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新乡段的历史变迁

2013-08-15 00:55王元黎
关键词:新乡大运河运河

王元黎

(新乡市博物馆,河南新乡 453000)

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自公元前486年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邗沟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肇始于春秋,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作为活着的、流动的、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是农业文明时期最具复杂性、系统性、综合性的超大型水利工程”[1]。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大运河已被列为中国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共有运河沿线8省市35个城市的遗产点和河道参与,新乡也正是这35个城市其中之一。大运河新乡段河道基本上是现在新乡境内的卫河,即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全长约100多公里,历史上一直是华北平原重要的航运河道,而且是目前河南境内唯一一段可以看到的大运河河道。

一、从清水到永济渠

新乡境内的运河就是现在的卫河,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重要的一段。《畿辅安澜志》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2](P572)通常称的卫河,指新乡县合河镇至山东临清之间的河段,合河村以上俗称运粮河,也叫丹河,现名大沙河。下游临清至天津为南运河。

卫河在战国时被称“清河、清水”,《水经注》载:“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今河南省辉县白鹿山东)”,“其水沥涧飞流,清冷洞观,谓之清水矣。”[3](P190)原是受古阳堤的制约而形成的一条排泄太行山洪水的自然河流,也是海河水系上游的一条重要航道,其呈西南——东北走向穿越新乡市区,向东北流经卫辉市,在淇县与淇水合流而流入海河。因其为山泉水,清澈透明,与混浊的黄河水形成明显的对比,故名“清河”,现新乡至卫辉段的河道,基本是历史上的清水河。

东汉时期称上段为“清水”,下段称为“白沟”。当时曹操北征袁尚,为了运粮,在淇水上(今浚县东枋城村)用大枋木筑堰,止清水入黄,向东北流,改清水入白沟(古黄河故道),以通漕运,基本形成了今天卫河的态势,也为以后开挖永济渠奠定了基础。

永济渠开凿于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4](《食货志》)。其工程不全是重新开凿,主要是在东汉建安年间所开挖的白沟(今卫河)基础上进行疏浚、扩宽和改建的,引沁水而南通黄河,北与清、淇二水相接。该河流经武陟、新乡、汲城、黎阳(今浚县)、临河(今滑县)、内黄、河北省大名,山东省临清,向东北流至天津,再西北顺永定河逆水而上,到达涿郡(今北京西郊),全长两千多公里,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以永济渠(今卫河)为纽带的北方航运大通道。

二、隋唐时期——南北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区别于元代的京杭大运河,隋代所开的运河一般称为隋唐大运河或南北大运河,共有五条,即广通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济渠。新乡境内的运河就是现在的卫河,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重要的一段。

隋炀帝开永济渠的主要目的,是以它作为远征高丽的运输线,粮械被服,大都由永济渠输送。据《资治通鉴》记载:隋大业17年(612年),隋炀帝兵发高丽(今朝鲜)时,曾亲自乘龙舟通过永济渠,“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今浚县)及洛口(今巩县)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载道常数十万人”。其规模之大和通航能力之强相当可观。

在古代,相较之需手推肩挑、马拉驴驮且并不发达的陆路,漕运成本更为低廉,速度也较快,显然更具优势。因此当时更多的是选择水运,这条大运河于是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也是当时的国家经济命脉,在运兵运粮、保障军需方面发挥重要的漕运功能,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朝时的卫河航运已经相当发达。隋炀帝开凿永济渠后,新乡至天津已可通行载重数万斤大船,自新乡溯流而上也可通行小船。“可使官及私家,方舟巨舫,晨昏漕运,沿溯不停,旬日之功,堪省亿万。”

隋代短促,开河后不久即被唐取代,但永济渠的漕运作用,愈显起色。“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唐代初年,卫河航运畅通,又所发展。且随着卫河水运的发展,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兴起与繁荣。据明代《新乡县志·关梁》记载:“新乡在唐时为望级县……乐水关,在北门外,据卫河通运道,民居繁庶,客商辏集。”“乐水关”即今北关,为当时的水运码头。中唐以后,停止引沁。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漕运路绝”。进入五代以后战争纷乱,永济渠已不见史籍记载。后周世宗贤德六年(959年),又疏浚永济渠。这时永济渠的水源,上游只有辉县的百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灌溉和漕运矛盾加剧,补充水源的问题未能解决而成为了季节性航道,永济渠已名存实亡。

三、宋元时期——水陆转运的重要枢纽

北宋将永济渠更名为御河,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曾进行疏浚。元初,北方黄河流域由于受战争和自然灾害影响,农业萎缩,无力供应大都(今北京)用粮,作为政治中心的大都军需民用皆源于江南。《元史·食货志》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5](《食货志》)当时漕运采取的是水陆转运。从江南沿着运河将物资运送至黄河岸边的中滦旱站(今河南黄河北岸封丘西南),改换陆路180里至淇门(河南卫辉市东北淇河与卫河交汇处),入御河(卫河)达天津,再接运至大都。由于水陆转运,迂回曲折,不能直通,元代重新对大运河整治,南北取直,划直和修凿了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以代替隋唐以来以中原洛阳为中心的旧运河,于是运河不再绕道河南,缩短了九百多公里。但卫河在航运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南北的军粮、漕米多经汲县(今卫辉)由卫河输送至开封、北京。元、明两代在新乡设广盈仓,漕运年达七百万石。”[6]

四、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辅助通道

明代时,因御河流经的地方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改称卫河,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以后,虽然京杭大运河经元代改造由“弯”变“直”,不再经过河南,但却常常受到黄河的干扰和破坏。黄河频繁溃决,冲断运道,淤塞河床,致使漕运受阻。卫河便成了京杭大运河重要的辅助通道,特别是“在京杭运河淤塞不通的情况下,中原运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7],卫河成为了南粮北运的不二之选。明景泰四年(1453年),张秋决口,运艘受阻,河南参议丰庆上书请用水陆兼用的办法,自卫辉、胙城洎于沙门,陆挽三十里入卫,通过卫河将漕粮运至京师。

除漕运京师外,卫河上经营船只往来频繁。当时卫河“水路便利”,从明永乐到清咸丰年间,往返新乡、天津之间,四季畅通长达400多年,给新乡带来了繁荣和发展。如今新乡所属卫辉市,就是因卫河漕运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从明万历年间开始,卫辉府城因卫河漕运商业迅速发展,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设立“卫辉盐仓”,此后100多年间,卫辉府城成为豫北漕运商贸重地。

明清两代,卫河都设有专门管理机构,掌管“济漕、灌溉”事务,并进行过多次疏浚。为补充卫河水源,还曾引丹济卫和限制辉县百泉水灌溉。到清末民初,往来于新乡、天津间的货船达到700余艘,载重百吨以上的大船约1/3,从天津将长芦盐、布匹、海产品等输入,将新乡的粮棉、油料、煤等输出,物资的装卸转运分别在饮马口、杨树湾两个码头集散。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道清、京汉铁路通车,卫河航运受到影响,水运事业日渐萧条。

五、解放后——短暂的航运黄金时期

解放初,政府加大了卫河航运的管理,卫河航运开始复苏。至20世纪50年代末,卫河又迎来了一次航运的短暂黄金时期。引黄济卫总干渠(人民胜利渠)和共产主义渠通水,使卫河水量充沛,百吨以上的大船和机动船可以畅行无阻。当时的和平桥至京广铁路之间,全长2 275米的自然码头,均为新乡港区,一次可停靠中型船68艘。据《卫河史话》记载,1958年、1959年是卫河航运之顶峰期。当时行驶在卫河上的“河喜号”拖轮,可拖带15只船,载重量1 200吨,拖带长度250丈,俨然水上火车。

随着公路铁路的兴起,加上引黄济卫工程黄河水含沙量过大淤塞河床、上游拦水灌溉等原因,导致卫河水量不足、污泥渐淤,河道砌坎破损,运输功能逐渐被替代。1966年卫河水源枯竭,航运停止,成为排污地下水、承泄退坡水的季节性排涝河道。

卫河在历史上对两岸工商业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她是豫北人民的母亲河。新乡市、卫辉市就是因卫河而兴盛的城市。新乡之所以能成为中原重镇,成为中原最早发展近现代工业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卫河的航运交通。卫河现在虽然丧失了航运功能,但其在文化、生态和旅游功能上日渐显现出强大的作用。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认为:“作为一个巨大的线型遗产,大运河申遗必须遴选足够多的遗产点与河道,来全面反映中国大运河的整体价值。”[1]全国政协委员、老舍的儿子舒乙考察大运河时称:“隋唐大运河是藏于地下的辉煌,更准确地说是一半在地上,一半在下,并不像人们原来想象得那样完全找不到踪迹。”卫河基本上就是隋唐时的永济渠,大运河新乡段的卫河是申遗立即列入项目永济渠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境内的大运河遗址大部分保存于地下,大运河新乡段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目前河南境内唯一一段可以看到的大运河河道。河道走向清晰,史料保存完整,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大量素材。大运河新乡段的卫河在中国大运河申遗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挖掘大运河新乡段卫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重要的推进意义。以申遗为契机,加强对河道的整治,修复运河景观,整理文化遗存,改善运河生态环境,对于新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刘修兵.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二次“提速”[N].中国文化报,2011-04-25.

[2]王履泰.畿辅安澜志[M].续修四库全书本.

[3]郦道元.水经注[M].王先谦,校.成都:巴蜀书社,1985.

[4]魏徵,令狐德棻.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6]卫祥晓.明代卫河的地位及作用[J].水与社会,2010,(16).

[7]陈隆文.明清中原运河:京杭大运河的辅助通道[J].天中学刊,2010,(8).

猜你喜欢
新乡大运河运河
新乡医学院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出征新乡,武汉石化拼了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放歌大运河
新乡:豫北老区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