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英
董英,吉林省白城地区大安市第四中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状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合作探究精神。但现状是过分推崇“小组学习”而忽略了它的适用度和学科特点,用小组合作冲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我想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谈谈我对“个性解读”和“小组学习”的关系的思考,把二者结合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尝试。
语文学科有其独特性,它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对文章的解读不应“趋同”,而应“求异”,但过分强调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用交流的幌子剥夺了学生自我体验文本的权利,磨平了学生的个性理解的棱角。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的过程,形成自己的理解后,有交流的需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需视情况而定。什么情况适用小组合作学习呢?字词知识可以相互交流;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入;存在分歧争议的问题,对抗碰撞,思维更开放灵活;总结知识、探索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使思维更全面。
小组合作学习应与学生的个性解读综合起来运用,在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运用,应该灵活机动穿插式运用。阅读教学中怎样既保证学生的个性解读,又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乐于投入合作讨论,又保持了个性化的理解,都有收获和提高?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我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环节:“互通有无交换”“随心所欲朗读”“于无声处思考”“七嘴八舌议论”“集思广益展讲”“高屋建瓴总结”等。
“互通有无交换”环节主要是检查预习情况,要求学生都参加组内交流,把自己课前预习的内容在组内展示,包括作家作品知识,字的读音和词义,文章的大概内容等。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范围内解决基础知识。
“随心所欲朗读”目的是让学生把握文本,采用松散式小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自己读,可以两三人组合,也可以几个人研究读,采取自愿形式。自己读的方式多样,可以表情读,摇头晃脑读,利用某种方言读,唱读吟诵等等,如果参加小组读,形式就更多样了,可以几人合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如果是诗歌,分出任务,每人几句,有分有合,有时还分出高低声部,造成“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不同情境效果。每到这个环节,人声鼎沸一片热闹,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比如我在讲李白的《行路难》一课时,这样设计该环节,李白的诗感情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画出该诗的情感变化的线形图,根据线形图朗读诗歌。学生有画成上升直线的,有画成抛物线的,有画成双驼峰式的,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不论什么样的图,都是个体思考体会后的成果。
“于无声处思考”是为保证学生的对文本的个性解读,给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文本的时间。先出示思考题。思考题不超过三个,一个是对文本的总体把握,兼顾全体学生;一个是对文本的精读深研,中等学生独立思考可解决;一个具有发散和深入性质的,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和开阔发展。这三个问题有梯度,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收获。比如我在讲《论语九则》时,在这一环节设计了这三个问题:1.这九则论语讲了哪两方面的问题?2.孔子认为怎样做是“孝”;具有哪些品德才算“君子”?3.该文中孔子的哪些观点你不认同?给学生静下来思考的时间和氛围,把思考的结果进行呈现。保证了学生思考的独立性,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七嘴八舌议论”环节采用小组学习方式,目的是将思维引向开阔深入和全面。还是《论语九则》的三个问题为例,第三个问题呈现后可能有不同意见,可能说得不完善,拿到组内讨论,组内成员可以相互质疑,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这个环节有交流合作,有思维的碰撞对抗,这样,学生的思维力才有可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集思广益展讲”指派代表,代表小组阐述。为保证独立思维的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并逐渐养成缜密的思维和表达习惯,代表要把某种独立见解的提出者的名字交代出来,把结论的形成过程讲述出来。
“高屋建瓴总结”这一部分主要是教师对知识要点的总结,把思考引向深入,因为与探讨的话题无关,不赘言。
总之,尊重学生的思考和感受是基础,把“个性解读”和“小组学习”灵活结合,创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无定法”,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吸引着我,我们做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