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广
(北方工业大学 体育教研室,北京 100144)
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教学活动无从谈起。2002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确定体育课程内容提出了四点原则: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这为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指出了方向。《纲要》要求体育课程内容要有较高的体育文化含量,要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足见对课程内容文化性及民族性的重视程度。有学者在研究中将“传承体育文化”认定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之一。但当我们在现实中审视当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时,却发现西方体育项目大行其道,民族体育项目越发弱化。这种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所带来的中西体育文化在校园的不平衡,让我们有理由担心民族体育文化未来的迷失以及被轻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试图以首都普通高校为中心,从体育文化视角重新审视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考察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与西方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实际分布状况,剖析中西体育文化之间不均衡现象的原因,并为实现校园体育中西文化的均衡与和谐发展提供建议。
以北方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首都37所普通本科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
通过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查阅了有关体育文化、体育课程内容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通过对首都普通高校部分体育教师及部分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体育课程内容的相关问题。发放学生问卷468份,有效回收率88.7%。发放教师问卷78份,有效回收率96.2%。问卷的效度采用了专家评判法,评判结果合理有效。问卷信度检验采用了再测法,信度系数R=0.91,信度符合要求。
对本文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以及问卷内容向专家进行了访谈,征求建设性意见。
对所得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分析。
1.首都普通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情况
根据项目起源 (主要是现代起源),将首都高校以课程形式开设的体育项目进行了初步分类。共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项目,如太极拳、长拳等;第二类是起源于欧美的西方项目,如篮球、网球等;第三类是起源于除中国外的亚洲其他国家的项目,如跆拳道、空手道、瑜伽等;第四类是中外结合项目,如徒步、搏击擒拿术等。经过统计,首都高校作为体育课程内容的体育项目主要以西方项目为主,共有54项;其次是中国传统项目,有48项;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项目和中外结合的项目相对较少,分别为6项和10项。中国传统项目中主要以武术类为主,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辅。西方体育项目中以竞技类项目为主,以休闲、塑造形体、追求美感的项目为辅。
2.中西项目数量比最高的5所高校统计
为了更好的说明中西体育项目之间的不平衡,本文对中西项目数量比最高的前5所高校进行了统计。
表1 中西项目数量比最高的5所高校统计情况
表1显示了高校中西项目数量对比的失衡以及中国传统项目明显弱势的现实。除中央民族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外,其他高校传统项目开设数量明显少于西方项目。中央民族大学由于民族特色,在传承民族体育项目文化方面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从部分少数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的受众面来看,很多项目只有民大一所学校在开展,如木球、押加等,受众面较小。其他高校开展的传统项目以武术类为主,少数民族特色项目少有问津。中西项目数量比最高前5所高校尚且如此,其他高校就可见一斑了。另外,还有部分高校无一项传统项目开设,形成西方竞技项目一统天下的格局。
1.最喜欢的项目
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兴趣爱好既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校园文化传播的方向。为了展现学生主体对不同项目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对中西体育项目的喜好,本文对他们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情况进行了调查。
表2 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情况 (前5名)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随机问卷调查,男女生在体育项目喜好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表2列举了学生最喜欢的前5项体育项目。男生最喜欢的项目以球类为主,女生最喜欢的项目则以运动量适中、塑形美体的项目为主。在学生最喜欢的5个项目中,没有出现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身影,可见其在学生心目中的排位靠后。
2.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认知度情况
在对大学生随机问卷调查中,90%以上的学生能够说出多种西方体育项目,有的甚至熟知这些项目的比赛方法、规则以及相关背景知识。当问及中国传统项目时,80%左右的学生只能说出武术、太极拳,基本不了解其他传统项目。可以看出对其他传统项目认知度低。这也反映了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中受众面较窄,根基较浅的现实。
体育课程内容作为体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体育文化的传播与继承,也主导着校园体育文化的方向。首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中西项目分布的不平衡也导致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失衡,使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广泛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处于边缘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回顾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历史,可以看出西方体育项目形影相随。我国学校体育诞生之时,正是近代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的时候。工业革命后,以英国和美国的游戏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竞技运动,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和教会学校的发展而在全世界传播。晚清时代兴办洋学堂,兵操课程成为当时的体育课程内容。辛亥革命后,普通体操内容被纳入其中。1923年,我国的体操课正式改为体育课,球类、田径等西方体育项目出现在体育课中,成为主要的课程内容。建国后,我国的体育课程经历了学习苏联阶段、恢复重建以及改革发展阶段,原有的西方体育项目被保留和继承下来,成为现代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主体。伴随着课程内容所蕴含的西方体育文化也随之生根、发芽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文化的主角。尽管近年来关于我国传统体育项目进课堂的呼声和行动一直在进行,但始终无法撼动西方体育文化的地位。
当前,以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为核心的体育文化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体育商业化和产业化所带来的宣传攻势,让人们随处可见西方竞技体育的身影。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其以竞技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传播,都在不同层面影响着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校园体育文化也深受影响。在我国,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和欧洲五大足球联赛为代表的竞技体育文化也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取向。这种体育文化传播所造成的社会氛围让人们更愿意接受西方竞技体育项目,接受其文化。而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所蕴含的传统体育文化若要在这种氛围中谋求一片阵地实属不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够体现中华文明、代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很多。但如何能够将这些项目引进到学校中、走到课堂上,让当代青少年接受,并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却是困扰着大家的老问题。许多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特点与当代青少年活泼好动、追求刺激的特性产生一定冲突,如太极拳运动对形、神、静的追求就与青少年好动的性格产生矛盾。如何让大学生理解传统体育项目的精髓、体会其中的魅力,是体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努力的。不可否认,传统项目教材化开发不足,正影响着越来越多民族优秀体育项目走进课堂,使民族传统文化难以传承和发扬。
师资是影响体育课程内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没有教师任教,教学内容就无法进行授受。通过对首都高校体育教师的抽查,大部分高校只有一二名传统项目教师,80%教师所学专项都是西方竞技项目。虽然有一少部分教师尽管专项不是传统项目,经过继续培训和学习后,可以胜任一、二项传统项目教学,但仍无法改变传统项目师资偏弱的现实。
从培养师资的体育院校专业项目的设置上我们也可以找到出现以上局面的部分原因。以我国最高体育学府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学校设有武术学院,学院共有套路、散打、养生、民族传统体育4个教研室,中国传统项目的未来师资主要由这些系部来培养。而以西方项目为主项的师资培养要比武术学院阵容庞大的多,项目至少有十几类,培养的师资也多出几倍甚至十几倍。体育教师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师资培养的不均衡也间接导致了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不平衡。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在当下西方体育文化广泛传播的背景下使人们认识到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并接受、传播与继承,是体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体育科研工作者要发掘整理这些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而且体育媒体工作者也要积极宣传这些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同时,工作在文化传承第一线的广大体育教师也要向青少年传授这些民族优秀体育文化。这样才能使民族的变成世界的,促进其发扬光大。
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征,要想使它们走进课堂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内容,还需要进行教材化加工,这样才更具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目前这方面工作还远远不足,需要体育工作者不断努力,结合学校自身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不断引进传统体育文化蕴涵丰富的项目,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传承。
师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中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传统体育项目师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在不断扩大传统项目师资培养数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质量,让这些肩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师者不仅能够传播传统项目的“形”,还要把“神”展示给广大青少年,并把传统体育文化的“根”深深扎在他们心中。
首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中西项目间的非衡现象,从我国学校体育的缘起直至当今一直存在。西方体育项目在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完全否认这些作用是错误的,也是狭隘的。但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过分强调西方体育也是不可取的。忽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授,将导致人们轻视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将会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中迷失自我,甚至最终失传。这将是可悲的。事实上,中西体育项目及其所蕴含的体育文化存在诸多互补性,如动与静的互补、集体性与个性的互补等,因此寻求中西体育文化的互惠互利并和谐发展,才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Z].教育部,2002.
[2]唐炎,宋会君,等.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研究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102-1104.
[3]何斌,罗湘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522-525.
[4]毛振明.体育教学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4-178.
[5]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