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淼,张明雪△,何丽云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亚健康状态是人体介于疾病与未病、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心系亚健康状态则指人体处于健康与心系疾病之间的中间低质状态,常表现出中医心系相关症状。这种动态可变的第三状态既能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又可以长期处于中间状态,更会进一步发展为心系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状态。所以探究亚健康状态中医心系症状的特点,可提示其向心系疾病或他疾病转化的趋势,为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在北京4家医院体检中心收集的2163份有效的“亚健康状态评价量表”,经对比常规理化各指标,筛选出1332例亚健康人群,其中北京世纪坛医院462例,中国人民大学医院534例,解放军304医院174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62例。
1.2.1 诊断标准 ①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但仍可维持正常工作;②未有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③尽管有明确的诊断有非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但无须用药维持,且所患疾病与目前适应能力的减退或不适状态没有直接因果联系。
1.2.2 纳入标准 ①年龄在30~55岁之间者(即1953年12月至1978年12月之间出生);②愿意接受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符合诊断标准。
1.2.3 排除标准 ①明确诊断患有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及器官移植等系统疾病者(注:重大疾病确诊要有客观依据,有权威医疗机构的诊断);②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者;③患非重大疾病但过去3个月持续用药者。
1.3.1 获取数据 通过调查前的质量控制,进行大样本、多中心、横断面的现场调查,将调查后数据规范化,并严格安全地存储、管理、应用,实行双录入双核查并建立数据库。提取7项基本人口学信息和15个亚健康状态心系症状的测量条目组成心系亚健康状态数据库。7项基本人口学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婚姻、学历、职业、单位;15个亚健康状态心系症状有疲乏、头脑昏沉、心慌、气短、胸闷、眼睛不适、口腔溃疡、容易出汗、烦躁、难以入睡、夜里醒来、早醒、多梦、健忘、怕冷。
1.3.2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率或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对15个心系亚健康症状做非参数检验及聚类分析。
表1显示,烦躁、健忘、疲乏、头脑昏沉、眼睛不适、心慌、气短的出现率在95%以上,为主要症状;怕冷、多梦、早醒、夜里醒来、胸闷、容易出汗、难以入睡的出现率亦在90%以上,为次要症状;另有口腔溃疡的出现率低于90%,为83.5%。
表1 心系症状频数分布情况
测量症状的轻重程度有5个等级,即“完全没有、很少有、有、多数有、几乎总是”,按照 1、2、3、4、5分评分。1~5的中间是2.5,介于“很少有”(2分)和“有”(3分)之间,则大于2.5可认为是高于中等水平且更接近“有”的程度,所以大于2.5可表示症状较严重的程度。
表2显示,均值最高的症状为疲乏(3.17±0.711),最低为口腔溃疡(2.20±0.849)。均值大于2.5的症状有9个,从高到低依次为疲乏、眼睛不适、健忘、烦躁、头脑昏沉、怕冷、早醒、难以入睡、容易出汗。
表2 心系症状均数和标准差(按均值由大到小排序)
表3显示,男性490人,女性831人,疲乏、心慌、气短、胸闷、口腔溃疡、容易出汗、多梦、健忘、怕冷9个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出现频率超过95%的症状为疲乏、健忘、心慌,女性出现频率大于95%的症状为健忘、疲乏、心慌、气短、怕冷。不同性别中,男性出现疲乏、口腔溃疡、容易出汗症状的比例高于女性,女性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多梦、怕冷症状的比例高于男性。
30~35岁383人,36~40岁302人,41~45岁240人,46~50岁223人,51~55岁184人,疲乏、心慌、气短、胸闷、容易出汗、烦躁、难以入睡、夜里醒来、早醒、怕冷10个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不同性别心系症状分布
表4显示,30~40岁出现疲乏和36~45岁出现烦躁的频率为100.0%;30~35岁出现疲乏、烦躁、心慌,36~40岁出现疲乏、烦躁、夜里醒来、心慌、早醒、气短,41~45岁出现烦躁、疲乏、心慌、气短、胸闷,46~50岁出现疲乏、烦躁、心慌、气短、早醒,51~55岁出现烦躁、疲乏、心慌、容易出汗、难以入睡的频率大于95%;疲乏、烦躁、心慌在所有心系亚健康人群中出现率均超过95%。
表5显示,初中学历41人,高中或中专学历146人,大专学历186人,本科学历522人,研究生或以上学历418人,只有气短、容易出汗和健忘3个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学历出现健忘的频率均超过95%,大专及以上学历出现气短的频率均超过95%,初中学历出现容易出汗的频率超过95%。
工人135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83人,行政管理人员259人,行政事务人员131人,科技或工程研究人员188人,教师238人,医务人员7人,商业人员37人,其他人员210人,疲乏、心慌、气短、胸闷、眼睛不适、容易出汗、烦躁、难以入睡、夜里醒来、多梦、怕冷11个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工人出现烦躁、疲乏、眼睛不适、怕冷,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出现疲乏、烦躁、眼睛不适、心慌、气短、夜里醒来、多梦、怕冷,行政管理人员出现烦躁、疲乏、眼睛不适、心慌、气短、胸闷、多梦,行政事务人员出现疲乏、烦躁、心慌、眼睛不适、气短、多梦,科技或工程研究人员出现疲乏、烦躁、眼睛不适、心慌,教师出现烦躁、疲乏、眼睛不适、心慌、气短、胸闷、容易出汗,商业人员出现疲乏、眼睛不适、烦躁、容易出汗,其他职业出现烦躁、疲乏、眼睛不适、心慌、怕冷的频率大于95%。
表6、7显示,医务人员出现疲乏、心慌、眼睛不适、烦躁、难以入睡、夜里醒来、多梦、怕冷的频率为100%;各职业出现疲乏、烦躁、眼睛不适的频率均超过95%;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行政事务人员、科技或工程研究人员、医务人员、商业人员中出现疲乏、烦躁的频率高达100%。
表4 不同年龄段心系症状分布
表5 不同学历心系症状分布
表6 不同职业心系症状差异分析
15个心系症状聚类后为F1:气短、胸闷、心慌;F2:多梦;F3:夜里醒来、早醒、难以入睡;F4:容易出汗;F5:疲乏、头脑昏沉、烦躁、健忘;F6:眼睛不适;F7:口腔溃疡;F8:怕冷。
气短、胸闷、心慌为1组症状群,常出现在心气虚、心阳虚证候中;夜里醒来、早醒、难以入睡是与睡眠相关的一组症状群,常表现为心脾两虚证候中;疲乏、头脑昏沉、烦躁、健忘为一组症状群,常表现为心脾气血两虚证候中。
表7 不同职业心系症状差异分析
图1 亚健康中医常见心系症状树状图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研究发现[1],亚健康状态大多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尤以白领、知识分子最多。还有资料显示[2],亚健康人群在高学历知识分子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女性多于男性,女研究生亚健康的发生率高达70%。
中医学最早认识亚健康,源自《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当机体未处于疾病状态时,要重视预防。“消患于未兆”(《黄帝内经素问注·序》),是指在没有表现出显著疾病征兆的时候消除隐患。此言“未病”、“未兆”正是中医学对亚健康的精辟阐释。
心系亚健康状态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疲乏、头脑昏沉、眼睛不适、口腔溃疡、容易出汗、烦躁、难以入睡、夜里醒来、早醒、多梦、健忘、怕冷等心系症状群。《类经》云:“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又言:“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指出心的统帅地位,以及支配五脏六腑机能活动,保持机体协调平衡。
心主神明,主明则下安,若神失所主,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则难以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出现精神、思维、动作、行为的紊乱,表现为失眠、多梦、烦躁、头脑昏沉、健忘等症;心主身之血脉,血液充盈,周流不息,濡润全身,若血虚脉道不利、心失濡养、心动失常,则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血虚不能上荣头面,而见眼睛不适、头脑昏沉、健忘;心神失养,精血暗耗,表现为失眠、多梦;气血不足,机体能量不能充足供养四肢百骸,而出现肢体倦怠乏力;心劳过度耗伤心之阳气、阳虚自汗、阳虚生寒,故表现为容易出汗、怕冷;舌为心之苗,心火上炎易口舌生疮,而出现口腔溃疡等症状。
心系亚健康状态以烦躁、健忘、疲乏、头脑昏沉4个程度较重的主要症状为一类,又以早醒、难以入睡2个程度较重的次要症状和夜里醒来组成与睡眠相关的症状群,二者常表现在心脾两虚证候中;心慌、气短2个主要症状和胸闷组成一类症状群,常表现在心气虚、心阳虚证候中。
症状是病人的主观感觉或通过医师的检查而发现的不适与病理变化,是中医证候诊断的核心内容,对于心系亚健康状态的症状分布规律的探索研究,为预测心系疾病的发生和进一步判断中医证候提供依据。
[1]王育学.亚健康问题纵横谈[J].解放军健康,2005(12)1:6-9.
[2]胡登科,杨昆胜,蔡烈凤.高校女研究生亚健康的成因分析与干预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2009(6)1:68-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