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顺平
(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甘肃会宁 730700)
学生解题过程是内化知识与方法的过程,是从有知到认知的过程.在行动认知过程看来,知识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对事物进行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得以深化.从听懂会做,是从积累到内化的过程,学生积累了很多现象、概念、规律、模型、方法与策略,在不断与积累的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内化成自己的相对稳定认知结构,一种稳定的思想、观点.
图1
内自由摆动,若脱轨后恰好经过圆心,脱轨处位置相对悬点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成55°
例1.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摆球可视为质点,摆线的质量不计),在经过悬挂点的竖直直线上距悬挂点O的距离为x处(x<l)的C点有一固定的钉子,如图2所示,当摆动时,摆线会受到钉子的阻挡.当l一定而x取不同值时,阻挡后摆球的运动情况将不同.现将摆拉到竖直直线的左方(摆球的高度不超过O点),然后放手,令其自由摆动,如果摆线被钉子阻挡后,摆球恰好能够击中钉子,试求x的最小值.
图2
图3
点评:竖直平面内,绳系物体在重力场中自由摆动,脱轨后恰好经过圆心,则此特殊情况下,圆轨迹上脱轨位置稳定,相对悬点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5°.
图4
例2.3个半径都为R、质量分别为mA=2mB=2mC=2m的匀质球放置在地面上,如图4所示.已知地面及球面均光滑,且此3球的球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起始时刻3球均为静止.求A球(边缘)落地时的速度.
解析:A球下落有2个阶段(过程):一是接触阶段;二是脱离接触后自由竖直向下抛体阶段.
在接触阶段,由于C球和B球相对于的位置及相互作用力完全对称,故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5所示,A球的速度为vA,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球的速度为vB,总是水平向左.取B球为运动参考系,A球相对B球做圆周运动,相对速度为vAB的方向经过2球接触点,沿B球为圆心圆周的切线方向,直到临界点(脱离位置).如图6所示,临界状态时,设A球、B球连心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A球只受重力,重力的分力mAgsinα
图5
图6
点评:该题上下、大小球相互作用,彼此脱离的临界状态瞬间是题眼,关键点在:A球相对B球做圆周运动,重力的分力提供向心力,自始至终系统机械能守恒,分离处m相对M与竖直方向成55°.
图7
例3.如图7所示,用细线悬挂一个小铁球,将小铁球拉直到图示的水平位置,然后分手使小铁球从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在小铁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铁球做功的功率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例4.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的1/4圆弧轨道与上下两个水平轨道相连接,如图8所示.现从圆心O处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系列质量为m的相同小球,这些小球都落到了圆弧轨道上.小阳认为初速度越小,则小球撞击轨道的动能越小;小明认为初速度越大,小球都落到了圆弧轨道上时下降的高度越小,则小球撞击轨道的动能越小,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
图8
例5.质量均为M,相距2L的两质点A、B的连线中点上放一质量为m的质点C,当质点C沿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方向移动时,质点C受到的万有引力将如何变化?
特殊的物理状态,特殊的方位角55°,不能说不是一种奇妙.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数学方法更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就是在物理解题中,可以运用数学方法,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将“物理模型”转化成“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求解或论证,再将数学结论回归到物理问题中进行验证,完成物理问题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