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选民
(青海省中医院,西宁 810000)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及骨质等组织中而引起的病损和炎性反应,发病原因多有家族或遗传因素[1],较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中,拇趾跖趾关及踝部、足部为常发关节。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采用中医内外合治方法对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患者年龄在22~75岁之间,平均年龄48.6岁,病程1~12年,其中男58例,女42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2~73岁,病程1~11年,平均6.3年。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3~75岁,病程1~12年,平均7.1年。全部患者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痛风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痛风的标准拟定。患者相关并发症情况如下:观察组中共有9例高血脂症患者,13例高血压患者,7例糖尿病患者,8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中共有10例高血脂症患者,14例高血压病患者,6例糖尿病患者,9例冠心病患者。经统计学软件分析,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规范治疗,口服消炎痛胶囊25mg/次,每天3次。若疼痛得到控制,改服别嘌呤醇0.2g/次,每天3次。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药治疗:苍术15g,桂枝10g,黄柏 15g,防己 15g,土茯苓 25g,萆薢 20g,威灵仙15g,制南星 15g,羌活 10g,红花 10g,泽泻 15g,车前子15g,桃仁10g,川芎10g。若患者关节出现红肿灼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湿热偏盛且脉滑数,则药材中去桂枝与南星,并用土茯苓45g,大黄12g,萆薢35g,忍冬藤 15g、豨莶草15g;若骨节剧痛且遇到风寒则病痛加重、脉沉弦、苔白、寒湿偏胜的患者,则药材中需酌量加细辛、海风藤、制川乌、附子、制草乌等;若患者年纪大且病程久、易反复发作、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则需加桑寄生 30g,鸡血藤30g,五加皮 15g,杜仲 15g,全蝎 6g,乌梢蛇 15g。服药的同时患者需外敷二乌膏,成分包括制川乌20g、制草乌20g研粉,并与适量的蜂蜜调和成糊状,在患处外敷,3d 1帖。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病症消失,关节的功能恢复正常。白细胞及血沉计数恢复至正常水平,血尿酸低于380μmol/L;显效:临床主要病症消失,关节功能有所恢复,白细胞及血沉计数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血尿酸低于416μmol/L;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有一定的改善,白细胞、血沉及血尿酸均有所下降;无效:临床症状及检查显示均无改善或加重。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单位以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表1显示,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治愈患者18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86%。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并不显著,但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29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n,%)
表2显示,在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尿酸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血尿酸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情况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痛风性关节炎主要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目前临床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病证的突出特点为结缔组织结构的尿酸钠晶体沉着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诊断以化验及X线检查为主,完全确诊主要由滑膜或关节液中检测出尿酸盐结晶为准。典型的首次发作痛风性关节炎多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拇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急性期多起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可因疼痛而醒并彻夜不能入睡。病情反复发作,则可为多发性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并可伴有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等症状[3]。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情况比较
痛风性关节炎为本虚标实证[4]。先天上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脾失健运是其本,风寒湿热、痰浊血瘀、闭阻经脉为标。初期时发病位于关节经脉处,后期逐渐侵蚀筋骨直至损伤脏腑。因而在治疗上应分辨标本与缓急,分期进行治疗。急症则应进行清泄浊毒、利湿化瘀以及祛风通络治疗,达到止痛效果;缓症则应进行运脾补肾、调肝固本的治疗。本方中苍术与黄柏有清热燥湿之功效;防己善走下行,清泄下焦膀胱湿热,宣滞通脉,长蠲肢节痹痛;土茯苓性平甘淡[5],主脾胃二经,有搜毒外泄、升清降浊之功效;车前子苦甘性平,主肾与膀胱二经,渗利湿热,在分清泌浊方面有良好的功效。从现代药理研究上看,土茯苓和萆薢能有效增强肾血流量,从而对血尿酸排泄起到促进作用;泽泻甘淡渗湿,能泄肾间相火,存阴液,配伍车前子则能对肾小管的重吸收进行抑制,同时加快尿成分排泄,降低血尿酸;制南星能祛经络骨节中风痰;川芎可行血中之气;桃仁与红花主活血化瘀;灵仙能通行十二经脉、导滞宣壅,配伍羌活和桂枝,能祛风胜湿、温经通络、缓解关节之肿痛;诸药合用则注重整体的观念,同时切入局部辨病思维,将整体与局部进行有机结合。而现代医学则主要通过止痛、抑制血尿酸的生成以及促进尿酸的排泄来治疗,其副作用较大,很多患者不能忍受其腹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从而放弃治疗[6]。
同时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健,一是在急性发病时需注意卧床休息,并用冷水外敷;二是保持理想的体重;三是饮食方面患者应多食用米饭、面食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少食脂肪含量大的食物,因为脂肪会减少尿酸的排出。同时少食盐、多饮水,促进尿酸的排除。
综上所述,中医内外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血尿酸下降情况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海峰.宣痹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3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32(2):83-84.
[2]许巴玲.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3(9):182-183.
[3]于国刚,郝文智.四妙百合萆薢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2,23(1):378.
[4]崔世奎.“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23(2):26-27.
[5]李剑飞,张晶玫,殷艳萍.自拟痛风合剂配合黑药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3(1):117-118.
[6]赵恒立,郝亮,张文学,等.清肝降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2,23(3):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