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尉
河南尉氏县中医院 尉氏 475500
肝性脑病(HE)是由各种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性格改变、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等[1]。该病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虽然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对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无法完全阐明。而据多年相关研究表明,氨中毒假说在HE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能有效降低血氨水平成为治疗肝性脑病的重要部分。门冬氨酸鸟氨酸作为治疗肝性脑病的理想用药之一,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氨水平,恢复肝细胞功能,改善患者出现的各种精神症状[2]。我院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01—2012-12收治的87例肝性脑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肝性脑病诊断标准[3]。男56例,女31例;年龄34~69岁,平均(45.6±8.2)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5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14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0例,慢性重型肝炎29例。肝性脑病I级19例,Ⅱ级26例,Ⅲ级32例,Ⅳ1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年龄、性别、病因及病程分级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疗法,包括祛除肝性脑病发作诱因、严格限制蛋白的摄入量、酸化肠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静滴支链氨基酸、抗感染及保肝治疗等措施。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用法为<10~20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连用7d。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氨指标,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患者精神紊乱、昏迷、行为失常等症状消失,意识清醒,血氨水平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精神紊乱、昏迷、行为失常等症状及意识清醒程度有明显改善,血氨水平有所下降,但未达正常值;(3)无效:患者精神紊乱、昏迷、行为失常等症状无任何改善,意识清醒程度无任何好转,甚至是病情加重或死亡,血氨水平一直不下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氨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88.4%,明显高于对照组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 (±s,μmol/L)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 (±s,μ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44 171.2±38.6 93.5±26.7治疗组 43 169.7±37.4 52.8±20.6*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肝性脑病(HE)是各种类型肝硬化及重症肝炎患者的最严重并发症,具有预后情况较差、病死率极高的特点。由于HE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而目前被人们公认的发病机制为氨中毒学说,当肝功能减退时,肝脏将氨合成尿素的能力减退,使体内血氨水平增高,以至随血流到达脑组织的氨也增多,从而干扰了脑部的能量代谢,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因此,临床上以减少肠道氨的产生和吸收,促进氨的代谢,加速氨的转化以及改善肝细胞功能为主要措施来降低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水平。
门冬氨酸鸟氨酸作为直接参与肝细胞代谢的一种药物,能在体内产生门冬氨酸和鸟氨酸两种关键的氨基酸,可提供合成尿素和谷氨酰胺必需的底物,作用于两个重要的氨解毒途径[4]。谷氨酰胺作为氨的解毒产物,同时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不仅能使氨以无毒的形式排出体外,而且还能激活重要的尿素循环,该循环被认为是降低血氨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5]。据有关资料表明,门冬氨酸鸟氨酸可促进肝细胞自身的修复和再生,能明显改善肝细胞功能,让机体能量恢复平衡。本研究表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血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未见不良反应。表明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理想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铮,徐红,张月萍.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11(1):41-42.
[2]孙芳.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5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5):103-104.
[3]涂传涛,张顺财.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2(2):158-160.
[4]朱顺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9):90-91.
[5]刘思纯,张敏.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概述[J].新医学,2008,39(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