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2013-11-21 16:33孙跃生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份数平均分含义

孙跃生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课本第36页的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具体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真正理解单位“1”的概念,明白分数的意义即先“分”后“数”,正确认识分数单位。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起步,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分数的意义比较重要,又比较抽象。明确“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不同的分母有着不同的分数单位”,将会对以后学习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数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具有催化作用。

教学目标:

1.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让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归纳出分数的意义,經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单位“1”表示许多物体时分数的含义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及单位“1”表示许多物体时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突破单位“1”就是一个物体的误区。

教学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袋。(里面装有12根粉笔、6本练习本、少许黄豆;学生四人一组,每小组准备材料:一张圆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一分米长的纸条、10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以旧引新

1.介绍分数的产生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去查阅资料,谁能结合你的资料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情境演绎

①指定两名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学生观察,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②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苹果的个数也不能用整数来表示。

小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要用分数来表示。

【学生课前饶有兴趣地查资料,初步了解分数产生的条件、背景,拓宽数学学习的渠道;积极主动地用米尺度量黑板和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朋友,亲身体验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

的,推进着认识分数的数学活动。】

3.板书

提问:(1)你们认识它吗?(齐读)

(2)关于它,你们了解哪些知识?

(3)举例说明■的含义。

你们对分数知道的真不少,以前我们曾经两次认识分数。今天我们继续进一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关于■,学生已经会读会写,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温故引新,鼓励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自学课本

师:同学们,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本36页的内容。看一看,你能获得哪些知识?(学生轻声阅读)课件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①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②抽生汇报填写的分数。

追问: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让学生自己去自学课本,留给学生独立看书和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小组讨论:围绕以下三点交流

①平均分的是什么?②一共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一份是几个?③分数表示的是其中的几份?

(1)提问:第四幅图与其他三幅图有什么不同?

总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强调:这里单位“1”表示的整体:种类丰富形状各异,数量不同可多可少。

(2)以第四幅图为例,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分数吗?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表示把6个圆形看作一个整体,两个两个地数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就是分数单位;换个角度理解:■对应着“2个圆形”。)

归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追问:单位“1”表示许多物体时怎么“画图”来表示呢?用一个■把这些物体框住表示整体。

(3)提问:如何表示“其中一些物体”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把许多物体平均分呢?(强调:先在椭圆内用虚线表示平均

分,明确一份有几个物体;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份)。

明确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平均分成的总份数作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数单位表示物体的个数随着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变化而变化是个“变量”:因为有时一个一个地数着平均分,有时几个几个地数着平均分……)

(4)单位“1”表示整体,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分数的分子表示涂色的份数,涂色的部分表示分数。

【引导学生结合书本的插图说明分数的含义,看见一个分数首先搞清楚它背后的整体是什么?分数就是“先分后数”:平均分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合适的分数单位,数的目的是明白分数是由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组成的。为学生创造分数搭建一个动手操作的平台。】

3.动手操作,创造若干个分数

(1)学生取出课前准备的学具,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教师参与活动,与学生共同创造分数,同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老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放下端起的架子,走下讲台,成为课堂的一员,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建立了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洋溢着和谐的课堂气氛!】

活动要求:

①分一分——选择材料创造分数;

②画一画——涂上阴影创造分数;

③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你创造的分数。

你所创造的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指出:動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方式。一张圆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一分米长的纸条,10根小棒、12根粉笔、6本练习本……这些容易操作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手脑并用创造分数,并在小组里交流,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到了探究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才会产生课堂教学的高效。】

(2)交流所创造的分数。(具体说说把什么平均分)

4.根据平均分的对象不同,引导理解单位“1”、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

(1)我们创造的分数,所分的对象不同,有的分图形、有的分绳子、有的分一把黄豆等,你们创造的分数是把什么看作整体的?

(2)创造的分数分数单位是几分之一,它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根据材料自主地创造一个分数,直观感知分数的含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让课堂充满生机,学生由于所分的对象不同,有的分图形、有的分绳子、有的分一把黄豆等,直观形象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对单位“1”丰富的内涵深化了理解,慢慢适应了分数单位随着单位“1”被等分的份数的变化而变化……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具体思维迅速提升到抽象思维,思维方式悄然发生着改变。】

(3)完成第36页练一练和课本第37页第1、2、5题:

三、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列阴影部分。

2.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为什么?

3.让同学说说在生活中见过的分数。

【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我设计了两道基本练习题: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为什么?这样的题比较简单,可以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第3题是和同学说说在生活中见过的分数。这样凸显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四、拓展创新:课件动画演示,边播边提问

一棵苹果树采摘其中的3个苹果,占总数的■;又采摘3个苹果是剩下的■;接着采摘树上苹果的■,树上还挂有多少个

苹果?

【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既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又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极大地训练了学生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在“同样一份3个,为什么它们对应的分数单位不同”中体会单位“1”的数量多少和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影响着分数单位的大小。挑战解决这样的问题,为学生深入理解分数含义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认识分数发生了质的改变。】

五、小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

什么是分数?先分后数,先平均分寻找合适的分数单位,然后数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后,老师把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送给大家。

六、附板书设计

(作者单位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刘村联校泊段小学)

猜你喜欢
份数平均分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如何利用题组训练提高分数“量”与“率”的区分度
对提单及保单出具份数的思考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平均分一半
“份数法”的妙用
条条道路通罗马
虚荣的真正含义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