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俞穴“补虚”与“泻实”双重功效探赜❋

2014-01-25 14:42朱现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挑刺俞穴肩胛骨

朱现民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郑州 450008)

膏肓俞在背部内应心膈之间,主治深隐难知、病入膏肓之疾。《医宗金鉴》曰:“膏肓一穴灸劳伤,百损诸虚无不良,此穴禁针惟宜艾,千金百壮效非常”,明确指出膏肓俞是强壮机体的大补之穴,施术重在用灸。对心、肺、脾、肾等脏器久病虚损所致的虚损劳伤,灸膏肓俞有温阳补羸、益气扶正之功。但另一方面,若在膏肓俞穴用针施以挑刺出血之法,又可用于毒热实邪闭结之实证。对感受外邪、气血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等针之不及、药之不到的危急重病,挑刺膏肓俞有疏通经络、宣行气血、泻实达邪、调和阴阳之功。膏肓俞补泻兼备,一方面治疗慢性虚痨,一方面救急性危症,显示出“补虚”和“泻实”的双重性,诚如《千金方》中所言“膏肓俞穴,无所不治”。

1 灸膏肓俞穴补虚功效探赜

古代解剖学认为,心下为膏脂,心下之膈为肓膜,膏肓为膏脂、肓膜之气输注的部位。膏肓俞穴在背后内应胸膈,联系肺、心、脾、肾等多个脏器。唐·孙思邈《千金方》中首载“膏肓俞”穴,认为“筋骨空处,按之患者觉牵引胸肋中手指痛,即真穴也”,明确沉疴痼疾应取膏肓俞穴重用灸法,达到“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的程度,并强调“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1]。宋·庄绰尤尚此法,患疟疾后自身体验灸膏肓俞至百壮,“自是疾证浸减,以至康宁”。于是参合诸家之说,亲撰《灸膏肓俞穴法》一书,为我国著名的灸痨专著[2]。

1.1 扶元增损

《类经图翼》认为,膏肓俞穴“主治百病, 无所不疗,虚羸瘦损, 五劳七伤诸病”,膏肓俞穴内应肺、心、脾、肾,可治各个脏器的虚损劳伤,如心劳之失眠健忘、狂惑妄误,肺劳之咳喘咯血、骨蒸盗汗,脾劳之消瘦食减、完谷不化,肾劳之遗精滑泄、阴虚潮热。重灸膏肓俞穴有扶元增损、调理脏腑、通行气血、顺接阴阳之功,是各种虚劳慢性病证的要穴[3]。诸般虚损劳伤多用灸法,尤以瘢痕灸效果为好。《灸膏肓俞穴法》强调取穴时 “并足垂手,正身直立,勿令俯仰,取第四椎下两旁同身寸各三寸”,即正坐屈膝,伸直肘臂,两手用力轻重均匀扶于膝上,令双侧肩胛骨充分张开暴露穴位,在第4、5椎体棘突连线的中下1/3旁开3寸处定取。若按其穴,觉胸肋间困痛传至手臂、中指有麻木感即为中穴。先在膏肓俞穴处涂以凡士林以增加黏附性,取炷高和底径为0.8 cm的圆椎状艾炷置于穴上施灸,每穴7~15壮,施灸壮数以素体胖瘦及耐受程度酌情加减,隔日施灸1次;灸后病人感觉两肩胛骨发热而并不甚痛,反有畅快之感[4]。灸后贴上灸疮膏药,待化脓后根据分泌物多少逐日或隔日清疮、换药,直至愈合形成瘢痕。瘢痕灸功效强大,非一般灸法所能取代,无病者可强身健骨,体弱者可助体康复,灸后体力好转,食欲渐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1.2 益肺止咳

膏肓俞穴具有补益肺气、止咳平顺之功,灸膏肓俞适宜于各种慢性咳喘,偏寒者效果尤佳。久治不愈的单纯性咳嗽,用2支艾条点燃后同时对准左右膏肓俞两穴,温和灸10~20 min,使温热感传至肘尖,隔日施灸1次,一般3~5次痊愈。药物发泡灸用刺激性较强的白芥子、细辛、甘遂、元胡、百部等,姜汁拌匀贴于双侧膏肓穴上,24 h后取下,每周贴2~3次,好转后每周1次,连续贴治2个月。在膏肓俞穴施以药物发泡灸,对支气管哮喘的病人能通过神经传入中枢兴奋交感神经,降低迷走神经的紧张度,使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系统发挥解痉止咳平喘作用[5]。肺结核病多用隔蒜灸,取独头紫皮大蒜切成厚0.3~0.4 cm的薄片,在其上用针刺数孔,将如蚕豆大小的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置于所选穴上灸3~5壮,每日1次连灸3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增加,临床症状改善,促进肺结核病康复[6]。

1.3 补火驱寒

膏肓俞穴功擅补火驱寒、扶正达邪。《针灸大成》认为此穴可治“阳气亏弱,诸风固冷”。因素体虚弱、复感风寒湿邪致虚寒性痹痛,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济生方》:“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无论背腰部或膝关节、肘关节疼痛,灸膏肓俞可激发经气、温通经络、补火祛寒、散风逐湿和扶正祛邪。用大艾炷在双侧膏肓俞穴施灸,一般灸10壮为宜,每日灸1次,灸至1个月后可使受累的关节、肌肉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血沉化验指标降至正常[7]。灸膏肓穴治风湿寒性关节痛收效颇佳。现代实验研究表明,灸膏肓俞穴能够调整机体功能状态,促进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水平明显升高,而红细胞复合物花环形成率水平显著降低,两者的变化呈负相关,通过改善机体体液免疫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对风湿痹痛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8]。

2 刺膏肓俞穴泻实功效探赜

虽历代皆认为膏肓俞穴偏重补益气血而治大虚之证,但若采用挑刺泻血之法,对毒热实邪闭结之急症屡用确有奇效,其回阳救逆、疏通气血、调和阴阳之功实不可没。膏肓俞居于魄户、神堂两穴之间,肺主气藏魄,心主血藏神,在内为心肺之根系,气血交换之枢纽,又为中焦、上焦之关卡,在外属足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对内停饮食、外感六淫之气、内外互结、气血逆乱、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危急重证,挑刺膏肓俞出血、宣通经络脏腑、调和阴阳表里,往往针到病除。《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实宜决之。”瘀血阻滞经络的病证, 应刺破血络泻血祛瘀,决血以调气,祛瘀以通经,通过经络调节脏腑间的生克制化和表里关系, 使相应的脏腑功能改善[9]。

2.1 苏厥救逆

昏迷厥逆为气血逆乱、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致,挑刺膏肓俞出血具有苏厥救逆之功。挑刺时需要先找准刺挑点,用硬币或瓷器蘸食油在双侧膏肓穴上来回刮动,可发现大小不等的瘀血点,用三棱针针尾端按压找点,若按压后不能升起、刺之不疼者,即为挑刺点。左手按压挑刺点两侧使皮肤固定,右手持三棱针快速刺入皮下1~2 mm,随即将针倾斜,针尖向上挑破皮肤出少量血,再深入3~5 mm 左右,用针尖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至恶血外流不止、疼痛不可忍受时出针,碘酒消毒覆盖敷料[10]。暑厥乃中暑之重症,暑热中人邪气内盛,耗伤阴津,阴虚热盛风动而见四肢抽搐,暑邪蒙蔽清窍则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暑邪内郁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则四肢厥冷。挑刺出血可疏风清热、泻火解暑、凉血醒神、定惊止抽、驱邪外出,很快解除昏厥现象,使神志转为清醒。临证中凡遇心阳暴脱之危候,挑刺膏肓穴可以起死回生。慢性支气管炎并感冒者骤见虚脱休克,挑刺膏肓穴可拯救危急于顷刻。劳累过度或情志过极的突然晕厥,挑刺膏肓穴可以化险为夷。只要符合一刮(见瘀点)、二刺(不疼痛)、三挑(刺恶血)者,即可获取奇效。

2.2 开郁达邪

膏肓俞穴有开郁达邪、宣通脏腑、调和阴阳之功,挑刺出血所治之危急重症,多由饮食、外感等因素诱发,有寒热头痛、昏蒙似睡,有胸憋气紧、肢体冷麻,有心烦喜呕、腹痛吐泻,脉象多出现沉迟或沉伏。腹痛吐泻属中医学“干霍乱”的1种,以腹中绞痛、吐泻不得为主症,多由冷气搏于肠胃,或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闭塞经隧、气滞血凝、中气拂乱所致。《杂病源流犀烛》曰:“猝中天地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间,上不得吐,下不得泻,以致肠胃绞痛异常,胸腹骤胀,遍体紫黑。”因其病发病急骤,急用宣泄毒邪之法救之[11]。施术前宜先在肩胛骨内侧缘附近用硬币来回刮动,一般在膏肓俞穴处出痧最重。或背部肩胛区有数个或数十个淡红色反应点, 如小米粒大小,略带光泽,一般不高出皮肤, 无明显压痛,压之不褪色。用消毒挑刺针尖对准挑点,挑破表皮深约3 mm,然后将挑刺针深入表皮再挑,针尖由深到浅牵拉出白色纤维,挑断为止[12]。饮食生冷不洁食物所致的绞肠痧、呕恶腹痛,挑刺后霍然去病。卒感风邪剧烈头痛,打针服药痛不能止者,挑刺后收效显著。挑刺膏肓俞可以作为救治急症的首选方法,在刺其他穴位或采用其他治法无效时更应重用。

2.3 泻热消肿

《医宗金鉴》:“凡发于经络中壅痼不解之病,用三棱针之锋利,以泻热出血,使经络开通,营卫调和而壅痼之疾愈矣。”风热相搏客于胞睑所致麦粒肿,眼睑痒痛并作,皮肤红肿硬结形如麦粒,用三棱针患侧膏育俞穴两旁,快速刺入2~3 mm后挑起,手指轻轻挤压流出血3~5滴,泻除热毒壅阻,大多1次可使肿痛消退[13]。急性乳腺炎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可扪及肿块,质硬,触痛明显,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膏育俞穴的位置正对应胸前乳房,挑刺穴出血能疏通乳房部位经脉之气,气机条达则血行舒畅,瘀滞的乳汁得以宣通排泄。施术前先揉按背部穴区皮肤持续3~5 min,使局部血液充盈。以患侧膏肓穴为中心, 再取其上、下各2横指处共3点。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挑刺点,在乳上者取上、中2点,在乳中者取上、中、下3点,在乳下者取中、下2点,双侧病变者取双侧穴位。三棱针快速刺入皮下约1 cm,慢慢摇动针尾数下后拔出,即可有暗红色瘀血自动流出,再用双手对挤挑刺点周围皮肤, 直至挤出的血液变为鲜红或挤尽鲜血为度。刺血1~3次体温即降至正常,疼痛明显减轻[14]。肩胛骨脊柱缘处的动脉分布丰富,且多浮在表浅部位。由于肩胛骨与肋骨之间不断地摩擦刺激,加上不适当的拉扯、损伤,动脉小血管破裂出血,瘀血积聚导致疼痛,中医称为“膏肓痛”。其多发于肩胛骨下方的肋间隙,严重者影响呼吸及肩关节运动,肩胛下角或肩胛骨内缘可有明显压痛点。双臂外展打开肩胛骨,触及有明显压痛点或条索状物,刺络放血3~5 ml,出血量最好多一点,尽可能地将里面的瘀血放出[15]。

膏肓俞穴具有“补虚”和“泻实”双重性能,临证中可用于多种慢性虚劳和急性危症。膏肓俞双重性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适宜的取穴方法和正确的施术手段两个关键因素。若用膏肓俞穴补虚益损,自古注重取穴精准,强调取穴时的体位姿势,务必使两肩胛骨充分分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当伸两臂,令人挽两胛骨使相离。不尔即胛骨覆其穴,灸之无验。”施灸刺激量宜大,古时多用至百壮、千壮,获效甚佳。若用膏肓俞穴泻实救急,应准确寻找刺挑点,刮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瘀血点作为施术部位。用针挑破皮肤,达到恶血外流不止、疼痛不可忍受的程度。膏肓俞救治危急,泻中寓补,祛瘀生新,与历代膏肓穴偏补之说并行不悖。只有审辨虚实,准确定穴,择病施术,运用膏肓俞穴治百病方能收其桴鼓之效。

[1] 刘学春.膏肓图文考[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50.

[2] 周益新.庄绰里籍及《灸膏肓腧穴法》考证[J].山西中医,2005,21(6):45-46.

[3] 沈嘉平.“病入膏肓”与膏肓穴施灸[J].中华养生保健,2011,1:30.

[4] 焦乃军.膏肓俞医治“百病”理论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3):239.

[5] 文碧玲,周华,刘保延,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穴位处方探析[J].中国针灸,2010,30(8):647-652.

[6] 赵秀萍,陈瑞香,吕洪清.隔蒜灸对复治肺结核患者疗效影响的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1):10-12.

[7] 雒成林,张弘强,刘世琼,等.膏肓灸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147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9):9-10.

[8] 雒成林,王建文,何天有.膏肓灸法对大耳白兔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因子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19-33.

[9] 周震,李岩,贺普仁.“膏肓俞、四花穴”应用贺氏“强通法”治疗亚健康状态[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40-41.

[10] 陈骥,任玉兰,杨洁,等.基于“菀陈则除之”原则相关刺法的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7):1272-1274.

[11] 廖龙祥,李怀美,李晓玲.痧症辨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52):256-257.

[12] 文碧玲,鄂建设.挑刺背俞穴治疗胃脘痛70例[J].中国针灸,2005,25(1):63.

[13] 闫支花.挑刺闪罐治疗麦粒肿3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2):140.

[14] 郁继伟,韩桂英,田爱红.挑刺放血治疗急性乳腺炎34例[J].中国民间疗法,1999,2:13.

[15] 赵培刚,张旭.膏肓穴放血治疗胸外侧皮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278-279.

猜你喜欢
挑刺俞穴肩胛骨
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胛骨切迹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拔罐治疗脂肪肝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挑刺儿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研究
肩颈痛,锻炼肩胛骨
肩颈痛,锻炼肩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