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哲,舒盛芳
(1.湖北医药学院 体育课部,湖北 十堰 442000;2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
以上海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学特征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市18所中(初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法。根据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制定了“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经专家效度检验,认为问卷结构与内容效度较高,问卷再测信度系数r≈0.87,满足课题研究需要。2010年10月15日—12月30日,对上海市5个区(杨浦区、宝山区、普陀区、虹口区、金山区)18 所中小学发放问卷2 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 062份(男生868名,女生1 194名),有效率回收率为82.48%。
访谈法。2010年9月10日—12月30日,对30名中小学生、10名体育教师和8名中小学生家长做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了解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
观察法。2010年9月10日—12月30日,对中小学生在校的学习和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15次观察,并做记录。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认知和态度”“需要和动机”“个性与品质”“行为与习惯”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把这些内容作为心理学指标,对上海市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从心理学角度了解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基本面。其中,“认识和态度”是指青少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与态度,体现了青少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和主观能动性。“需要和动机”主要表现为学生对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爱好和欲望,体现了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内部驱动力。“个性与品质”表现为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认真程度和相应的锻炼效果,体现了学生对体育锻炼质量的控制能力。“行为与习惯”主要表现为每日锻炼的次数和时间长短,以及在体育锻炼上的消费水平等,反映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数量和持久性。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关联,共同构成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学指标体系。
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学特征调查采用五级量表,并对各指标变量进行赋值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总体分布情况。从总体来看,除了“行为与习惯”外,其他指标(偏态系数)Sk<0,总体向右偏,呈负偏态,详见表1。这说明学生在“认知和态度”“需要和动机”“个性与品质”方面比较积极,而在“行为与习惯”方面的积极性不够。峰态系数显示,“需要和动机”峰态系数Ku<0,说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和动机分布较分散,也说明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表1 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学指标的总体描述
2.2.1 青少年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态度
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改善人体机能、调节情绪,还可以充分满足青少年学生娱乐和体验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等多层次需要,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和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其进行体育锻炼的行为。
表2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态度
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比较认同,对于体育在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具有合乎现代成人思维的主流价值观,并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就体育消费观念来看,有62.2%的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值得”或“非常值得”。上海市青少年学生对于“花钱买健康”这种积极的消费观接受得较为普遍。
但同时,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得比较模糊,表现出态度的不坚定,甚至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存在错误认识。分析认为,学生对体育锻炼作用的认识大多来自学校体育教学、社会传媒,以及家庭教育,属于间接经验的传授,学生亲自参与并获得的经验较少,不能很明显地体验出体育锻炼对人的价值,因此,学生对此产生的认识不尽相同,甚至少数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2.2.2 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1]对体育的兴趣或爱好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属于社会性动机的一种,它是推动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从调查结果看,上海市青少年学生对体育普遍具有较高的喜欢程度,有95.4%表示喜欢或非常喜欢,这说明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具有较为强烈的吸引力。
同时,相对于兴趣爱好,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直接动机较弱。数据显示,有约36.3%的学生对“运动的欲望”表示“不确定”,14.8%的学生表示“没有”。如果说兴趣爱好是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牵引力的话,那么,“运动的欲望”就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内驱力。欲望越强烈,发生运动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玩是孩子的天性,体育活动可以充分满足青少年学生在适龄阶段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任务首先就是要保持并不断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爱好,这将为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及其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从结果看,半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动机表现,符合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但同时,仍有约半数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不明确,令人担忧。
2.2.3 学生体育锻炼的个性与品质
表3 学生参加早操和课间操锻炼情况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反映了其个性与品质。从学生参加课间操和早操的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学校规定的体育锻炼活动,并坚持把这种认识付诸行动之中。这对于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有极少数学生做操不认真,敷衍了事。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认为,做操单调无味,没有兴趣,被迫参加。体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不仅是强身健体,而且也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磨炼意志和锤炼品格的手段。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体育宣传工作,端正学生的行为态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2.2.4 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与习惯
2.2.4.1 青少年学生校内体育锻炼情况
表4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从表4来看,多数学生在校内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在1个小时之内,约占69.5%,超过1小时的仅占14.2%,还有一少部分从不参加体育锻炼。显示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参加各类体育类活动的数量也较少。
从目前来看,在校内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仍是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学校要切实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不仅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求[2]。
2.2.4.2 青少年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情况
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偶尔参加”或“很少参加”的占73.5%,“经常参加”的仅占17.6%,学生在校外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并不乐观。影响学生校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讲,有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态度的因素;从客观上讲,有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氛围的影响。对比学生进行校内体育锻炼的情况,学生在校外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并不完善和宽松。因此,加强青少年体育,需要政府积极倡导,全社会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设宽松、舒适和安全的体育锻炼环境和氛围[3]。进一步调查发现,在校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多数只能坚持半年左右,约占56.4%;能坚持到两年时间的仅占16.4%,学生体育锻炼的长期性、持续性不强。这说明青少年学生并没有形成较为稳固的体育生活方式。同时,这也提示我们,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并积极创设条件,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树立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2.2.4.3 青少年学生家庭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情况从学生家庭体育活动情况看,周一至周五,93%学生的学习时间在1个小时以上,其中约有60%学生的学习时间在1—3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之外,学生的主要活动内容为阅读课外书籍、做辅导练习以及预习功课。在体育锻炼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进行了体育锻炼,但锻炼时间多为半个小时,也有约1/5的学生没有参加体育锻炼。周六和周日以及假期时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和锻炼时间有所增加,大部分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有半数学生的锻炼时间达到半个小时以上,有些甚至可达2小时以上,但仍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参加体育锻炼。从体育消费情况看,学生在体育消费上面的开支并不大,且主要用于购买体育器材和体育服装等。从消费金额和消费内容来看,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消费明显不足。
表5 男女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学特征比较
表5显示,除“个性与品质”特征指标外,男女学生在“认知和态度”“需要和动机”“行为与习惯”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赋值后的均数来看,在存在差异的三个方面,男生均值都高于女生。这说明男生相对于女生在这三个方面具有更加积极的外在表现。
由于生理机能、价值取向的差异,以及社会传统的影响,女生相对于男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往往表现出畏惧、懒惰、不自信等心理倾向[4]。因此,男女学生在运动欲望、运动能力和运动实践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不同。从现实情况来看,女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需求还没有被激发,甚至还被一些外界或内在因素所抑制,因此,女生付诸体育实践的行为也就较少,久而久之,就逐渐对体育失去兴趣、表现淡漠。对此,教育者要对男女生在体育能力和生理方面的差异有充分的科学的认识,采用不同的体育教育方法,区别对待,充分激发青少年女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兴趣,积极为她们创造体育锻炼的良好环境,逐渐培养起她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上海市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特征相关性分析显示,四个心理学指标两两呈显著性正相关,见表6。而其中,“认识和态度”和“需要和动机”指标的相关性最强,“需要和动机”和“行为和习惯”的相关性最弱。“认识和态度”是所有指标中与其他指标相关性最强的指标。相反,“行为和习惯”是所有指标中与其他指标相关性最弱的指标。
表6 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学特征相关性分析
从相关性系数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心理学特征的相关性从主观意识形态到客观物质形态基本呈递减态势。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主观认识对其体育行为产生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主观的认识水平并不是学生体育行为发生的唯一影响因素,青少年体育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还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广泛影响[5]。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育认识之外,还要全面考虑影响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产生的其他因素,排除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努力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现状,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从理论上来讲,“需要和动机”是学生体育行为产生的最直接因素,但从现实表现来看,“需要和动机”与“行为和习惯”的相关性是所有指标当中最弱的一对。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和渴望与学生体育行为的发生之间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本能需求往往被学业压力或其他能力培养的负担所抑制,最终导致学生体育锻炼的减少。这说明,现阶段“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需要教育部门认真反思现行的教育质量标准。
上海市青少年学生在“认知和态度”“需要和动机”“个性和品质”等方面上具有积极的表现。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和动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与兴趣爱好相比,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不足。在行为与习惯方面,学生进行自由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并不充足,持续性较差,体育锻炼的习惯还没有从根本上形成。
男女青少年学生在“认知和态度”“需要和动机”“行为和习惯”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这三个方面男生相对于女生具有更加积极的外在表现。应提高女生对体育的科学认识,激发她们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和兴趣,才能逐渐培养起她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学特征的相关性从主观意识形态到客观物质形态基本呈递减态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和渴望与学生体育行为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育认识之外,还应积极排除其他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努力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条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赵升,方康敏.学生体质健康危机引发的对中小学体育基本思想观念问题的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1):46-48.
[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5]安德烈耶娃.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