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痰通腑颗粒对危重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3-11-30 05:18孙大志修丽娟秦志丰魏品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200003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2期
关键词:通腑危重粒细胞

叶 敏 孙大志 修丽娟 刘 煊 秦志丰 施 俊 武 峰 陆 烨 魏品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 200003)

临床常见严重创伤、休克、脓毒血症、脑血管意外、大面积烧伤等病症,虽然此类应激原不是微生物刺激,不与巨噬细胞或其他细胞发生接触,却可以引起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上升[1]。近年来,应激导致炎症因子升高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已经逐渐受到重视。消痰通腑颗粒系笔者所在科室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前期临床证实,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2-3]。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消痰通腑颗粒对危重患者炎性因子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1)年龄≥17岁并≤75岁;(2)有应激条件,包括严重外伤、危重症及外科手术后等;(3)符合休克、或脓毒血症、或消化道出血的任何一种诊断,或查体可见肠型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但无腹膜炎体征或立卧位平片可见肠腔内积气扩张及阶梯状气液平面,符合上述任意一种情况的患者。排除标准:(1)年龄<17 岁或>75 岁;(2)未经历应激条件;(3)有腹泻症状;(4)既往有胃肠功能紊乱史者。剔除标准:患者中途不能按计划治疗者。

1.2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长征医院急救科2011年4月至2011年8月住院患者,共62例。中途脱落3例,最终纳入59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28例,对照组31例。中药组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17~73岁,平均(49.07±17.17)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4例;年龄 21~75 岁,平均(44.97±14.05)岁。均以严重外伤为应激条件,其中包括休克2例,脓毒血症57例。经口服给药14例,经胃管给药4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痰通腑方口服或经胃管给药。每日2次,每次4袋(13.6 g),早晚各服1次。消痰通腑颗粒由制半夏、制大黄、杭白芍及细辛等组成。(2)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无中药干预。两组均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试剂盒购于德国Innovation Beyond Limits International公司,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在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CRP、IL-6、ET、TNF-α。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见表1。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下同。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见表2。经检验,两组的CRP、IL-6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余下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治疗组治疗后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与治疗组同时期比较,△P<0.05。

3 讨 论

应激是指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如创伤、失血、缺氧、疼痛、冷热、恐惧、剧烈运动、急性感染和手术麻醉等,导致以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为主,并伴有免疫系统参与,引起机体各种功能和代谢变化的过程[4],可以引起CRP、IL-6、ET、TNF-α 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上升[1]。

CRP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组分,与白细胞总数呈正相关,在炎性反应中起着积极作用,但CRP合成过度会对机体造成伤害[5]。IL-6是一种与T淋巴细胞活化、B淋巴细胞分化和应激反应有关的小分子活性多肽,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协同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炎性反应的一个中枢性调节因子[6]。ET是内皮细胞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存在于整个胃肠道,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能引起持续性的微血管收缩,引起胃黏膜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胃黏膜缺血、糜烂与溃疡的发生。TNF-α是由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多肽类介质,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可诱导IL-1、IL-6等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调节作用及介导炎症反应。

魏品康教授认为CRP、IL-6等炎性因子属于中医学“痰浊”范畴。痰浊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从“痰随气结,开气即以行痰;痰与热壅,化痰即以清热”角度出发拟定消痰通腑方,制成消痰通腑颗粒。该颗粒剂由二陈汤和小承气汤加减化裁而成,配伍严谨,组方考究。现代研究发现,二陈汤对慢性胃炎等胃部疾患具有一定的促进炎症吸收作用[7];小承气汤可泻热通便、荡涤胃肠湿热积滞,现代研究表明,大黄能明显减轻胃黏膜损伤,降低 ET、TNF-α 的水平[8-9]。

本研究中,治疗组CRP、IL-6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消痰通腑颗粒能降低炎症因子,减轻危重患者的炎症水平。治疗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临床针对危重患者,常规基础治疗往往包括抗炎治疗,因此两组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后均降低了,其中治疗组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消痰通腑颗粒能协同抗炎药物加强抗炎力度,减轻危重患者的炎症情况。

本研究表明,消痰通腑颗粒对应激所致危重患者出现的胃肠道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降低CRP、IL-6水平,减少ET的产生,减轻炎性因子所致的炎症反应。

[1]Nguven K,Desk T,Will MJ,et a1.Timeeourse and cortieosterone sensitivity of the brain,pituitary,and serum interleukin-lbeta protein response to acute stress[J].Brain Research,2000,859(2):193-20.

[2]王丹,王晓炜.魏品康五步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急性肠梗阻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5):88.

[3]王丹,秦志丰,施俊,等.理气通腑方灌肠治疗癌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3):59-60.

[4]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7.

[5]赵自育,张新定.颅脑损伤急性期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和 cT 的关系[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3):175-177.

[6]Hirano T.The biology of interleukin-6[J].Chem Immunol,1992,51(9):153-160.

[7]周壕.二陈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87例[J].陕西中医,2008,29(9):1138.

[8]汶希,陈楚杰,陈建新.大黄提取液干预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5):585-587.

[9]Cioc AM,Sedmak DD,Nuovo GJ,et a1.Parvovims B19 associated adult Henoch-Schonlein purpura[J].J Cutan Pathol,2002,29(10):602-607.

猜你喜欢
通腑危重粒细胞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达托霉素相关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