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标准的作用及其体系构建

2014-01-25 11:50郑玉玲许淑云李洪亮
职业·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

郑玉玲 许淑云 李洪亮

摘 要: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永恒主题。研究教学质量标准,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标准

课 题:本论文支撑的课题是黑龙江省教育厅立项课题《“33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为J(Gz)201202398。

一、教学质量标准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在质量管理中,质量与标准永远结伴而行,质量标准是质量管理、监控、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高水平的质量标准,质量就不可以认识、衡量、评价和判断,管理与保障也就失去了目标和根据。教学质量标准在教学质量保障中起着导向、诊断、基准等作用,是学院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追求的目标,是管理者检查、评价和监督教学质量的依据。

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

1.制定教学质量标准要结合“四个”依据

(1)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依据国家的总体要求。

(2)依据教育主管部门通用的质量标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已制定了一些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例如,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8年4月颁布了新的高职评估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可以作为构建高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及其评估的基础。

(3)依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标准的实质是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问题,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同,教学质量标准也就不可能相同。因此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要以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把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行为化、定量化,形成可操作性的质量标准。

(4)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关系到用什么样的质量标准来对其质量作出价值判断,教学质量标准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其中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关键。

2.要明确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元素及相互关系

(1)教学条件及质量标准。教学条件质量标准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教学条件包括教学经费投入、师资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规章制度建设、课程考核方案等元素。教学条件质量标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条件质量达标,教学计划才能实施。

(2)教学运行及质量标准。教学运行质量标准是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实施的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运行包括课堂教学、实习教学,教学运行管理等元素。教学运行质量标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桥梁,是质量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

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质量标准。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教与学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因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的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但共性标准主要包括教师的单元课教学设计、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手段等质量标准以及标准、知识、技能、素质提高率。

实习环节教学质量标准是对实习环节的质量要求,学生能获得生产实际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获得本专业初步的技术和管理知识。

教学运行管理质量标准。教学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教学运行管理质量标准,是指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依据管理制度,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高水平、高效率完成教学管理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标准。

(3)教学效果质量标准。教学效果是对教学条件质量以及教学运行质量直观、全面、真实的反映,也是终结反映。所以确定效果质量标准,能使我们掌控教学前期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加以总结和改进。教学效果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主要是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书育人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学生理论知识考试、基本技能测试通过率,综合素质即岗位技能证持有率,这些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基本标准;学生毕业率、学生就业创业率、社会满意度、新生录取平均报到率等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整体质量的绝对指标。

总之,为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和遵守教学质量标准,以保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
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分层教学改革研究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