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
心中有学生,脑中有教法,课堂有过程
——对体育模拟上课的几点看法
□何健
所谓模拟上课,就是模仿真实的课堂,在没有学生参与的场景下完成的虚拟教学活动。这也是在近几年在教师招聘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采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因简便和可操作性强而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青睐。模拟上课虽然缺少学生群体“动态”双边活动,但他更是40分钟体育实践课的浓缩。因此,要求执教者更做到眼看学生,话说学生,心装学生,要做到“此时无‘生’胜有‘生’”。笔者有幸参加了2012年浙江省体育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倾听了于素梅博士的讲座,在关于“模拟上课”的讨论中产生了几点看法。笔者认为,体育模拟上课必须根植于体育常态课堂,做到心中有学生,脑中有教法,课堂有过程,才能体现体育模拟上课的核心价值。
体育模拟上课,通俗地讲就是没有学生的上课,课堂教学主要通过体育教师的自导自演来完成。没有学生实体的参与,怎样才能让模拟课堂变得有血有肉呢?不至于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唯一的方法就是体育教师在模拟的课堂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学生。首先模拟上课的教学设计和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时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辅助手段、策略都要以现实课堂中的学生实体为设计对象,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设计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和锻练服务。模拟上课虽然没有动态的师生互动,他只是“独角戏”、“单口相声”,但执教者必须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转化为有效的语言,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教学中要通过语言的变化来体现立体的课堂,如请学生演示时就可以用“这个同学的动作怎么样或这个同学那个动作没有做到位”等语言来组织教学。在模拟课堂中虽然不会有像常态课中留给学生很长的思考练习时间,但一定要呈现学生的思考、练习和对问题的不同体验看法,并且学生的看法要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合理的转换。比如,要呈现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这样表述:“刚才XX同学说.......”,让课堂变得自然和流畅,实现无生变有生的效果。其次,虽然没有学生实体的参与,但模拟上课一定要呈现学生的“示范”和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示范的评价和激励,而且评价激励要符合实际,既要实现对学生的学和练产生激励作用,也不能不合逻辑地夸大效果,漫无边际地进行表扬。总之,只有
模拟课堂中的体育教师做到了心中有学生,模拟课堂才会具有立体感和现实价值。
模拟上课之所以在教师招聘和技能比赛中经常被采用,虽然有操作简便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它能充分反映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体育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水平。因此,模拟上课时一定要做到脑中有教法,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全面地展示执教者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中思路要清晰,问题的设计和处理要有实效,要让观摩教师感受到执教者对教材的钻研程度,才能体现模拟上课的核心价值。特别是对主教材的处理一定要采用多种正确合理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体育模拟课堂变得丰满而真实。首先教学的辅助手段要真正服务于主教材,不能因为没有学生的参与而采用不切实际的教学辅助手段和方法;其次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常态教学中学生的情况进行设计,服务于学生的学和练。虽然没有学生实体的演示和学习效果的体现,但体育教师一定要综合分析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对学生在练习中会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要作出合理科学的预计,并能设计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矫正方法,真正能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在需要帮助和保护的教学时要根据教材运动技能的特点设置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帮助措施,实现让学生学会的目的,完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模拟上课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施教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虚拟教学过程。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浓缩和精简,一般都在15—20分钟。但模拟课堂必须体现教学的过程性,让课堂具有和真实上课一样的流程,绝不能天马行空,任意妄为。首先在课的设计上要保证体育课的基本要素不能缺少,如,教材、教学内容、学生、组织要求、教学策略、教学流程等都要进行必要的描述和呈现,让看课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在时间上也有必要交代和说明。比如在重复练习或延时性练习时可以采用“下面我们练习几次或几分钟、跑几圈或多少米”等叙述性语言进行说明,并且给予合理的时间(2-3秒的停顿)让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体现时间的过程性。最后,在空间上要做到符合逻辑和规律,特别是学生队伍的调动和调整要具有顺序性和逻辑性,不能想当然的东一下,西一下,全凭体育教师想象。队伍的调动最好能环环相扣,体现层次性,让听课者和虚拟的学生能体会场地队伍调动的路线痕迹和空间位置感觉。同时在模拟上课中要合理使用哨声来控制上课的节奏,让模拟课堂更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性。
总之,模拟上课一定要在课堂中体现其核心价值,虽然没有学生参与,但上课者一定要让体育模拟课堂变得有“学生”,让模拟课堂变得有血有肉,有立体感,才能让模拟课堂真正具有生命力和现实价值。
(浙江省青田县实验小学 3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