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亮,张 萍,孙玉蓉,石彩艳
长期气管切开病人由于气道直接向外开放,吸入外界空气容易造成呼吸道大量水分丧失、气道干燥、痰液黏稠、甚至痰液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因此,对此类病人的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非常重要。2010年以来,我科将文丘里氧流量调节器与加温湿化装置应用于气管切开脱机病人气道湿化护理中,减少了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呼吸道感染及气道黏膜出血等情况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2年2月在我科行气管切开病人88例,男50例,女38例,年龄22岁~89岁,平均年龄62.72岁,完全停止机械通气后带管时间最短15d,最长终身带管。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种、气管导管留置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 观察组脱机后采用改良型加温加湿器给氧,连接方法为:吸氧管与文丘里空气氧合混合阀输入口连接,输出口与一次性呼吸管路连接,呼吸管路另一端通过T形管或气管切开吸氧罩连接气管切开导管。文丘里混合器可通过调节阀根据氧浓度刻度指示调节吸入氧气浓度。经文丘里空气氧气混合阀产生的高流量混合气流进入呼吸湿化罐,在加温湿化器的监控下对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后进入病人气道。对照组采用目前临床常用的氧疗湿化装置,氧气(氧源一般为氧气瓶或者中心供氧)接入压力表,经减压后进入流量计,通过调节流量计设置氧流量,再连接湿化瓶对气体湿化,湿化瓶中加入常温注射用水,最后从湿化瓶出来的湿化氧气通过吸氧管连接呼吸过滤器和气管切开套管相连,达到加湿给氧。
1.2.2 数据采集方法及评价指标
1.2.2.1 数据采集方法 两组病人从气管切开停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的48h开始记录气道湿化效果,在护理观察表上连续10d记录病人气道湿化方法、每日最高体温、有无刺激性咳嗽、吸痰次数、肺部干湿啰音及痰液的黏稠度、颜色、量。7d后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采样,立即送细菌室行细菌培养,并分别统计细菌培养阳性及阴性结果。
1.2.2.2 气道湿化满意度 气道湿化满意:痰液黏稠度Ⅱ度(中度黏痰),肺部呼吸音清晰,呼吸道通畅,病人安静;气道湿化过度:痰液黏稠度Ⅰ度(稀痰),肺部大量粗湿啰音或短期内湿啰音增多,病人频繁咳嗽,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出现缺氧性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改变;气道湿化不足:痰液黏稠度Ⅲ度(重度黏痰),肺部呼吸音粗或干,气管内痰痂形成,易发生导管阻塞、痰痂阻塞、出血等并发症,严重者可突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及血氧饱和度下降[1]。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JP3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气道湿化满意度评价(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气道湿化满意度比较 例(%)
2.2 两组病人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7d后痰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例(%)
人工气道建立后,吸入气体不能经过鼻腔和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丢失增加,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造成黏液纤毛系统损伤,使其清除异物的能力大大降低,同时可引起呼吸道炎性反应,可使呼吸道黏膜糜烂、溃疡,导致细菌感染[2]。有试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3]。Stuart等[4]研究表明,人工气道病人使用加温湿化氧疗,可减少氧气对气管插管病人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病人感觉舒适,对提高氧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人工气道的加温湿化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氧疗装置无法调节气体温度,从氧源出来的气体往往比室温要低,会刺激吸入者呼吸道,引起不适感。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气道湿化不足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湿化效果不好就会导致气道黏膜干燥,严重时会损伤气道黏膜,增加感染几率。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照组的痰细菌培养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改良型湿化装置在吸氧的同时持续恒温湿化呼吸道,保证气道生理功能,提高了气道湿化满意度,明显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费用,缩短了病人住院天数。
[1] 王宁燕,谢莉芳,曹家艳.微泵持续湿化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09,7(5B):1225-1226.
[2] 施毅,陈正堂.现代呼吸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
[3] 李有莲,郭楼英.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41.
[4] Stuart NR,Nigel R.Energy balance in the intubated human airway is an indicat of optimal gas conditioning[J].Crit Care Med,2002,30:35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