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2013-12-17 01:21:52李广玉白树新李莉王德斌周庆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3期
关键词:支持性艾司西普兰

李广玉 白树新 李莉 王德斌 周庆涛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精神科 061001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目前脑卒中的合并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50%左右。抑郁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脑卒中后抑郁备受重视,有效地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进行了抗抑郁药物结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患者来自我科2011 年1 月~2012 年1 月门诊患者。入组48 例,随机分成2 组,研究组24 例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其中男14例,女10 例;年龄50 ~75 岁,平均年龄(60 ±7)岁。对照组24 例为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其中男15 例,女9 例;年龄47 ~73 岁,平均年龄(61 ±7)岁。两组性别比、年龄、HAMD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入选与排除标准:研究对象为我科门诊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我国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首发病程1 个月内,并经颅脑MRI 确诊。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评分≥18 分。③排除有严重躯体疾病或其他脑器质性疾病者、服用过其他抗抑郁药物及患有其他精神疾病者。方法:两组的药物治疗剂量均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日。研究组除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外,每周进行两次支持性心理治疗,每次50 分钟,运用认知分析、心理动力疗法,让患者了解此类疾病的相关知识,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增加自信,从而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对照组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2 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 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按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大于75%为痊愈,50% ~74%好转,25% ~49%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量表有精神科经过培训的医师评定。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已(¯x ±s)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比较:治疗前2 组HAM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的第2、4、6 周末2 组间HAMD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或P <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比较(n=24,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比较(n=24,分¯±s)

?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6 周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24,例(%)]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经TESS 评定,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6 例(20%),其中恶心4 例,失眠3 例,头晕2 例,头痛1 例,便秘1 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7 例,其中恶心4 例,失眠4 例,头痛1 例,头晕1 例,便秘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且持续时间2 周以上,大多在脑卒中后3 个月内发生。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卒中病变损害神经元及其传导通路[5-7],致使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5-HT)含量下降而导致抑郁,还与家庭、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导致心理平衡失调有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为抗抑郁药物,是二环氢化肽类衍生物消旋西酞普兰的单一右旋光学异构体。作用机制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的功能。艾司西酞普兰活性比左旋体至少强100 倍。且不良反应少而轻,患者有较好服药依从性,可以治疗脑卒中后抑郁[8-10]。

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人际互动过程[11]。它包括精神分析及心理动力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本主义治疗、系统思想与家庭治疗。通过建立良好的互动治疗关系运用各项治疗技术有针对性识别和检测负性自动性思维,努力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矫正不良认知,消除负性情绪,改善行为应对能力,改善抑郁症状,促进患者心、身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在6 周治疗后,2 组患者抑郁症状显著改善,研究组治疗6 周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均有显著的疗效,但前者起效更快,疗效更佳。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1999(34).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4-205.

3 郝伟,于欣,许毅.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 张淑芬,潘继英,权权生.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46.

5 任毅,王军,陈志敏,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2):86-87.

6 路敦跃.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46-53.

7 李华芳,顾牛范.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上海精神医学,1991,7(9):47.

8 吴文源,李春芳,方芳,等.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及生命质量研究.中国新药和临床杂志,2005(14):83-84.

9 张鸿燕,舒良,李华,等.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4,20(1):21-24.

10 李乐华,陈晋东,陈晓岗,等. 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176-4178.

11 中华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379-380.

猜你喜欢
支持性艾司西普兰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教育需要“温度”
国家形象修辞中的核心话语和支持性话语*——基于H7N9与SARS时期官方媒体报道的分析
当代修辞学(2013年4期)2013-01-23 06: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