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俊
( 宜春学院 赣西民俗文化研究所,江西 宜春 336000)
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来自赣南、粤东北、闽西客家大本营的客家先人大批北迁,在赣西北湘赣边境的丛林山区落脚扎根,开始了于全新自然与社会环境里的艰难生存与生活。通过两三个世纪的拼搏与斗争,客家移民社会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融合到赣西北湘赣边的当地社会,各自走上了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关于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的历史、社会、经济、教育与文化的变迁状况,国内学者的关注并不多见,仅有的几篇论文都比较集中论述赣西北土客之间的“学额之争”、棚民起义①和万载客家的宗祠与书院教育,笔者就赣西北客家的宗教信仰发表过几篇论文②。整体说来,学术界的研究选题比较零散,研究力量相对单薄。
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传统婚姻习俗是客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客家的语言、宗教等内容构成了客家民系属性的基本特征。对客家传统婚姻习俗变迁的研究,能够比较好地观照整个客家移民社会文化的变迁。本文选择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婚姻的状况进行研究,主要考虑到学术界对这方面缺少关注的客观现实,同时也认为,对客家婚姻习俗的变化的研究是从事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笔者选择了赣西北万载客家移民居住区的两个点,通过对两处于2012 年底举行的客家婚姻礼仪的参与与调查,对赣西北移民客家婚姻习俗的历史流变有了较清晰的了解。调查结果显示,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的婚姻习俗与本地的婚姻习俗尽管存在这某些细节上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在日渐缩小,婚姻的界线在逐渐模糊。万载是赣西北客家分布比较广、人口最多的、土客文化的交融处于良性互动的代表,选择万载客家聚落的婚俗作为赣西北客家整体婚姻习俗调查的切入点,是有一定的代表性。除了铜鼓之外,赣西北其他诸如宜丰、袁州区、奉新、靖安、浏阳、平江等地的客家聚落社会的情况与万载客家聚落情况大同小异。
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婚姻在其初是延续迁徙源所在地的客家纯正婚姻习俗,在维持了一两个世纪的稳定后,到最近数十年间,它的封闭结构开始瓦解,客家民系的内婚制被逐渐打破,本客通婚日渐普遍。客家传统的婚姻习俗也日渐与本地土著婚俗发生混融,同一性掩盖了差异性。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婚姻传统的嬗变只是赣西客家移民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一个表征,它是土客社会与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随着近数十年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急剧提速,土客社会与文化融为一体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变化趋势下,如何保护移民客家的文化传统也成为客家学面临的新课题。
根据周礼及相关礼仪的规定,婚姻过程要经过6 个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徴、请期、亲迎。[1]在亲迎之前所有环节似乎都只有媒人在其中穿针引线传话,两家之间很少直接联系。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当今的婚礼基本上是在古礼基础上变通进行,不过其步骤有所简化或合并,每个过程的名称有所不同。客家婚礼过程大体有以下5 个环节。
说媒是婚姻的起点,一般是男方主动发起,也可以由女方发起。 “说媒”尽管不属于古礼中的六个环节内容,但十分符合我国古代婚姻建立在“媒妁之言”的传统。男女双方议定建立初步的婚姻对象关系,正是从说媒开始。当然,这种婚姻对象关系不很稳定。时下,赣西万载乡村客家青少年结婚,一般情况下依然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终身。但随着外出打工与工作的日渐频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作用明显减少,跨省跨县的婚姻在外出打工或工作的年轻人中十分普遍。
客家俗语也叫“相亲”。“相亲”仪式让男女双方的个人关系上升为两个家族群体间的关系。“看妹子”的队伍由男方父母、男方本人与媒人共四人组成;女方家里则请族姓的董事、女方家的长辈及女方自己参加。这是两个家庭正式接触的开始,也可以说是确定正式婚姻关系。仪式在女方家进行,媒人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撮合作用。古礼中把“相亲”称作“纳采”,也即“男家向女家送礼”,[2](P574)因为男方得给女方缴纳一定的彩礼,方告两家婚姻关系的确立。
客家土话叫“看门”。女方组织亲戚队伍去男方家了解情况,以回应男方的“看妹子”。“踏嫁堂”大体相当于古礼中的“纳吉”与“纳徴”步骤的综合。“踏嫁堂”队伍由女方家的亲戚组成,一般是每家一位,大约20-30 人。男方则请族姓董事、上亲作陪。“踏嫁堂”涉及到交换生庚帖、约定礼金等事宜。议定礼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女方向男方提出置办嫁妆的礼金数额,并索要出嫁办席的鱼、肉、面、饼等物品。
根据笔者对万载县株潭镇枣木村客家杨氏及高村镇新井村客家邓氏2012 年底嫁女的调查,当时男方给出的嫁妆费均为2 万元,给来踏嫁堂的队伍每人着发包封也大体按照半个工钱60 元。
客家土语也叫“定日子”。古礼称为“请期”。男方请地理先生选定好“过门”的黄道吉日,然后由男方的父母、男方、媒人及地理先生一同前往女方家,向女方呈上星期帖。女方的接待人员比接待“看妹子”时的人员要多,包括了兄弟、叔侄、长辈、宗族长者。婚姻由家庭的关系上升到两家所属的宗族关系。
“报日子”礼仪中,男方要准备“水礼”,即预付女方出嫁时办酒席是的请客礼金。“水礼”数额根据女方的亲戚户数来确定,时下按照每户50 元上下。
男方报吉日要送两帖:一为预报星期帖,一为男家更书帖。星期帖比较简单,只是把迎亲的时间写在帖上,告知女方,书写有一定的格式,是用竖排,由右向左书写。女方根据男方定下的日子进行鉴选,如同意,则叫准报星期;如不同意,则要求男方再订星期。更书帖即是书写男女双方及相关人的庚年的帖子。更书帖有简单与复杂两种,简单的仅仅把男方儿子的生更时辰写清楚;复杂的要把男方求亲者的父母、祖父祖母、曾祖父母三代的姓名写上。庚书帖的书写形式也是竖排,从右到左书写。
客家俗语叫“过门”,古礼中叫“亲迎”。这是结婚礼节中最浓重的礼节。男女方要同时操办婚宴,以接两姓之好。根据传统,男方家的“过门”仪式要持续3 天,女方家则持续2 天。双方的第一天是准备工作,如上午扎好灶,即准备大办宴席的炉灶;之后家庭主事与家族长者及宗族文墨先生一同协商各项安排,组成临时婚宴理事会,制订好过门的全程安排及人事分工,并进行张榜告示;下午帮工按照理事会的人事安排各自进入准备状态。男方家于当日下午会安排人员给女方送鱼肉担子,女方则安排接鱼肉担。晚上亲戚陆续来庆贺,男方家进入“陪媒”活动,女方家则有重要的“开面”活动,渐入婚宴小高潮。第二天活动最为集中,男方家早饭后安排“迎亲”,女方家安排“送嫁”。送嫁之后,女方家婚嫁活动基本完成,男方家活动进入高潮,有午饭后的“拜堂”与晚饭后的“闹洞房”等等。男方家直到第三天早上,还有一个“发客酒”。
1. 送、接鱼肉担礼仪。正式的婚宴从男女方的送、接“鱼肉担”的下午开始。男方派宗亲给女方送“鱼肉担”,也叫送“祖席担子”。“鱼肉担”一般要求有两担,一担挑猪肉,一担挑鱼及其它东西。当然,如果讲好的“鱼肉担”数量比较大,那么“鱼肉担”可能要增加到四担,一般情况情况下都是用礼金来代一部分鱼肉。担子内的主要内容是猪、鱼、鸡三牲:猪肉,要完头完尾,或是一头整猪;如是只是半头猪,一定得头、尾、肠、脚齐全,脚要大边的,且不能有吹猪的猪孔脚那边;鱼要活鱼,也要几十斤或上百斤;鸡只要求1 只活公鸡,叫“带路鸡”。肉担中每箩各装一条猪腿,猪腿向上,十分醒目。鱼担分上下两层,以箩筐上安放的盘子为分隔,盘子下箩筐里放活鱼与活鸡,盘子上装帖盒、熟三牲、新人或小孩的衣服、装有水酒的锡壶、油烛、香、鞭炮、草纸、点心、面条等。不论是肉担还是鱼担,上面都要放置些不带子的柏树枝与一条红绳子。箩担上竹盘子中的熟三牲,也是鸡、鱼、肉各一大碗,全是熟食。盘子中的帖盒内装有有正贴、请帖、礼单、包封。正帖送女方父母;请帖要求女方家宗亲到男方家送嫁;礼单写明本次鱼肉担子中的东西;包封是为女方家手艺人及帮工准备的封赏,包括为女方准备嫁妆及操办本次办酒席的手艺匠人与帮工人,其中手艺匠人一般有7 个,分别给制作金、银、铜、铁、锡、木、墨的手艺人,帮工对象包括厨下、乐队、礼房、剪花、开面、化妆、煮饭、泡茶、放鞭炮,此外还有各种代步礼包封,如给新娘兄弟的送嫁代步礼、给新人本身的新人代步礼、给新娘舅父的逻业代步礼、给媒人的媒人代步礼。
笔者所调查的邓氏嫁女个案中,他家所接到的鱼肉担子中,猪肉160 斤;草鱼60 斤;雄鸡1 只,另外还有鱼担托盘上的很多东西。姑且罗列如下:
鱼肉担内容表格
2. 陪媒与开面礼仪。“开面”礼仪是女方家当晚最重要的活动。因为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女方家当天晚上进入正席,亲戚朋友都来参加,晚宴取名叫“开面酒”。男方这边晚上活动主要是做准备工作,安排次日的迎亲及其它活动,亲戚朋友都来庆贺,男方的晚宴也进入正席,叫“陪媒酒”。
女方给新娘做的开面礼仪一般是在午夜后。之所以选择午夜,根据客家老人的理解,是因为午夜前新娘还属于娘家祖宗保佑,午夜后,就要让给男方家的祖宗保佑。在年长女性亲戚伴娘的指导下,新娘先要到祖庭神龛前供三牲,即把男方鱼肉担中的熟三牲供上;然后发烛,焚香,烧纸,告祖宗神灵,燃鞭炮。按照客家传统习惯,“点烛”要说成“发烛”,禁说“点烛”,大概是取“发”的吉利之意。“开面”本身的动作比较简单,用红线把新娘脸上的毛发刮掉,让新娘的脸变得光亮,属于装扮美化新娘的方式。随着现代美容美化技术的发展,古老的“开面”过程逐渐简化,成为一种象征示意,即用红线在新娘脸上刮三下而已。“开面”过后,新娘就由娘家的女儿变成了男方的大嫂。
“开面酒”很讲究,舅舅坐首席,新娘也要上席,伴娘一直陪着。
“开面酒”的晚上,女方家还要为次日的送嫁准备装担,也即回复男方的“祖席担”。对于男方“祖席担”中的熟食三牲,女方每种只能接一部分,回一部分,其中对鸡的回复有特别要求,即要把鸡的两腿回给男方。回复的熟食三牲要加葱、蒜、红蛋。葱与蒜用红线系好,大体喻新娘聪明能算的意思。红蛋中既有熟的,也有生的,有早生贵子之意。此外还要回“五子”,即瓜子、桂圆、豆子、花生、红枣,含有五子登科的意思。这些东西装在回复的鱼肉担锡壶中。在之前,得把男方送来的锡壶中的水酒倒出来。
女方家要为男方准备郎衣、郎鞋、郎帽,并给新郎的父母及在家的长辈以拜鞋,如新郎父母、新郎的爷爷奶奶,只要是新郎家没有分爨的长辈,都要送一双鞋。女方嫁妆中还得有伞。客家传统是不允许回伞,因为伞为“散”的音。然现在新娘不坐轿而改乘车,所以要以伞代轿,说升轿时就要以打伞来表示。
3. 迎亲盟仪。第二天,男方家主要从事迎亲活动,女方家的活动主要是送嫁。女方家的早餐属于正餐,称为“发客酒”,是为送嫁而办的酒。发客有两层意思,即送男方的迎亲队伍及新娘,也送女方自己的送嫁队伍。
男方组织的接新娘队伍由打铳手、新郎、乐队、花轿或花车、媒人、伴娘、扛嫁妆的亲友等组成。伴娘一般由4 个亲戚朋友中年轻漂亮的女孩担当,据说是代表过去的轿夫四人。乐队中有唢呐、长号、锣、鼓演奏手。一路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尤其是在经过聚落区时要响吹打张扬。打铳手是整个迎亲队伍的总指挥,其发号施令的工具是火铳。铳手一般由新娘的舅舅担当,他作为男方迎亲的全权代表,负责与女方在婚姻礼节上的沟通协商等事宜。当然,时下客家有些地方已经不要铳手了,其职能由送鱼肉担子的人完成。
迎亲队伍在铳手带领下,吹吹打打来到新娘家门口。铳手在女方家门外放上三铳,鼓乐齐鸣,算是向女方通告迎亲队伍的到来。女方迎接男方迎亲队伍很有讲究,首先由新娘的叔叔或伯伯出门寒暄,然后接过男方铳手已经装好弹药的铳,对着门外打三铳,再装好三铳火药还给男方铳手。铳手被迎进门后,把铳放在厅堂的神龛前,向女方家的祖宗神位行礼,之后向女方家属祝贺,并到厨房、礼房等处问候。男方铳手带来的包封叫盟仪,属于总包封,在拜访礼房时一同交给女方礼房。女方礼房接下盟仪红包后,照单分发给各方色工作人员,然后再大体依照对方的清单回复男方,回复的项目与男方的礼单项目有百分之七十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笔者参加老家万载县株潭镇枣木村本族堂妹的婚礼,被安排坐礼房,故对其中男方盟仪红包与女方回复情况比较清楚。姑且以表格形式罗列如下:
盟仪礼单项目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男方盟仪礼的种类有15 项,女方回复为18 项,多了3 种。按照客家习惯,男方盟仪包封不应该少于16 个,女方回复不能少于18 个,如今男方只送来15 个,让礼房管事很是纳闷。差异的缘由或许是因为男方属于本籍,其礼节与客家有所不同。尽管如此,女方礼房还是按照客家最基本礼俗要求回复了18 个包封,即对方即使礼节不周,但本方本能失礼。男女方相同的盟仪包封共11 项,不同的项目中男方有4 项,女方有6项。男方的非同类项包括开面、锁箱、捎箱、绣仪等4 项,都是给予为新娘服务的对象;女方的非同类项包括贽仪、伞仪、担工、炮仪、慎仪、引仪、吹仪,是为男方的迎亲队伍准备的。男方盟仪总金额为732 元;女方回复盟仪的总金额为890。看似女方回复比男方多,实则不然,因为男方还有不少礼金项目没有列入盟仪清单,如“离娘礼”、 “开步礼”、“接子包封”,这些都属于大包封,如给新娘父母的“离娘礼”一般都在400-600 元之间,新娘本身的“开步礼”也在160-200 元之间,“接子包封”叫“托福礼”,自然也不会太少。当然,女方也有些项目未列清单,如新娘给男方的父母送新鞋子,加倍回复男方的“托福礼”。婚礼期间的礼包十分复杂,很难统计准确。
赣西北土客之间婚姻习俗上存在着细微差异,往往能从盟仪清单项目与数额上体现出来。男女双方都很看重这些差异,男方为准备盟礼清单要反复斟酌,生怕有疏漏甚至是失误,如此可能给迎亲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女方礼房的管事在接收文书、盟仪清单及对联上往往喜欢斤斤计较。双方的意见相左就在所难免,往往为这样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女方甚至故意拖延发送新娘的时间。小事甚至上升到两个家族层面上。每当此时,迎亲的全权代表与女方的理事会进行反复沟通,一般情况下都能妥善解决,如男方把缺少的礼金补齐,把数额不足的礼金增加到规定数。
4. 送嫁礼仪送嫁礼仪在女方家进行,开始于女方发客酒后,由不少程序组合而成。
(1)装箱。新娘出嫁,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准备嫁妆与送走嫁妆。嫁妆的多少是在“踏嫁堂”仪式中说定好的,女方用男方给的礼金购置新娘未来生活的日常用品。旧时女方要为女儿准备好各种木料制品的生活器具,如木箱、木桌、木柜、碗橱、衣橱、洗脸架、火箱、火笼、水桶、尿桶、木洗澡盆、木勺;此外,还要购置洗刷用品,如镜子、面巾、头梳、牙膏。改革开放前后,嫁妆发生了变化,木器为塑料用品所取代,贵重家电开始时兴,有所谓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旧三件”。到了上世纪末,作为陪嫁的家电进一步升级,嫁妆变为洗衣机、电视机、冰箱“新三件”。今天,陪嫁家电再次升级为电脑、小汽车等大件。客家婚俗也紧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传统的东西依然有所保留,装箱中必须有鞋子,那是送给新娘、新娘、新郎的父母、新郎爷爷奶奶与新郎未分家的兄弟姐妹,每双鞋子中要放进“五子”;必须给新郎新娘各购置各一身新衣服;必须送两对红蜡烛;必须送一对罐子,内装点茶的;必须送带子的柏树枝,放在箩担上与箱子上面。凡此等等,都是传统婚礼奁贴要求的内容。装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十分精通婚俗的人才不致出错。
(2)辞家神。辞家神礼仪是新娘走出家门前必须举行的仪式。这一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失真,现在仅剩下简单的辞拜而已。尽管如此,这一仪式还是不可或缺。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来到家庙或神龛前发烛,上香,礼拜。在辞别仪式举行时,必须关好厅堂大门。礼仪完了之后再打开厅门,新娘在伴娘陪同下走出厅门。
(3)换鞋与打伞。出家门时,新娘要换上新郎带来的鞋子,并由男方迎亲伴娘打伞。新娘是不能再穿父母家的鞋子,甚至不能踩踏父母家门前的泥地,因为这样可能会把父母家的泥块带到男方家里去,从而把父母家的财气带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先都是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出门上车。据说,兄弟背姐妹出门的历史并不久,大概是轿子不时兴后才形成这种习俗。封建时代,迎嫁的轿子一直抬到厅堂,新娘在厅堂辞拜祖宗后,即可换鞋上轿,就不用再踩父母家的泥地。现在汽车不能开进厅堂,故不少地方还保留兄弟背姐妹出嫁上车的习俗。
(4)组织送嫁队伍。女方家里要组织浩浩荡荡的送嫁队伍,送嫁队伍由女方家的亲戚每家抽一组合而成,以新娘的叔伯或兄弟为首席上宾。首席上宾是女方前往男方家的全权代表,要有一定的身份与口才,有一定的应付场面能力。女方向男方回复的盟仪礼包也由首席上宾带去。这队送嫁队伍到男方家后将被待以上亲之礼,参加男方家的正席午餐婚宴。
(5)对对联。赣西北客家迎亲对联据说是近年才兴起的。男方婚轿或婚车出发前,男方的礼房先生会把出好的上联帖在迎新娘的婚车前,位置十分醒目。接到男方迎亲队伍后,女方的礼房管事会把对方的对联记录下来,然后思考如何对好下联。如果双方礼房比较好事,则会在对联上玩智力角逐游戏,男方故意出些十分古怪刁钻的对联,来为难女方的礼房先生。女方能否对出对联或能否对好对联,关系到整个女方家族的脸面问题,千万马虎不得。笔者参加的嫁女婚礼,对方的迎亲对联是“济阳翔龙欣引凤”,其中“济阳”是对方丁氏的郡脚,“翔龙”喻指新郎,整个上联比较工整,也切合结婚场合。我方礼房先拟好了“弘农获吉喜呈祥”作为下联,从平仄对称看,本对联问题不大,但词意与词汇上对得不好,通过反复斟酌后修改为“弘农翱凤乐乘龙”。对联中,我方的堂号“弘农”与对方的“济阳”郡脚相对;喻指新娘的“翱凤”与对方的新郎“翔龙”相对;“乘龙”与对方的“引凤”更为贴切,而且“乘龙”既有赞扬新郎的意义,还另有新娘将要驾驭新郎的意义。
(6)“肃”字迎亲。赣西地区很多地方的迎亲婚俗中,都有“肃”字迎亲的风俗,所谓“肃”字迎亲,也即是新郎在迎亲的轿子前写上一个大大的“肃”字,这个“肃”字在写法上有些特点,一般不能把中间那一“竖”的上端写出头,即不延伸到最上面那一“横”外。据说礼房先生在书写“肃”字时还有口诀,边念口诀边写字。口诀为:“一直乾坤大,横担日月长;斜拖星斗现,一别鬼神惊;普庵来到此,神煞尽收藏。”礼房先生书写“肃”字时要求一笔写成。女方送嫁之前,女方礼房文墨先生要在对方婚轿(车)上不出头“肃”字上,把那一竖添加出头。因为“肃”字乃是当地著名禅师普庵印肃的字号,印肃历史上被民间当作治邪驱煞的“万法教主”。传说中,普庵印肃曾经制服过变为新娘的柳树精,让迎亲得以顺利进行。故而赣西地区很多地方都保留了“肃”字迎亲的传统。
5. 接送上亲礼仪。迎上亲是男方家的结婚礼仪项目。作为新娘家的亲戚,上亲肩负着护送新娘到新郎家成婚的使命;同时,上亲也是新娘家参加在新郎家举行的婚礼的代表。上亲的到来,意味着新郎家开始出现以新郎为中心的新外家。新郎家对第一次接待新娘家的亲友十分看重,把他们敬为上亲,安排在比较单独的宴会场所,给予最好的席面。上亲告别时,要给每个上亲一个礼包,大概是辛苦费。同时还要给新娘的父母带回一份酒席。
6. 拜堂、合卺、闹洞房。现在的婚礼,基本上不举行拜堂、合卺与闹洞房等仪式,最多在男方午饭前举行简单的拜茶仪式。午饭后,婚礼就基本结束。对于延续到第三天早上的发客礼,现在也很少遵循。
从以上客家现代婚俗的简单叙述可以看出,客家的婚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作为来自闽粤赣客家中心区域的外来移民,赣西北客家在很长历史时期都保持着客家内部通婚的传统。内部通婚传统的形成与赣西北土客关系的紧张有密切的联系。经过了长达两三个世纪,客家人终于在赣西北落稳脚跟,最终成为本地人。赣西北土客关系的隔阂逐渐消除,土客文化上相互影响与交融,土客之间的通婚渐自展开。到如今,赣西北万载很多区域的土客之间相互通婚变得十分普遍,这有利于本客之间婚姻习俗的趋同。
姑且以万载县株潭镇枣木村上街组的杨氏与邻居韩氏两家族三代的婚姻列表如下:
万载县株潭镇枣木村上街组客家杨氏与韩氏两家祖孙三代婚姻对象表
从上述列表可以看出,祖辈出生于民国初年,其婚姻几乎没有与本籍通婚的例子;父辈生活于民国中晚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也没有与本籍通婚的例子;但到了二十世纪60 年代与70 年代出生的第三代,其婚姻对象就相当复杂,本客之间的外通婚超过了客家内通婚,还有很多属于异地通婚情况。当然,因为笔者所选择的两家,其所居住环境比较特殊,都属于杂居于乡村小集镇上,土客之间的交往从祖辈始就十分密切,故到上世纪60-70年代第三代,在通婚上已经完全没有了土客意识。
由周礼确定的六仪婚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简化,到宋明两代简化为“三礼”,省去了“问名”、“纳吉”、 “请期”。到清朝回复“请期”,变为四仪婚礼。尽管看似省略,实则把其中的内容合并到“纳采”、“纳徴”中,基本仪式还保留着,故其每套仪式中由一系列的小仪式组合而成。
客家是汉族中比较传统保守的民系,他们的传统婚姻习俗还是比较复杂,我们从赣西北客家婚姻中女方回复男方包封的名目可以略见一斑。传统的回复礼仪包括翰仪、啓椟、祝仪、燃仪、厨仪、席仪(开席)、提调、整容(新郎理发)、迎仪、引仪(牵新娘)、挑仪、红仪、彩绿、铺仪(铺床)、幕仪(吊帐)、红步、酲仪、木仪、篾仪、缝仪、漆仪、贺仪(向亲家致贺)、撒仪(撒帐)、秉仪(秉烛)、馔仪、旌仪、合欢(整理被子)、赏仪、杂仪、扶仪、和仪(整理新房床等)共30 多项,此外,女方上亲送嫁时还要准备不少包封,包括汤仪、贽见、觌仪、眠仪、伞仪、沐仪、打炮、乐仪、暖仪(管暖)、盥仪(洗涤)、过山钱(挑担过山要过山钱)、羹仪、茗仪、菲仪、厨仪、頯仪、盥仪(挽水洗脚洗面),这其中又有17 项,两者相加总共有近50 项。
赣西北客家现在对传统礼仪进行了大幅度的简化,如现在女方回复男方的盟仪只有18 项,少了一半以上。这其中减少的主要是小细节,如祝仪、引仪、幕仪、撒帐、秉烛、馔仪、贺仪、和仪等。大的仪式也有所减少,如基本上没有了“问名”项目;纳吉合并于“纳徴”中,且相对简化,基本上取消了合八字、合属相与占神的步骤;开面礼仪也仅存形式,没有了实质性的内容;新娘出家门前的“哭嫁”习俗基本上不存在了;新娘的祭祖仪式也十分简化;上亲送嫁原先一般只有两个人,且要在新郎家住上一晚,如今送嫁上亲变成了一群,也不再住于新郎家里。尤其是拜堂、合卺、闹洞房这三大在迎亲仪式中十分重要的传统程序基本上不存在。传统婚姻中,媒人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现在的客家婚姻中,媒人成为一个十分不起眼的角色,有些自由恋爱者结婚时根本就没有媒人。
传统结婚需要请家族的文墨先生准备好很多文字内容。传统的对联要帖于大门、厅堂内两侧、祖堂、洞房、礼房、客房、厨房、侧门、重门等处,总共得准备好十多幅,很多是根据婚姻的时节、家庭的情况、所处位置、新郎的身份地位等来写作的。现在的婚礼,要贴的对联4 幅即可,只保留了大门、祖堂、厅堂、洞房的对联,对联基本上减少了一半以上。传统婚姻需要的书帖十分繁多,如有庚书、正拜帖、请帖、礼帖、奁帖、谢嫁奁帖、星期帖等,且各种帖都有比较固定的书写格式。现在客家的书帖种类也有所减少,其格式已经简化,如庚书中有些简化成缺失了祖上基本情况的介绍。礼单的书写甚至没有了任何格式,只是在一张红纸上一字排开罗列礼物名目,显得十分随意。
对于男方来说,要完成婚姻的过程,是需要有较大的经费付出。对于女方来说,婚姻意味着成年劳动力的减少,在婚姻的花费上,自然不能有更大的损失。男方的经费付出,可以理解为对女方失去成年劳动力的一点点补偿。从这个角度看待婚姻中的花费,应该是符合人们之间正常经济往来原则。我国自西周以来制定的周礼,关于婚礼的六个基本过程中,有5 个过程都涉及到缴纳一定的礼金,如纳采送活雁;问名、纳吉与请期都用雁,如纳采礼;纳徴用皮帛,而不用雁,因为纳徴礼最重;亲迎过程看似没有涉及礼金,但这期间发生的经费并不会少于前面那几个过程。
现代赣西北客家婚礼的开销,总数目上说来,还是挺大的,少则几万,多则十多万。婚礼花费的内容很多,可以分为礼金与办酒两大费用。礼金的条目繁多:如相亲礼,踏嫁堂礼,订日子礼,迎亲礼。办酒因时间的长短,开销相差较大,如持续三天的传统婚礼远比仅在饭店里办一次新式婚礼的开销要大得多。不过,因为办酒能收到不少礼金,所收礼金甚至大于办酒费用。所以一般不考虑办酒的开销,只统计花在结婚上的礼金。结婚主要由男方出钱,女方的开销多要男方买单,当然如果女方家庭条件较好,也有出在嫁妆上贴进不少钱。男女双方在婚姻上的花费,有几大场合。
第一次是“相亲”礼金,男方要给女方及其家人送数额不菲的礼金,叫见面礼。给女方本人的见面礼叫“定金”,多达1000 元。给女方父母的见面礼也要1000 元,代表男方对女方家庭的见面礼。给媒人的礼金不属于见面礼,属于酬劳,大约是一个工钱100 多元。由于属于初次正式交往,女方本着礼尚往来礼节,也相应要回复一部分见面礼,如给男方男孩本人200 元,给其父母各一个工钱的礼金,大约也是200 元左右。
第二次是“踏嫁堂”礼金。男方要给女方两三万元的彩礼,作为女方购置嫁妆的费用。男方还要给足女孩购买“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手圈)及新衣服的费用。还要讲好结婚时男方给女方送鱼肉的数量,如果送整份鱼肉,则要一头整猪,100 多斤鱼;如果是半份,则多数情况下讲200 斤鱼肉,其中鱼60 斤左右。此外,还要给来看门的女方亲友团每人一个红包,红包内的金额相当于半个工钱60 元。
第三次是订日子的礼金。男方要给女方家出“水礼”。所谓“水礼”,即是男方出钱请女方家的客来参加女方家的嫁女酒宴,一般是每家给半个工钱的费用,即50-60 元不等,花费也在1500 元以上。
第四次是迎亲的礼金。男方迎亲时要付出的礼金名目繁多,数额也比较大,如给女方父母的离娘礼一般是几百元,又是多达1000 多;开步礼160-200 元不等;给女方送嫁队伍每人50-60 元的着发费;给予女方家帮工与几方帮工的几十份礼金,每份或一个工钱120 元,或半个工钱50-60元,或者20-30 元,甚至还有少至6-7 元等。上述费用总数5000 多元。
从相亲开始到迎亲,男方还要给女方家送过节礼或其他喜事的礼金,这方面的花费也不可小觑。总的说来,男方要把新娘接到家里,一般得花上几万元,相当于一般成年农民男子两年的劳动收入。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婚姻中的开销越来越大,越来越在钱上做文章,为未来新家庭准备的物质形式越来越虚化,代之以金钱。
人们喝婚酒送礼,也不再送布、点心、肉等,而千篇一律变为送包封,而且包封越来越厚。很多人家到了冬天喝酒比较集中地季节,花在喝婚酒上的金钱十分多,几乎成为一个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赣西北客家婚俗的变化,是在土客文化长期融合背景下发生的。时代变迁与土客文化融合,是其变迁的两大根本原因。其变迁的基本路径是,土客之间婚俗的逐渐趋同。这一变化发展趋势在最近几十年最为明显。笔者在上面的相关内容中进行了论述。
调查过程中,每当问起客家礼房的文墨先生,他们首先强调客家婚俗与本籍婚俗的极大不同,当问及不同的具体表现是,大多都语焉不详,人言人异,让调查者无法作出确切的判断。
如关于送嫁,本客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本籍婚俗中,女方要送一份洞房花烛担,男方要给新娘父母回桌面礼。洞房花烛担中装一对油烛、一些点茶、几束香等,由新娘的兄弟挑着,同随送嫁过去。挑花烛担的新娘兄弟要在新郎家住一宿,次日回家时,新郎家得回一桌菜担,连同装菜的碗一同挑回新娘父母家,算是给新郎家给亲家的桌面礼。而客家的传统婚礼中,女方不用给男方送洞房花烛担,但男方依然得给女方父母回桌面礼。新郎家给新娘父母回复的桌面礼是两碗菜,一碗猪肉,一碗鸡肉,都用碗盖着,上面用红纸包裹,并以红线困扎。女方送嫁上亲从新郎厨房的厨师接过时,要给厨官一小红包。
关于男方迎接新娘子进门的礼节,本客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新娘进门时,本籍一般都要让厨下从煮好的菜盆里每种菜都夹点,装在碗里送给新娘,新娘接过碗时,要给厨下一个小红包。客家没有这个习俗。
关于本客婚姻中的拜堂礼节,传统的要求与具体的做法往往不统一。有人说本籍把新娘迎进门后要举行拜茶仪式,而客籍不用。但是,在笔者的记忆中,作为客家人,我经历过了拜茶仪式。也有另外一种解释,客家人之所以不用拜茶,是因为客家人喝酒的包封中,除了正常的喝酒礼金外,还缴纳了拜茶的礼金,这两笔礼金在礼房里是分开记账的。
关于“肃”字迎亲习俗,有人说它属于客家结婚的迎亲习惯,但笔者所居住的万载株潭的客家社会,却没有发现这个风俗,它只流行于万载县北部高村镇的客家社会。“肃”字迎亲习俗主要流行于赣西北本籍为主的上高县,似乎应该属于本籍的结婚传统。关于此传统在客家中的存在,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受本籍影响所致。
关于轿联对子的风俗,本应该属于本籍的风俗,因为它建立在宗族大姓基础上,带有祖宗大姓展示文化底蕴的性质。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其宗族社会不够发达,文化整体水平相对落后于本籍,传统结婚中没有轿对习俗。现在时兴的轿对,也应该是说是受了本籍“轿对”风俗的影响。
关于新娘家回复男方的鱼肉担子问题,也存在着本客籍的不同,据说客家女方接受男方一担鱼肉担,只要回复半担;而本籍女方接一担则需要回复一担。现在,本客籍在回复上鱼肉担子上采取了基本统一的做法,即接一担送一担。
本客婚俗大仪式基本相同,差异多存在一些小细节上。这些细枝末节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本客籍相互通婚的障碍,双方礼房如果都从本身的传统习俗出发,一味坚持自己的婚俗,则导致结婚双方相持不下。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经常,结婚毕竟是喜事,在小细节上的僵持不下只是暂时,双方都家长会相互妥协,协商出妥协办法。这些细节的差异随着本客的通婚的普及而变得越来越细微,到如今几乎已经发展到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步。赣西北本客婚俗界线之所以逐渐模糊,是因为本客的文化有共同的文化来源,都属于汉族文化的子系统,他们在婚姻习俗上都是遵照汉族传统礼仪进行,差异的出现是因为居住环境的不同造成的,随着赣西北本客生存环境逐渐趋同,其来自同根文化的婚俗也必然走向一体化,最终融合为一种本客婚俗相互影响的混合体。
客家婚俗的变化,既有自身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原因,也有受到本籍婚姻习俗影响的原因,而且因时而变往往建立在土客婚姻习俗相互融合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客家婚俗的变异是否会对客家文化产生负面影响?是否会导致客家文化特殊弱化?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探讨客家文化特色的弱化与文化的生存境况之前,需要对客家文化构成进行简单的陈述。客家文化是一个由多种文化亚元素组合而成的有机体,如客家的语言、客家的心理认同、客家的精神、客家物质文化、客家的生活习俗等等。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客家的方言、客家的心理认同、客家的生活习俗。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客家与其他汉族民系的物质文化差异几乎甚微,精神状态则不好界定,再说,在同一个国度,受主体社会意识形态的熏染,客家民系与汉族其他民系的精神状态的差异也不会有多大的不同。但是,客家方言却是客家是否为客家的标志,客家心理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客家方言能否坚守基础上。如果失去了客家方言,那么客家人的心理认同会逐渐淡化,最终消失同化于其他汉族民系中。仅次于客家语言的重要因素是客家的生活习俗,其中包括了客家的婚姻习俗、丧葬习俗、宗教信仰习俗等等,生活习俗是心理认同的外化形式,而且生活习俗中很多内容与客家语言密切相关,没有完整客家语言的保护,就不可能有客家生活习俗的独特性完整保留。客家生活习俗的最大独特性其实就是客家言语这种表现形式。客家语言是客家文化的皮,其他因素都可以说是附于客家语言这层皮上的毛。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分析,则客家文化特色的保存与客家文化的保护,其核心在于客家语言的保存。故而,客家在婚姻习俗上与当地本籍居民婚俗的趋同,并不足以影响客家民系的整体保全。从笔者所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这种影响其实是双向的。不过,本客婚俗的双向影响还是有主次之分。在赣西北万载,本客婚俗的相互影响中,本籍婚俗似乎是起主导作用。整体说来,客家婚俗有向本籍婚俗主动靠拢的趋向。这种趋势与万载客家移民区域客弱本强的文化关系是相对应的。客家婚俗向本籍婚俗的主动靠拢,其实意味着客家人自觉不自觉放弃自己的客家婚俗自身的个性特色,它对客家文化的影响尽管还不是全局的与根本的,但这种不利于客家文化特色保护的影响还是不可忽视的。客家在婚姻习俗上,其实应该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同本籍通婚中尽可能地保存自己原汁原味的婚俗文化;在客家内部通婚中,则应该完全摒弃非客家的传统。在客家移民区域内,本客文化有识之士应该倡导文化多样性优越于文化单一化理念。
注释:
①主要是江西师范大学从事历史学研究的许怀林教授、谢宏维博士与天津师大学的罗艳春博士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
②笔者就赣西北客家普庵信仰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1]杨树达. 汉代婚丧礼俗考[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钱玄. 三礼通论[M]. 南京:南京师范出版社,1996.
[3]黄勇. 人生礼俗[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4]肖德华 主编. 红儒礼仪荟萃[M](内部资料). 万载:万载县人民印刷厂,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