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2014-01-03 02:15徐岩徐传谌
当代经济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

徐岩 徐传谌

摘要:技术标准化对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产业创新的提升也加速了技术标准化的发展。吉林省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期,成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方式过渡转化,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关键在于,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技术标准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产业创新对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能优化,技术标准发展等目标也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技术标准化;产业创新能力;产业竞争能力;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10-079-07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技术标准是技术产业形成的参考依据。Aysegul Ozsomer,S.Tamer Cavusgil指出,“形成结构化高技术产业的方式总是围绕着技术标准的建立”。Hariharan,S.提出,一种模型、技术规范、步骤或者是构思方案都对技术产业产品的级别有显著市场定位的影响。技术标准加快了企业间的竞争,因此,在商业竞争或是计划进入全球产业的竞争中,交替变化的技术需要懂得技术标准和竞争的自然关系,同时适应一旦技术标准建立后二者关系的改变。竞争是围绕着通过增加世界范围用户网络成为全球技术标准展开的。在竞争的市场中,有效的技术标准是技术发展的基础。积极的标准化网络外部性从两个层面产生效应。第一,从供给层面上看,在生产者网络中使用基于同样的技术能够产生对其他生产者的吸引,更多的生产者会进入这个领域;第二,从需求层面上看,使用者的网络中购买相同标准的产品增加了更多用户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这两种网络的外部性其实质核心都是技术标准化。技术标准化不仅为生产者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满足了消费者的更多需求,在二者双赢的状态下,使得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推动了技术发展,同时为技术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李君、林攀登对技术标准产生的四个影响进行分析,通过举例说明了技术标准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技术标准所产生的影响推动了技术发展与进步,技术标准化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外力的作用。技术标准化是由市场的需求驱动的,同时市场也推动了技术向前发展。除了市场的推动力外,政府及组织机构在技术标准化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在高清晰度电视市场上,推动技术标准形成的因素不是市场的需求,而是采用国际化组织推行的技术标准。当兼容性十分重要时,技术标准对于竞争者协调他们的技术发展方向是重要的。通过技术标准降低成本,尤其是兼容可替代的部分,促进了大规模生产和市场规模的发展。技术标准的存在对于技术发展方向产生影响,栗沛沛、Max Von Zedtwitz分析了TD-SCDMA、EVD和WAPI三大标准竞争,并对处于不同技术发展阶段的技术标准竞争的特征、要素及竞争战略进行了总结,认为根据技术的发展规律在不同阶段参与竞争的主体应采取不同的行为。

二、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互动过程中的四因素模型

借鉴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我们对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互动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政府、企业、消费者、中间组织四因素“钻石模型”对于技术标准化工作和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见图1)。

1.政府

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形成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决定了身为代理人的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较其委托人具备了更多的天然的信息优势。而在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过程中,双方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错误地选择了技术创新产业化的时点,过早或过晚地释放了创新成果;或者创新成果直接作用于技术标准化体系引起体系内部排斥,从而导致创新资源浪费、无效创新或者落后的技术标准阻碍了产业创新的发展等情况。实际上,政府正可以利用这一信息优势,充当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作用间的中介与缓冲,为技术标准化和产业创新的协调发展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快速准确地把握最前沿的产业创新成果,指导跟进技术标准化工作。技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技术标龄长,标准老化滞后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产业内部先进的创新成果,尤其是对国外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了解把握不够,没有跟上产业创新的步伐及时进行淘汰或升级,企业仍以落后的标准指导生产,其产品必然缺乏国际竞争力。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对产业创新动态具有最为新鲜完全的信息,并且因其特殊的国际地位,在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活动中,对于国外产业内部的创新成果有相对于国内企业更加清晰的了解,利用这一优势,政府可以将这些信息释放在产业创新与技术标准化互动的过程中,帮助技术标准化部门了解当前的创新成果,不断跟进标准化工作。(2)保留产业创新成果,选择合适的时点释放于技术标准化工作中。前文提到,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错误的选择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时点,致使产业创新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引起产业内部的抵抗。政府由于具备信息优势,较技术研发部门更好地了解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内的技术标准化工作情况,就可以将产业创新成果吸收保留,选择在合适的时点将其投放市场。(3)健全国家技术标准化体系,准确表达创新诉求,促进产业创新。技术标准是市场需求与技术研发之间的连结,一个完善的技术标准化体系可以准确而及时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并作用于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诉求,由此有目的地进行创新工作,避免盲目创新,保证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4)完善法律法规,保护企业专利与知识产权,鼓励与保障产业创新。通过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通过反垄断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等手段,以及知识产权许可中反垄断审查的立法工作,限制外国企业在我国滥用标准、滥用专利的行为,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与专利,保证技术标准化工作在一个有序、公平的轨道中运行,同时也鼓励并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创造更多专利技术。

2.企业

在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互动推进的进程中,企业居于活动的主体地位。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是科技成果得以产业化发展的保证,是确立产业标准,调整产业结构,影响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企业走向国际标准化舞台,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保障,标准化工作离不开企业参与。由企业推进的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最主要形式,在产业创新中居于主体地位,重大创新之后的渐进创新也主要是在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并实现的。总而言之,企业是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互动推进过程中的主力军,同时作用于两者,促使两者协调互助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通过技术标准化工作实现产业创新成果市场化,激励产业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利益驱动才有相应的行为决策,创新的动力根本上是基于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何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进而获取技术创新的持久与超额利润是激励产业创新行为的关键所在。企业标准化工作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有效的转化途径,将这些科研成果以技术标准的形式相对固定,以技术标准的形式确定自己的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并通过对技术标准的宣传、管理、贯彻将其普及推广,使其发挥最大效益。(2)企业的创新行为与技术竞争推进技术标准升级。在技术标准化工作与产业创新互动推进过程中,企业基于技术标准竞争而进行的技术创新与技术竞争行为是推进技术标准升级换代的重要动因。产业技术标准的形成具有不同的模式,为了赢得技术标准的制定权从而获取行业的话语权,企业凭借特定能力及相关资产等使其在技术创新与竞争中占优并形成产业标准是常见的模式之一。与此同时,技术创新成果更新为事实标准,促进了标准的升级换代,技术标准化工作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下不断进步。(3)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内化于企业内在行为决策中,在企业技术标准化体系中达到协调发展。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中的两大因素,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必然会权衡两方面的发展,协调资金、人力等投入要素在两者之间的分配,实现两者产出效益之和最大化。

3.市场

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形成了市场的需求,而市场的需求又是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用户的选择过程也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的关键因素。内化在技术标准中的市场信息在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互动的过程中,作用于产业创新,一方面明确产业创新的方向,降低了与市场相悖的产业创新的出现频率,减少无效创新;另一方面,符合市场需要的产业创新成果反过来帮助形成更加高质量、易推广的技术标准,从而进一步推进技术标准化工作不断深入。

4.中间组织

中间组织包括行业协会、信息情报中心与服务平台、政策咨询建议中心等,他们在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互动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标准化组织与行业协会作为一类社会团体,在团结全国标准化科技工作者,协调与平衡各主体间的关系时充分发挥了纽带与桥梁的作用。通过开展标准化质量认证等领域的学术理论研讨、宣传普及标准化知识、开发标准化信息资源、与国外标准化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流等途径,促进标准化工作的成长。又例如技术信息情报中心通过动态跟踪,采集、传播国内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创新成果信息,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网络节点与网络区域覆盖,为企业提供第一手资料,帮助国内产业及时了解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和管理动态,为产业创新活动与技术标准化活动提供支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由于中间组织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非赢利性,可被视为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出现使得市场不再具有竞争性,资源的最优配置将难以实现,这就意味着作为公共物品的中间组织在提供信息情报咨询服务时是低效的或者是高成本的。另外,中间组织拥有话语权的同时却无决策权,这直接削弱了其对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与优化以及对技术与行业发展方向的影响力。

三、吉林省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技术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吉林省的技术标准化工作呈现较好发展势头,制定实施了《吉林省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了标准化法律制度体系,启动实施了重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节能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修订等,全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从技术标准产业分布方面看,截止2009年(见表1),在158项地方性技术标准中,共有农业标准89项,工业标准57项,服务业标准12项。工农业技术标准在比重上占有绝对性优势,符合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与工业基地的发展需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关键指标,其技术标准化工作与其他发达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亟需政府、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引起重视。

从技术标准构建主体方面看,截止2009年,在158项地方性技术标准中,主要以政府和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高校制定为主,约占61.4%,企业自主制定的技术标准相对较少,仅占6.9%,这与国际上政府与企业共同广泛参与构建技术标准,并且以企业为主导的趋势存在较大差距。但同时在联合制定的标准中,企业的参与程度在逐渐增强,这将有助于未来企业自主制定技术标准。

从构建方式方面看,吉林省的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多为各个主体独立行动,联合构建方式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这就无法充分利用各团体的资源形成合作效应,进而导致制定标准的周期过长,成本过高,时效性和通用性都不甚理想。同时,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在技术标准构建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除去吉林省技术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少数几个信息服务机构,总体上缺乏相应的中介机构协调和组织各团体制定技术标准。

从管理模式和实施过程方面看,大多数单位采取层级管理模式,技术标准化的实施在各层级中传递:技术研发中心一技术部_÷技术科。这种多层级模式,无疑降低了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效率,致使信息失真,技术标准市场反应迟缓。

总体来看,吉林省技术标准化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没有形成全员性的标准化观念。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相关方对技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员工严重缺乏技术标准方面的知识,一些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缺乏将自主知识产权固化在标准中加以保护的意识,这都阻碍了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导致企业产品在技术水平和质量上缺乏竞争力。二是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技术标准总体水平较低,无法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落后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拖累了先进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于国外先进的标准也只能降级执行甚至放弃采用,标龄过长或者已被淘汰的技术标准仍然在指导企业的生产,这些因素必然导致产品水平落后,缺乏竞争力。三是技术标准化人才短缺,资金投入不足。高校无标准化相关专业,企业对于标准化人才的培训与引进也并不重视,致使企业标准化人才极度匮乏,成为企业构建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由于政府财政资金有限,企业无力投入,至使技术标准化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技术标准化工作难以开展。四是标准制定和修订周期过长,部分已制定标准难以适应现实需求。另外,缺少技术标准服务的中介机构,导致标准资源流通渠道不畅通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2.产业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符合吉林省特色产业和企业技术改造实际需求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从创新资源的优势方面看,到2011年末,全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67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省属重点实验室31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个。2010年以来,全省建立9个院士工作站,9家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从在政策体制方面看,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开展对接活动等方式,大力推进产业创新联盟的共建,启动了“双十双百”工程,做大做强100户科技型创新企业以及培育和引进1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设立企业创新工程专项,大力实施“五个一批企业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在“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8000万元,共投入研发资金32亿元。

吉林省在产业创新的资源、政策和能力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但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一是产业创新基础薄弱,受设备老化、经营理念、生产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制约,许多企业无力从事产业技术创新。二是创新筹资渠道单一,多集中于企业自筹和部分财政拨款,风险投资机制还未建立。三是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成熟,利益分配不完善。四是产业创新平台偏少且行业集中度过高,亟需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此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企业创新缺乏主动性;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偏弱,二次创新能力差;产业创新体制机制不顺,政策体系不完善、不配套;行政、体制壁垒森严,阻碍资源自由流动等,这些也是吉林省产生创新能力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四、吉林省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对策

吉林省在产业创新方面具有良好的科技资源优势和政府政策的重视与扶持,同时也存在着产业创新基础薄弱,经营理念落后,技术薄弱,创新筹资渠道单一,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成熟,产业创新平台偏少且行业集中度过高,创新动力不足,二次创新能力差等问题。产业各有特点,创新能力提升战略不可一概而论,就吉林省总体的产业创新环境而言,从创新主体、创新方式、创新过程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战略对策是必要的。

1.从创新主体角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高校与科研院所及其他私营非营利组织共同辅助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可以有很多来源,可以是用户对于自己所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是大学、政府实验室或孵化器,可以是企业的内部研发,但无论何种创新源不经过市场化都不可称之为创新,创新实质上是新构想产生并通过企业与市场转化为商业应用的过程。创意的市场化必然要通过企业大规模生产推向市场,企业是创造力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同时企业的研发活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创新来源,这一观点似乎也得到了来自研究经费和销售额方面的支持:一个企业的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与它的销售额增长率、新产品销售额以及盈利能力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建立创新体系时,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其中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活动的主体、研发决策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与前提,同时要积极发挥与充分利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协调密切企业与其他创新源间的关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发挥协同效应。针对当前吉林省乃至全国技术创新体系普遍存在的,诸如企业科研投入不足、缺乏先进的研发型人才、财政科技拨款用于创新能力建设比例较低以及企业科技创新机构不健全,企业内部科研活动大多处于低端水平等,应重点解决创新体系中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的问题。一是增强企业主动创新观念,提高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企业要有具备战略性的创新规划,充分重视与支持创新活动,主要体现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对创新型、研发型人才的培养与重视等方面。二是密切企业与其他创新源之间的联系。促使企业与客户、竞争性或互补性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结成联盟,联合研究开发。联合的关键是以企业为利益分配主体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三是畅通企业创新融资渠道,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特别是要为中小型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更换老旧的生产设备、生产流水线等,创造创新的硬件条件。四是注重增强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的能力,加强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能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同时,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跟进创新活动,与企业结成产学研合作联盟,政府根据产业及企业发展需要资助建立政府实验室、科技园区、孵化器等,高校、科研院所鼓励教员从事能带来有用创新的研究,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如技术与行业协会、贸易协会等组织在产学研联盟下坚持企业为主体,以企业的研发需要、研发决策为指导进行满足市场需要的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成果的商业转化的成功率。

2.从创新方式角度,建立模仿创新先导,自主创新跟进相辅的产业创新模式。简单地说,产业自主创新的一系列过程由产业内部自主进行,包括技术攻坚、技术创新的后续推动以及创新成果商业化获利等过程,都是产业内部依靠自主创新能力完成,这意味着自主创新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而模仿创新不同,它强调的是对产业率先创新者思路和行为的学习模仿,吸取对方的经验教训,主要通过技术购买等手段获得创新者的技术,并再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改善与再开发,创新风险和创新成本相较自主创新要小,适合技术与经济能力相对较弱的产业。吉林省的创新能力要遵循从无到有,先易后难的原则,以模仿创新为先导,形成技术积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对方的创新思路、模式及管理机制,走“模仿创新——创新模仿——改进创新——改进后二次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模仿创新道路。吉林省在创新问题上只走了“模仿创新”第一步,过于重视技术本身,技术购买进来了,仿制出相似的技术之后就中断了模仿创新的进程,不注重对先进的创新模式、管理机制的学习,创新模仿的二次创新能力差,而模仿创新的后续步骤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是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潜在体现,自主创新是从改进创新和二次创新开始的。模仿创新先导的情况下,技术积淀了一定的基础,集成效应利于发挥,创新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机制等更加完善,自主创新的跟进辅助相当于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尤其是对于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要特别注重对内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3.从创新过程角度,坚持以渐进性创新为重点并逐步发展根本性创新的创新思路。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引进进行的渐进性的、持续的创新;而根本性创新也称突破性创新或重大创新,是指技术有重大突破的创新,它经常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在一定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发展是从无数小创新开始的,逐渐积累达到质变的突破性创新,相较于根本性创新,渐进性创新具有累积性、递进性和模仿性的特点。创新周期短,资金回流较快,创新效果相对更好,非常适宜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采用。而根本性创新是基础研究商业化应用获得重大突破的结果,市场上将出现全新技术,甚至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突破性创新对于有实力的企业开拓新市场、进军新产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性意义。吉林省大多数产业是原来老工业留下来的底子,多少都面临着技术薄弱、生产设备老旧的问题,我们认为适宜采取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为重点,研究产品生产的工艺过程、创新的市场功能等,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密切关注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增强产业竞争力,积蓄力量以图在下一轮的突破创新发生时具有足够的实力参与根本性创新,确定技术主导设计的话语权,实现重新洗牌,改变标准化竞争中的弱势。同样,特殊地,对于吉林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由于处于产业新生期,产业技术标准不稳定,主导技术尚未确定,根据A-U模型,此时,整个产业内均将根本性创新作为主导的创新模式,争夺产业标准制高点。我们也应该积极加入到这个大潮当中,创新方向主要针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

责任编辑:郑洪昌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升级
西部市场化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实证研究
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存在的必然性和作用”的逻辑思考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城镇化发展对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影响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推动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