者的致病原因,其中胆道疾病24例,占42.86%(包括胆石症14例、胆道系统感染8例、胆道蛔虫症2例);酗酒14例,占25.00%;过量进食7例,占12.50%;胰腺癌5例,占8.93%;高脂血症3例,占5.36%;其他3例,占5.36%。
1.3 临床表现 25例患者出现发热,占44.64%;其中9例为持续性高热,占16.07%;7例在发热基础上出现寒战,占12.50%。5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占96.42%,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上腹部;疼痛放射到背部者47例,占83.93%;仅2例无明显腹痛症状,均为60岁以上老年人。51例患者出现腹胀,占91.07%。29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占51.79%。
1.4 体征 47例患者出现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占83.93%;23例患者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占41.07%;17例患者移动性浊音阳性,占30.36%;10例患者出现黄疸,占17.86%;7例患者出现Grey-Turner征,占12.50%;5例患者出现Cullen征,占8.93%。
1.5 辅助检查 白细胞增高19例,占33.93%。血钙降低者8例,占14.29%。血淀粉酶明显增高者(≥4倍)46例,占82.14%;9例轻度增高,占16.07%;1例未增高,占1.79%。尿淀粉酶增高者37例,占66.07%。血清脂肪酶升高31例,占55.36%。腹部超声检查确诊者48例,占85.71%,主要表现为胰腺肿大和胰周积液。腹部CT检查确诊者53例,占94.64%;主要表现为胰腺弥漫肿大,可有质地不均、液化及蜂窝状低密度影,部分患者出现胰腺外侵犯征象;其中,10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胰腺假性囊肿,患者最多出现3个囊肿,囊肿主要位于胰腺、胰尾、胰体、胰头以及胰腺周围和腹腔。
1.6 治疗及转归 本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为手术治疗病例,手术治愈53例,治愈率达到了94.64%,其中有3例患者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急性呼吸紧迫综合征死亡。重型病例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胆管的探查、引流以及切除胆囊、胰腺坏死灶清除,先分离腹膜后间隙,清除胰腺周围的坏死细胞,并在胰腺周围放置引流管方便术后的引流和清洗,简单处理十二指肠淤积的因素,并进行空肠侧侧吻合,为术后营养早期提供途径。为降低腹腔内高压,在手术中先构建胰床罐洗系统,若是患者出现腹腔内高压,及时采取甲硝唑以及生理盐水进行灌洗。测定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以及白细胞数量的变化。
住院期间用药如下:52例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占92.86%;抗生素主要包括甲硝唑、三代头孢菌素,少数患者(6例)应用四代头孢菌素;抗生素治疗平均时间为12.5 d。23例患者接受生长抑素治疗,占41.07%。41例患者接受胰酶抑制剂治疗,占73.21%。
急性胰腺炎疾病病因至今不够明了,一般认为其与酗酒以及胆结石有关,外伤也会引发急性胰腺炎,药物过敏、高脂血症以及遗传因素等也会形成急性胰腺炎,目前国内也有报道认为,暴饮暴食以及妊娠反应也会引发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酒量越来越大,急性胰腺炎因为酗酒因素而形成的概率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因素越来越多,进而医学将进一步查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提高疾病的检出率。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发热以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是在暴饮暴食后引发,随着时间的加长疼痛症状越来越明显,严重时会导致休克。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期间很多患者都会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症状,由于胰腺大量渗出,因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但是并未出现毒血症的表现。急性胰腺炎辅助检查常可见血清淀粉酶升高,但是血清淀粉酶高低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并不平行。针对患者出现的持续性血清淀粉酶含量过高的现象,在治疗中要注意患者的病情以及肾功能等,辨明患者血清淀粉酶持续升高的原因。重型急性胰腺炎很容易导致全身器官衰竭,这主要是因为身体白细胞活化过度引起器官的损坏,在治疗中需要对重病患者进行监测和保护。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病症之一,病理复杂,患者病程差异性大,应尽早治疗;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最大限度确保手术效果。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2] 徐莉莉,杨建秀,于卫中,等.39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2):74-75.
[3] 钱铖,刘明东,李运红,等.急性胰腺炎450例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7(1):46-50.
1672-7185(2014)16-0043-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6.026
2014-05-03)
R6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