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派出国访学项目管理的研究

2013-11-20 02:16韩福乐
关键词:基金委合作项目河南

韩福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事办公室,河南郑州 450046)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国人才和教育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人才培养将以推动国际化人才为目标”这一大的趋势[1]。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在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我省一直处在经济实力不强、经济整体效益不高的尴尬境地中,究其原因,就是人才的匮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不足,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相对落后,国际化程度不高。高等教育的这种现状,已经不能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人才强省”的发展战略,强调人才是实现中原崛起的第一要素,主张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引进和培训人才。2004年,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开始实施,在加快我省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拓展教师国际学术视野、提升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推动我省经济和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一、2004—2011年河南省公派出国访学项目派出人员基本情况

2004-2011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合作项目派出人员情况见表1。

表1 2004-2011年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合作项目录取人数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8年中,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合作项目实际派出访学人数为641人。项目开展之初,出国访学的主要目的国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欧美国家,见表2。其中,赴美国访学共有249人,约占总人数的38.8%;赴英国访学共有88人,占总人数的13.8%;赴澳大利亚访学共有72人,占总人数的11.2%。近年来,公派出国访学目的国也依据各学科的特色呈现多样化,荷兰、瑞典、爱尔兰、新西兰、俄罗斯以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和印度等国的优势学科也吸引越来越多的访学人员。

表2 2004-2011年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录取人员国别及学科统计

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合作项目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高教强省目标,确定重点资助方向为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制药、环保、制造业、能源、石化、农学、新材料、金融、贸易、管理等专业。从表2中2004年到2011年访学人员录取数据分析来看,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能源、新材料及基础科学人员共182人,占总人数的28.4%;研究方向为生物制药、临床医学的人员共79人,占总人数的12.3%;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的人员共87人,占总人数的13.6%;研究方向为农林牧学科的人员共43人,占总人数的6.7%。出国访学人员的专业方向与河南省教育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基本一致。

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合作项目重点扶持了我省高校的重点学科。在研究中,我们选择了河南省7所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分析。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校出国访问学者的派出和本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高度相关,如郑州大学在选派访学人员时,重点选派的研究领域为生物及临床医学的人员,从2004年到2011年的8年间,共选派该领域人员63名,占到选派总数的38.4%,其中2007年医学领域选派人数占到总人数的66.7%。其它如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有明显学科特色的高校,在访学专业选择上也都明显倾向于自己的优势学科。

表3 2004-2011年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录取人员按学校及专业分类统计

值得一提的是,影响和限制我省出国访学人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外语水平。从2004年到2009年,除外语专业人员可以直接派出外,其它专业人员需经过一学期在指定地区的外语培训,浪费了拟派出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了派出率。2010年以来,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2010年在访学人员中,有18位非英语专业人员因英语水平高,被国家基金委专家建议直接派出,占总派出人数的17.5%;2011年专家建议直接派出人员多达41人,占总派出人数的比例高达41.8%,大大提高了我省地方项目人员的派出效率。同时,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项目的实施,也促进了高校教师外语水平的提升。

在该项目的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各高校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积极吸引教师关注该项目,并推进教师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该项目的管理归口部门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办公室)采取与学校的师资培养管理归口部门合作举办外教外语口语提高班的形式,大力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拥有外教外语口语提高班结业证的教师在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合作项目时优先推荐。

二、2004—2011年河南公派出国访学项目的成绩和贡献

8年来,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合作项目按照“到一流大学,从一流导师”的原则联系国外大学和导师,让访学人员充分了解本学科最新动态,掌握最新技术,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取得了许多高层次优秀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访学人员先后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9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在国内外本学科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 000余篇。

访学人员回国后,取得了大量优秀成果并积极运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为加快河南省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学理念的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例如,郑州大学关绍康讲授的《材料科学基础》、河南大学李伟昉讲授的《比较文学》等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河南理工大学龚耀清讲授的《结构力学》等课程获批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其中,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赴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系访问研究,两次为剑桥的中国访问学者和学生做学术讲座,在剑桥完成3篇论文,其中发表在国内权威专业杂志《外国文学研究》的论文《论梁实秋与莎士比亚的亲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被世界三大索引之一的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回国后,又在本学科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外国文学评论》发表的论文《梁实秋莎评特色论》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梁实秋莎评研究》也顺利结项。在他的带领下,河南大学文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获批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访学人员归国后,保持与境外访学高校的联系,分别从师生间的国际交流、开展国际间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建立高层次科研国际联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8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获得访学项目全额资助资格的人员已达30位,专业涉及比较教育、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环境与市政工程、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数学、能源、英语、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教育管理等。他们访学分布的国家为澳、美、加、德、荷兰、瑞士、英国等国家。截至2010年11月,已有19人按期完成访学项目,回校后已开展各种形式讲座20余次,双语教学8门次;原版教材引进14册;论文、论著发表及获奖68篇(部),其中不少都发表在核心刊物、EI或SCI刊物上;他们回国后主持的科研项目已达30余项,获得大禹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聘请国外导师或专家6人次;引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5项;平均每年申报并完成国家外国专家局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3项。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该项目在河南省内相关高校管理情况调研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部门不固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少,且流动性大,造成信息不畅、报名及录取人员不多。主要原因是对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项目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是人员选拔还不成体系。大部分高校依据本单位人才培养计划和学科发展需要,建立了报名与选拔审批管理制度。但是,也有部分高校并没有任何学科侧重和选拔、审批管理制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一,外语专业人员的派出人员所占比例偏高,总人数达114人,占总人数的17.8%,远高于我省经济发展更急需的农林医等专业。其二,派出总人数偏少。我省有很多学科发展非常有特色,如郑州大学的医科、河南工业大学的粮食和食品类学科、河南农业大学的农林牧等学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水利水电等学科,这些学科都是国家或省级重点学科,但缺乏国际影响力,急需加强和国外著名院校的学科交流和科研合作,但限于财务支持力度,我省每年派出人员只有100余名,而这些重点学科的比例还占不到一半。其三,出国访学人员外语水平低。2004-2009年,除外语专业人员可以直接派出外,其它专业人员必须到指定地点接受一学期的外语培训,降低了派出效率。2010年和2011年以来,非外语专业直接派出比例大幅提升,但依然有近60%的人需要进行外语培训,延长了派出周期。同时,外语水平低下也直接影响在派出目的国访学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境外管理仍难操控。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国家的访学境外管理松散,造成部分访学成效不高。其原因主要为访学人员赴英、美等发展国家人员较多,而我国驻这类国家使领馆教育处工作人员对出国访学人员1-3个月的报告总结不及时或相关信息无法及时处理。

四是回国服务及后续跟踪管理机制仍不健全。在调研过程中,大部分高校对访学人员回国服务均有年限管理要求,但亟待建立后续跟踪管理,如访学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该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为管理部门的不确定性以及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四、可行性建议

第一,明确管理部门,相对固定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人员选拔、推荐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人情选拔与熟人推荐。例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自2004年以来,该项目的归口管理一直放在学校的外事部门。在选报、报名这一最初程序的管理方面,采取了个人自愿报名与部门推荐相结合,外事部门汇总,依据学校的相关政策规定,提交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审议后,以网上发布通知与电话通知相结合的方式通知到人。被批准的报名人员然后在网上提交在线报名申请,并将纸质申请材料按照规定日期报送并由外事部门汇总后统一报送上一级主管部门。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现象和问题的出现。

第二,督促高校严格依据本单位人才培养计划和学科发展需要选拔人才。2007年到200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派出人数锐减为50人,2010年至今恢复每年选派100人,采取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政府和选派单位配套三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运行。在今后的运行中,应逐步实现出资主体多元化,探讨多种出资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派出人员数量和派出单位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国家留学基金委也在2010年依据一些省的做法,特别提出科研团组形式的派出访学人员。这种模式的提出和实施,必将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综合协调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发挥。同时,也可以避免非外语专业科研人员因为外语水平不高,影响访学成效。

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优势,提高境外管理效率。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上述相关现象和问题将会逐步得以缓解。在此,依据笔者在澳大利亚访学期间的实际经历,建议由境外管理1—3个月的报告制度,确定为1个月的总结报告制度;奖学金的发放期限可以根据使领馆教育处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第四,建立后续跟踪、综合评估制度。为了实现公派出国访学效益的最大化,有必要对公派出国访学的总体效益和有关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特别对各校属单位推荐人选的质量、访学效果和按期回国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各推荐单位的选派计划和选派规模,以保证各用人单位出国访学基金的高效率使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整体科研层次的提高。建议对公派出国访学人员的评估时限为归国后连续2年,每年评估1次,以利于本单位国际科研合作的发展和其他国际合作项目的推进。评估内容包括公派出国访学人员的教学、科研、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内容。通过评估,在促进访学人员不断提高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河南公派出国访学项目的发展空间,以期充分提高和发挥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合作项目的实际效果和辐射效应,更好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猜你喜欢
基金委合作项目河南
我校成功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中俄核能合作项目核岛主设备安装正式开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精准推荐评审机制路径探析
进博会江苏签订55个合作项目 总规模近50亿美元
An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Program of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2018年新项目
本项目成果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