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感知构念下创业动机对创业行为影响研究

2013-12-31 02:04包建华方世建刘强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创业意愿

包建华 方世建 刘强强

摘要:在回顾有关企业家身份愿望及创业经历和结果的文献基础上,通过自我感知的可能身份的分析,提出了企业家身份愿望、创业意愿(动机)及早期创业行为的关系模型,并采用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个体企业家身份愿望与创业意愿形成正相关,创业意愿对早期创业行为有积极影响,且先前经验在创业意愿作用于早期创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创业动机;企业家身份愿望;创业意愿;创业行为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6?0079?07

一、引言

现代创业研究起始于熊彼特,20世纪初,熊彼特在研究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趋势时发现创业创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源动力,是一批拥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通过五种形式的创新,以创造性破坏(尼采语)的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观点经济史称“熊彼特1”。熊彼特遗产十分丰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批心理学家沿着熊彼特的思路开始探索企业家、创业者的人格特质[1],拉开了当代创业研究的序幕。

不幸的是,三十年的特质研究只讲述了许多动人的企业家、创业家的传奇故事,所得理论相互冲突,始终未得到经验研究的支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特质研究走向衰落,以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创业认知研究开始受到学者的重视,并从1990s开始逐渐成为创业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Walsh; Huff)。认知理论(观点)揭示了创业过程最为关键的方面,它回答了创业与领导研究中最基本的“Why”的问题(Wofford 和Goodwin;Baron;张玉利等)。其中,从个体认知角度解析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和创业行动之间的关系,学者们颇感兴趣,其直接揭示了创业活动兴起的缘由,同时也反映了创业者从“thinking”到“doing”的重要心理历程[2],这有助于打开创业过程的“黑箱”(Shane和Venkataraman),对加深创业现实的理解和解释有重要作用。

要成为一个企业家,个体需要识别机会,制定相应的利用机会计划,实施计划,并不断地监控和调整计划。那么,是什么驱使有些人(而不是其他人)采取这一(创业)行动并坚持到底呢?现实中,个体对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企业家会产生想象,对未来可能的自我进行构想,形成一定的信念,这种精神可能转化成现实行动,成为个体行动的内在驱动力量,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参与创业而有些人却没有参与创业。Markus 和 Nurius 据此提出“可能的自我”的定义,指的是有关个体思考其潜力和未来形象的自我感知以及有关未来身份的自我想象,包括想要成为的自我(希望自我),可以成为的自我(预期自我)和害怕成为的自我(恐惧自我)三种自我[3],三者统一于身份感知这一构念。本文通过创业者身份感知的分析建立模型,检验了个体的企业家身份愿望对创业意向、创业意向对早期创业行为的影响。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创业者的内在驱动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研究中他们认识到身份愿望的自我感知这一构念在预测创业行动和结果方面具有潜在能量(Cardon, Wincent, Singh, & Drnovsek; Hoang & Gimeno; Krueger; Shepherd &Haynie;)。 Hoang 和Gimeno认为,在创业过程中,可能的身份愿望具有“指导和驱动目标导向的行为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可

能的角色变为真实的角色”[4]。学者们认同身份愿 望——想成为某种特定的人——形成了精神动力,推动行动来满足和实现个体愿望(Cross & Markus; Markus & Nurius; Oyserman, Bybee, & Terry; vanDellen & Hoyle等)。然而,据我们所知,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出现有关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本文尝试展开这方面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一) 身份感知与与创业动机

目前,关于创业角色的研究主要关注当下身份(我现在是谁)。身份理论认为自我身份是未来导向的,带有预测性的,是寻求某人想成为怎样的人的(Stryker)。Markus 和 Nurius定义的“可能的自我”,作为与“当下的自我”相对应的概念,“是持久的目标、愿望、动机、恐惧和威胁的认知显现”[3],是指向未来的,不是现在的状态,而是未来可能的状态,代表创业个体渴求的、期望的已经感知到的身份(Cross &Markus;)。显然,可能的自我可以不同且独立于当下的自我(例如,我现在是教授,但是我可能成为一个企业家)[3]。

可能的自我身份是个体构建的自我心理图式,组织和指导处理有关自我的信息[3],包含达到和认识某一特定目标的个体自我认知的知识结构[5],对理解当前的活动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6]。这种图式不仅涉及个体想成为哪种人,还涉及能使其达到目标的轨迹或路线图[7]。它们提供了独特的认知形式、行动的组织、方向以及与自我相关的价值取向[3],形成了身份和动机之间的关键连接。在行动中,个体以可能的自我为原型对当下的自我进行自我调节,在这样的过程中,已经内在化的个体心理图式中的可能的身份比那些未内在化的具有更强的自我调节意义[8]。

(二) 企业家身份愿望与创业意愿

创业被看作一个由心理构想到具体行动的过程,首先创业者应具备创业的意向,接下来是识别机会,酝酿、制定利用机会的计划,然后随时、持续关注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恰当调 整[9]。成为企业家的愿望形成了创业的动机,可以作为为什么有些人从事创业活动而另一些人却没有的这一“创业基本现象”的解释。创业机会或商机的存在并不会直接导致创业行为,因为“创业行为的背后推动力是创业意向”[10],而并非所有人都具有此种意向。

中外许多学者都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从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展开。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学变量、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环境因素方面则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对创业教育的关注。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个体背景因素、人格特质和认知特征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以自我感知为代表的认知特征研究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Ferreira等发现,个体的成就动机、自信和个体态度等对创业意向的形成有正相关影响[11]。Hoang和Gimeno认为,在考虑创业时,企业家身份愿望可以“指导和驱动目标导向的行为,经常在一定程度上将可能的角色转变为真实的角色”[4]。也就是说,创业者的企业家身份愿望与创业行动的计划有联系。按照这样的逻辑推理,潜在创业者的企业家身份愿望越强烈,越有助于创业意向的形成。

假设1:企业家身份愿望的强度与创业意向强度正相关。

(三) 创业意愿与早期创业行为

马克思·韦伯认为,行动是具有“意向性”的行为,行动一定是行为,而行为不一定是行动。人的行为,特别是带有目标指向性的行为,一般都是具有意向性的行动。因此,我们在讲到创业行为时,虽然行为的概念内涵更为广泛,但是为方便起见,一般将其等同于创业行动。

Ajzen于1991年提出计划行为理论(TPB),该理论认为外在因素通过态度影响意向,意向对行为具有预测作用。Krueger等认为,创业是具有意向性的,创业意向针对有计划的行为(planned behavior),是创业行为唯一、 最好的预测变量[12]。对于创业行为,意向模型要比特质模型或情境模型更具预测力。Kolvereid以及Fayolle和Gailly的实证研究也分别验证了创业意向是导致创业行为的关键。虽然诸多研究都提到创业意向能够较好预测、引导创业行为,但是鲜有研究提出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的具体影响。有鉴于此,我们尝试性地假设,创业意向与早期创业行为有积极的直接联系。

假设2:企业家意愿强度对早期创业行为有积极影响。

(四) 先前经验的调解作用

对创业意向的形成并对创业行为具有影响和调解作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先前的经验、家庭收入情况、家庭成员的创业情况等,相比之下,先前的经验可能更重要。先前的经验在创业过程中通常能够产生积极效果[13?14],先前经验能够提供显性和隐性的知识、角色熟悉和社会网络,有利于通过企业家身份愿望将创业动机变为行动。对于早期创业活动而言,先前经验和创业动机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通过身份愿望强化的形式)。因为过去的经验是有关“个体能干什么”,而以身份为基础的动机是有关“个体是否想干什么”,当个体能够开始创业而且又热衷于这样的行动时,就会产生最大的效果。至少有三个理由可以对此进行解释。

首先,先前经验表明个体在创业之前进行了更多切合实际的学习[15]。具有经验的个体有机会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进而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能够避免再犯类似错误[16]。在行动上,有先前经验的个体必会对自己的身份愿望有更好的理解,使他们能够更加迅捷和机敏地采取适当的创业行动。例如,Alsos 和 Kolvereid发现有经验的创建者相比于无经验的首次创业的创业者趋向于采取更早、更多的准备活动[17]。其次,过去的工作经验提供了对相关角色的熟悉度,有利于创业角色的成功转变[4]。最后,过去的工作经验会强化企业家身份愿望——行为联系是通过过去工作活动中建立的社会关系联接起来的。这些社会关系不仅为发现和开发活动提供直接支持,还会为个体获得反馈和身份确认创造更丰富的社会背景,因而增强和增加了与可能的企业家身份相关的角色行动的频率。

企业家身份愿望涉及的是想要而目前尚未拥有的东西,Davidsson认为,当正式创立和开始经营自己的公司时,个体才能算是企业家[18]。此时,个体的行动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遭遇失败,暂时搁置原有的愿望;二是实现企业家身份愿望继而将精力转向生活的其他方面而停止原先的愿望[19]。Hoang and Gimeno提出休眠的身份愿望概念[4]。表示具有先前经验的个体可能要么放弃企业家身份愿望,要么搁置愿望,即拥有一个休眠的身份愿望。因此“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身份愿望对于这些拥有先前工作经验的个体都是潜在有效的。有鉴于此,我们提出假设3。

假设3:先前经验调节创业意愿强度与早期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化创业意愿强度对早期创业行为的影响。

在对以上3个假设进行综合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以下实证模型(见图1)。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处理

(一) 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作为控制变量的个人信息部分,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以及拥有工作经验的时间

图1 实证模型

长度。这一部分的设计是在阅读文献基础上,借鉴先前的部分创业问卷,尤其是对创业者认知因素展开研究的问卷,综合得出受调查者基本信息的问题和选项。

第二部分是对企业家身份愿望的测量,我们直接采用了Farmer等的企业家身份愿望测量表,共有5个子项。Farmer等人的研究中,选取过中国的样本,结果显示测量具有较佳的可靠性[9],我们采用回收的问卷数据得出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27,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第三部分是对创业意向强度的测量,我们在综合Chen等、Zhao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得出了测量创业意向强度的7个子项,其信度检测结果也符合研究需要(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63)。

第四部分,是对早期创业行为的测量。在先前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对早期创业行为进行了分类,例如,Katz和 Gartner[20],Brush等[21]认为早期创业活动的特点是意向性、资源指向性、边界和关系性;Diochon等[22]将早期创业活动划分为承诺、连接、和控制三类,Reynolds[23]则将早期创业活动划分为,机会出现、产品概念提出、组织和财务结构的谋划、个人计划、个人准备等,聚焦于具体作业和产品。在Shane和Venkataraman[24]的开创性文章发表以后,机会发现和开发作为创业过程的初始阶段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因此,本文同样采用了Farmer等的用于测量发现和开发活动的量表。除了第一部分的控制变量采用题项式(A、B、C、D……依次赋值为1、2、3、4……)选择外,第二、三、四部分,都采用5点式李克特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一般,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来量化被调查对象与选项描述的符合度。我们对问卷整体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良好,可以用于研究。

(二) 样本选择

基于研究的需要和条件所限,我们选择的是H市在校MBA学员作为样本。首先MBA学员具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是我们能够找到的比较有可能创业而又具有工作经验的一个能够较好满足研究需要的群体。发放问卷共140份,回收问卷128,有效问卷120份,占总问卷的86%,符合发放预期,能够满足研究需要。

(三) 数据处理

在对假设进行检验之前,我们首先对模型架构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采用AMOS17.0软件对回收的120份问卷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得出χ2=87.27,df=53,p=0.001,CFI=0.967,RMSEA=0.057,结果显示我们的模型具有较佳拟合度。

我们采用SPSS19.0中文版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了处理(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企业家身份愿望与创业意愿强度高度正相关,初步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创业意愿强度也分别与发现活动和开发活动高度正相关,初步验证了假设2。

为了检验假设1(企业家身份愿望与创业意愿强度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回归分析,分别以性别、年龄、工作经验、家庭收入作为控制变量,然后再同时以这些人口统计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分析(见表2)。

对创业意愿强度的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回归结果显著(p<.01),企业家身份愿望对创业意愿强度有显著正影响,其中控制变量解释了73.3%的因变量变化,可决系数达到0.73,较佳。

为了检验假设2(创业意愿强度与机会发现和开发活动之间的关系)和假设3(先前工作经验在创业意愿与发现、开发活动的关系之间的调解作用),我们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发现活动和开发活动进行回归分析。在分析中,首先分别以年龄、性别、工作经验、家庭收入作为工具变量,然后再同时综合所有工具变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

从表3中可以看出,创业意愿强度对机会发现活动影响明显(假设2a),性别、工作经验对回归结果的调解作用显著,且可决系数较高,特别是工作经验的调解作用得到充分肯定,可决系数达到0.72(假设3a)。

从表4中可以看出,创业意愿强度对机会开发活动影响明显(假设2b),性别和工作经验调解作用显著,尤其是工作经验的调解作用,相对更加显著,可决系数达到0.7(假设3b)。

四、研究的结论与局限

(一) 结论

通过本文第3部分的数据分析,我们检验了在文

表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变量 均值 方差 1 2 3 4 5 6 7

1. 企业家身份愿望 17.99 3.42

2. 创业意愿强度 23.69 5.73 .91**

3. 发现活动 28.19 7.18 .87** .91**

4. 开发活动 16.57 4.47 .87** .90** .92**

5. 性别 1.14 0.35 ?.53** ?.56** ?.46** ?.49**

6. 年龄 2.06 0.24 ?07 ?04 ?07 ?10 .10

7. 工作经验 3.15 0.67 .63** .72** .66** .68** ?.41** .10

8. 家庭收入 3.97 0.69 .14 .23* .20* .12 .16 0.06 .32**

*表示p<.05,**表示p<.01。

表2 对创业意愿强度的回归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B) 标准残差 Beta t R2 调整的R2

性别 1.773** .132 1.060 13.485 .606 .603

年龄 .842 1.242 .503 .677 .004 ?.005

工作经验 1.926** .119 1.150 16.128 .688 .685

家庭收入 2.766** .945 1.652 2.927 .068 .060

综合 1.868** .104 1.116 18.020 .733 .731

*表示p<.05,**表示p<.01。

表3 对发现活动的回归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B) 标准残差 Beta t R2 调整的R2

性别 1.034** .086 .825 11.989 .549 .545

年龄 2.284 3.154 1.822 .724 .004 ?.004

工作经验 1.146** .065 .914 17.662 .726 .723

家庭收入 1.065** .206 .850 5.180 .185 .178

综合 1.113** .060 .888 18.597 .746 .743

*表示p<.05,**表示p<.01。

表4 对开发活动的回归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B) 标准残差 Beta t R2 调整的R2

性别 .690** .056 .885 12.354 .564 .560

年龄 2.049 3.506 2.625 .584 .003 ?.006

工作经验 .734** .043 .940 17.004 .710 .708

家庭收入 .420* .176 .538 2.388 .046 .038

综合 .713** .040 .913 18.005 .733 .731

*表示p<.05,**表示p<.01。

章第2部分提出的3个假设,都得到数据支持,结果显著,假设成立。

首先,企业家身份愿望与创业意愿强度正相关,即拥有较强烈的企业家身份愿望的个体,往往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创业意愿,这是因为强烈的企业家身份愿望会使个体形成对自己个人能力的积极评价,这样的个体趋向于加强自我规划中的可能自我的强度,在认知上形成更强的心理暗示,对要达到的目标起着较明确的引导作用[8]。

其次,创业意愿强度对机会发现和开发活动有积极影响,这说明可能的自我对个体产生重大的心理暗示作用时,初始的目标驱动在早期创业活动过程中起到强烈的动机驱动作用。这也表明创业意愿与创业动机的作用机理不同,但对其有补充的作用,正如强调态度、规范、和所认知的行为控制变量对创业意向和行为的影响的计划行为理论(TPB)所揭示的那样(Ajzen;Krueger,Reilly和Carsrud)。例如,可能自我的视角确认了意向很可能受到未来的自我的影响,而计划行为理论假设它们受到态度和规范的影响。然而,有研究显示,在预测意向和行为时,每个预测变量都具有独特的能量[25],这意味着预测创业行为,需要综合企业家身份愿望、创业的态度、有关创业的主观规范和行为经历等多方面因素。

最后,我们在确认创业意愿强度与发现和开发活动之间有显著关联的同时,发现这一关系起到较为显著的中介作用。工作经验对于新手创业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中介变量,它与其他的人力资本因素或动机因素协调作用最终导致早期创业活动的发生。在实际中,往往不缺乏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激情的人,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他们选择了放弃,在这些导致创业想法流产的因素中,资源是最重要的因素。工作经验、关系网络(人脉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资源中的关键因素。此外,通过工作的历练,个体能够体会自己是否适合开创一个企业,从而决定是否将创业意愿付诸实际行动。沿着这一研究脉络,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没有认识到自己拥有创业愿望,却能够实施解决创业障碍的活动。

(二) 局限

本文存在不少局限。首先,在样本选择方面,我们没有进行随机抽样。由于条件所限,为了研究的便利性,我们只选择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作为研究样本,他们的年龄相对比较集中,受教育程度一致,这就直接导致了“年龄”这一工具变量的调解效果不理想,受教育程度也没进行分析的必要。此外,同一来源的样本可能会影响统计结果。但是,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样本对预测变量构念的看法具有显著差异,而且对早期创业行为的测量也是符合实际和客观的,使得研究结果较少受到自我报告偏差的影响。尽管如此,以后的研究,应尽可能随机选择社会人员作为样本,这样可以进一步探索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中介变量的影响。

其次,我们的研究结果是通过对个体活动的测量而获得的,这虽然与创业研究主要聚焦于个体是一致的,但也反应了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我们没有对决定企业活动类型和数量的创业活动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虽然实际的企业创办与早期的创业活动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26],但是不是所有的早期创业活动对于开办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仍需进一步验证。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检验可能自我(未来创业的自我或当前的企业家身份)对不同的行为选择的影响。

最后,我们的研究模型是建立在个体有意向地追求企业家身份愿望的基础之上的。这虽然与我们对机会驱动的创业活动的关注具有一致性[27],但不一定适合解释其他类型的创业活动。例如,生存动机驱动的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是受到外部条件的驱动,常常不是个人愿望的表达,而我们的模型不适合于对这部分个体的研究。

五、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对于渴望培育、促进创业活动兴起的创业教育者(高校或培训机构)、政策制定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企业家身份愿望动机的潜在创业者是应该重点关注的、极具创业可能性的群体。因此,当我们在鼓励创业时,不仅要教会个体各种创办企业所必需的技能,协助个体培养出成为企业家的愿望动机也是同等重要的。我们的研究表明,激发个体加强成为企业家的想象,能够促使其更早地做好创业准备活动,更有可能从事创业活动。正如,Hoang和Gimenno的研究所揭示的,具有更加强烈的企业家身份愿望和创业意愿能够促使个体选择更加灵活的创业行为[4],在创业实施阶段面临各种未知的挑战和障碍时,他们就会就具备更多的经验和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业教育者和培训机构,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如电影和阅读)使潜在创业个体更多地了解有关成功企业家和不成功企业家的案例,让潜在创业个体与企业家更多的交流,鼓励个体参加企业创办实验活动等形式培养个体的企业家身份愿望,使个体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是否适合成为一个企业家,从而达到促进创业活动兴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Sarasvathy S D, Venkataraman S. Entrepreneurship as method: Open questions for an entrepreneurial future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1, 35(1): 113?135.

Mitchell R K, Busenitz L W, Bird B, et al. The central question in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research 2007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7, 31(1): 1?271.

Markus H, Nurius P. Possible selves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6, 41(9): 954?969.

Hoang H, Gimeno J. Becoming a founder: How founder role identity affects entrepreneurial transitions and persistence in founding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25(1): 41?53.

Cropanzano R S, James D, Citera M A. A goal hierarchy model of personality, motivation and leadership [C]// Cummings L L, Staw B M, Eds. Research Inorganizational Behavior. Greenwich, CT: JAI, 1993: 267?332.

Lord R G, Brown D J, Freiberg S J.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leadership: The role of follower self-concepts in the leader/ follower relationship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9, 78(3): 167?203.

Altschul I, Oyserman D, Bybee D. Racial-ethnic identity in mid-adolescence: Content and change as predictor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J]. Child Development, 2006, 77(5): 1155?1169.

Higgins E T. The “self digest”: Self knowledge serving self-regulatory function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1(6): 1062?1083.

Farmer S M, Yao X, Mcintyre K K. The behavioral impact of entrepreneur identity aspiration and prior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1, 35(2): 245?273.

Krueger N F. What lies beneath? The experiential essence of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7, 31(1): 123?138.

Ferreira J J, Raposo M L, Rodrigues R G, et al. A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 applic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pproaches [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12, 19(3): 424?440.

Krueger N F, Reilly M D, Carsrud A L. 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 15(5/6): 411?432.

Davidsson P, Honig B. The role of social and human capital among nascent entrepreneur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 18(3): 301?331.

Delmar F, Davidsson P. Where do they come from?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ascent entrepreneurs [J].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0, 12(1): 1?23.

Cope J. Toward a dynamic learning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5, 29(4): 373?397.

MacMillan I C. Executive forum: To really learn about entrepreneurship, lets study habitual entre-preneur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6, 1(2): 241?243.

Alsos G A, Kolvereid L. The business gestation process of novice, serial, and parallel business founders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8, 22(4): 101?114.

Davidsson P. Metho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 [C]// Baum J R, Frese M, Baron R, Eds. The Psychology of Entrepreneurship. Mahwah, NJ: Erlbaum, 2007: 287?324.

Carroll G R, Mosakowski E. The career dynamics of the self-employed [J]. Administrative Scienc Quarterly, 1987, 32(4): 570?590.

Katz J, Gartner W B. Properties of emerging organizations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13(3): 429?441.

Brush C G, Manolova T S, Edelman L F. Properties of emerging organizations: An empirical test[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8, 23(5): 547?566.

Diochon M, Menzies T V, Gasse Y.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rt-up activities and new venture emergenc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anadian nascent entrepreneu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05, 2(3/4): 408?426.

Reynolds P D. New firm creation in the US: A PSED overview.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Entrepreneurship, 2010, 3(1): 1?151.

Shane S, Venkatara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1): 217?226.

Armitage C J, Conner M. 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meta-analytic review [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1, 40(4): 471?499.

Carter N M, Gartner W B, Reynolds P D. Exploring start-up event sequenc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 1996, 11(3): 151?166.

McMullen J S, Bagby D R, Palich L E. Economic freedom and the motivation to engage in entrepreneurial action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tice, 2008, 32(5): 875?895.

The behavioral impact of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From an identity-possible self-perspective

BAO Jianhua1, 2, FANG Shijian2, LIU Qiangqiang2

(1. Institute of Economics,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5,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Abstract: Base on reviewing literature about describing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entrepreneur identity aspirations, the authors propose a model to 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 identity,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nascent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odel by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the sample of MBA students. Entrepreneur identity aspiration strength predicte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is positive to nascent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s. Additionally, prior work experience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nascent behaviors obviously.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entrepreneur identity;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编辑: 汪晓]

收稿日期:2013?02?24;修回日期:2013?1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情境下创业者决策及模式选择研究”(71172214);“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基金(0201)

作者简介:包建华(1957?),女,浙江宁波人,南京审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业管理,企业理论研究;方世建(1955?),男,安徽合肥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创业管理研究;刘强强(1987?),男,江西赣州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创业管理.

猜你喜欢
创业意愿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激励因素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于ISM的成教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研究述评及未来方向
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研究
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和能力的教育体系构建探索
基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怀集县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