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理念、做法及成效

2013-12-26 05:37徐峥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9期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历史教学

徐峥

摘 要:主要通过对主题式教学法相关理论的深入理解,提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做法;努力建构主题式教学;知识及方法的整合;构建主题式学习;主题式教学的设计五项原则及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历史教学;主题式教学成效

一、建构主题式教学:知识及方法的整合

主题式教学的建构有两个层次,一是跨学科知识内容的建构,另一个是学习方法或策略的建构。主题式教学的建构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设计,可视为是一种新的学习范型。相对地,一般教育学者普遍对传统范型的学习型态提出批判与质疑,包括课程过于偏重专门分科,学科内容则考虑特定知识体系自身的严格结构,教学则过于重视分析、线性与左脑思考。

(一)全方位把握历史教学内容──主题式教学的重点

七、八、九年级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课内容都有一个主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对每一单元的引言、教材涉及内容、主要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搭建综合整体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同时围绕“主题”对知识内涵与史学观点进行充分的揭示与升华。

(二)建构历史教学全新结构──主题式教学的难点

重新构建教学结构: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敢于加工、活化处理教材。通过增补、删减、移动、调换,使教材呈现更清晰的结构和面貌,有助于提高学生进行整体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围绕教学“主题”揭示与理解知识内涵。

(三)厘清历史知识概念──主题式教学的突破点

由于八、九年级教材学科专业性强,有些概念直接关系到知识内涵的理解,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知识概念的揭示,

将会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助于教学思想的揭示与升华。

(四)整合历史教学资源──主题式教学的亮点

1.充分整合教材已有资源

整合教材资源,主要通过问题分析、活动讨论、总结归纳等方式将教材现有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引言与课后习题等资源进行整合运用。

2.整合音像资源、网络资源、乡土资源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是当前教学的一个闪光点。乡土资源具有地方性、丰富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利用生动形象的乡土资源,能使学生增强历史的亲历感,从而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具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主题式教学的设计四项原则

(一)关联性

关联性: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目的在激励学生自我构设一个有效的学境,故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特质、兴趣,甚至时间的安排及重要学习资源的拥有等,都要以学习者为核心加以考虑。

如:《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就学习重点“大运河”探究需要兴趣与学习资源相结合。笔者把学生分成四组,第一组大运河特点及作用组;第二组大运河规划组(3+4+5=?);第三组诗歌大运河;第四组常州段大运河发展。本人带领学生前往常州东坡公园实地考察大运河,并提供相关资料。

问题:

1.这四首诗对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态度?

2.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二)时间性

时间性:重视时间的适当规划,主题式教学允许学生针对某一主题或观念作深度的探讨,这些学习的内容不见得是在既有规划的课程内容之中,因此,学习时间的弹性化就十分重要。

如:“两千年魅力常州,十七届精彩省运——龙城文化遗产寻访展示活动”。

活动时间安排:

分八个阶段完成:

1.探寻主题广泛,涵盖了物质文化遗产(如:醉·近园、前后北岸、悄然会圩墩、常州古巷调查、情系九龙、明城墙·意境、瞿秋白故居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探寻“岩彩画”之美、淡雅竹刻龙城神韵、孟河医派、常州三奇等)——1月初;

2.调查论证,确立研究课题——1月中旬;

3.选项分工,制订活动计划——1月中旬;

4.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如何选题、制订计划、搜集、筛选、利用资料、信息,如何研究资料、信息,撰写研究报告等)——1月底;

5.查阅资料,参观游览,观看录像,走访询问,动手实践——2月初;

6.筛选、研究资料,合作交流探究——2月中旬;

7.撰写实验小结(文字、图片、实物、音像),制作电脑小报等——2月底;

8.汇报交流,论证评价,参加市区比赛——3月初。

(三)关系性

1.纵向和横向联系

在历史教学中要进行纵横联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2.相关学科的联系

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

3.整体联系

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四)合作性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分小组确立研究主题,查阅、搜集有关资料、图片,并将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加工。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培养主动学习,多途径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课堂中,教师指导、参考,各组分配角色和陈述、讲解本组的研究成果,学习采用不同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

三、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成效

(一)主题突出: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灵气”

“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是统领整个课堂教学,通过对某课历史知识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让学生感觉历史变化,感悟历史真谛,感受历史震撼,最终内化为师生情意的指导思想。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统领者,又是师生情意的发展内容。”

(二)主题突出:让开放性练习富有“时代感”

历史教材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围绕主题,切入点多样化,有的从现实问题入手,引申到历史(从今到古)。

(三)主题突出:让课外成果充满了“生气”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在学习初中历史历程中,教师固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担负起主要的学习任务。就主题式教学而言,因课程内容的设计并无既定外在型塑之限制,其知识建构的核心源自所选择的主题,顺之而下,再规划涉及该主题的知识内容及学习方法,相当符合开放教育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如山.另一种学习:新范型学习.教育研究信息,1988(1):9.

[2]刘俊利.“初中历史课堂主题式学习研究”.历史教学问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6):1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主题式教学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课中主题式教学初探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方法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