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针灸治疗顽固性偏头痛35例临床观察

2014-01-22 13:05郑玉梁郭雪梅
中国优生优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风池穴针尖先兆

郑玉梁,郭雪梅

(甘肃省中医院,兰州 730050)

偏头痛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的慢性疾患,在发作时往往头痛剧烈难忍,但在间歇期则如常人,病程经年累月积且久治难愈,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恐惧心理。我科采用针灸矩阵针法治疗本病患者3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或住院部的35例偏头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20~58岁,病程3~34年。血管性者29例,神经性者6例,所有就诊患者中有明确家族遗传性的27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8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诊断标准如下。

1.2.1 无先兆的偏头痛 (1)符合下述2 ~4项,发作至少5次以上;(2)如果不治疗,每次发作持续4~72 h;(3)至少具备以下两项:① 单侧性;② 搏动性;③ 活动受到强烈抑制,甚至不敢活动;④ 活动后头痛加重;(4)发作期间至少有以下一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 畏光和(或)畏声;(5)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无器质性和其他系统代谢性疾病证据;或经相关检查已排除:或虽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偏头痛初次发作与该病无密切关系。

1.2.2 有先兆的偏头痛 (1)至少有2次发作符合下述2项发作;(2)具有以下特征,至少3项:①有一次或多次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表现为局灶性大脑皮层和(或)脑干功能障碍;②至少有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持续4 min以上;③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症状;④先兆症状持续时间<60 min,但有一个以上先兆症状时,持续时间相应延长;⑤头痛发生在先兆症状后,间隔<60 min(头痛可与先兆症状同时发生); (3)至少有无先兆偏头痛5项中的1项。

1.3 纳入标准 18≤年龄≤65岁; 符合无先兆性偏头痛、先兆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近3个月,每月发作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有1年以上偏头痛史。

1.4 排除标准 有高血压、颈椎病、枕大神经痛、枕小神经痛、颞颌关节疾病、精神疾病、癫痫、中风及其他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 有心、肺、肾、眼、耳、鼻、副鼻窦、咽喉及消化系统疾; 孕妇及哺乳期患者; 近4周服用预防偏头痛的药物。

1.5 治疗方法[2]

1.5.1 取穴 主穴:四中穴:位于头顶部,在四神聪穴各旁开2寸处(矩阵针灸特殊穴位)。头颞(双侧):位于头颞部,太阳穴后1寸与耳尖平行处(矩阵针灸特殊穴位) 。风池穴(双侧):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配穴:头痛在前额、眼眶部明显者取患侧本神、攒竹、络却穴,血管性者配内关,神经性者配合谷。

1.5.2 针刺方法 四中穴针尖均对准百会穴与头顶平行沿皮刺入1.5寸;风池穴针尖对准对侧眼眶刺入1.5寸;头颞穴针尖朝向上关穴斜刺入1.5寸。以上矩阵穴方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配穴刺法:攒竹穴针尖向上,本神穴针尖向后,络却穴针尖向下均沿头皮下刺入1.5寸,得气与矩阵穴方同步留,内关、合谷用泻法不留针。有寒象者艾灸百会至皮肤潮红。每日1次,5次后休息2 d,10 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

1.6 疗效标准 确定疗效标准。治愈:通过矩阵针灸治疗1~3个疗程后,1年以上未再复发者。显效:治疗后虽在1年内有轻度发作,但不超过3次,而且不用镇痛药可在短时间内能自行缓解者。有效:治疗后发作次数比治疗前减少50%以上,头痛程度有减轻,能用少量镇痛药可以控制者。无效:治疗后虽头痛程度有所减轻,但发作频率减少不到50%者。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2 结 果

35例患者均在长期反复的中、西药物治疗而未见有满意疗效。在单纯的矩阵针灸治疗1~3个疗程后,治愈20例,约占57.1%;显效8例,约占22.9%;有效5例,约占14.3%;无效2例,约占5.71 %,总有效率为94.3%。

3 讨 论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属于原发性头痛的一种,发病以女性居多,为一侧或两侧的搏动性头痛,其发病率高,仅次于紧张性头痛[3],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本次观察的35例患者中,矩阵针刺治疗1~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4.3%。这就表明目前矩阵针刺对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还是较为满意的。并且值得指出的是,即使是矩阵针灸治疗无效的2例中,患者普遍感到经几个疗程的治疗后精神状态改善,发作频率减少,这也意味着矩阵针灸亦能控制偏头痛的病情发展。治疗顽固性偏头痛选用头部矩阵针法常用四中穴、头颞穴、风池穴,位于头顶部的四中穴,能醒脑开窍、镇静安神;位于侧颞部的头颞穴,能平肝、清热、调理气血;位于后枕部的风池穴,能疏风醒脑、清利头目、安定神志。上述穴位分别位于头部的不同部位,每次从不同的部位选取8个穴位,构成对称的三维立体布局,用以包围病理损害的部位,同时针刺能多角度针对脑部病变,最大限度地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功能,以改善脑血管的舒缩状态,调整颅内血流情况,缓解脑血管痉挛,增加脑组织氧和血红蛋白饱和度,调节内源性阿片肽的合成、释放,减少体内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而达到治疗效果[4]。

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属祖国医学“头风”、“头痛”范畴,多因焦虑、恼怒等情志刺激而诱发,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病程延长,久治不愈,日久便产生“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的病理改变,从而导致经脉瘀阻,不通则痛,因此头痛多主瘀。因此中医治则为益气活血,化瘀通窍,缓急止痛。如地龙、全蝎、白芷、川芎、香附及蔓荆子等中草药,具有逐瘀止痛的功效,能缓解偏头痛患者的血管痉挛状态,并能使大脑的供氧量得到提高、脑部的微循环得到改善,以达到降低血黏度与血流阻力、控制血小板的淤积等目的。

矩阵针灸是根据《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所载:“园者天之象,方者地之象,......,此方园之道,非用针之妙。”“应天之气,动而不息,应地之气,静而守位。”“因天时而调气血,因地利而治疾病。”“求阳(园)不得,求之于阴(方)。”等理论建立的针灸术。它是用方的原理,以人体的病损部位为目标,在病理损害部位的上和下之左右前后,或前和后之上下左右的方形定位取穴,把针灸穴方布置成三维空间的立体框架形式,用以包围病理损害的部位。即“用地之理,静而守位”的空间医疗学。其治病机理在于矩形阵容构成的三维空间格局的穴方,用以“固而搁置”的包围病理损害,并以对称针刺形成的“共轭矩力”围剿病损,通过“祛瘀生新”之机制对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整和对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失调的调节而起到治疗效果[2]。本研究可见,矩阵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3-249.

[2]金安德,主编.矩阵针灸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251-269.

[3]王维治,罗祖明,主编.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8-253.

[4]沈 琴,邱建忠,黄 泳,等.头部矩阵针法治疗脑部相关疾病简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7):46-48.

猜你喜欢
风池穴针尖先兆
基于FDTD仿真的高增益拉曼镀金针尖的可重复准确制备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先兆流产,别害怕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尖和笔尖
写小诗
风池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