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SP英语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2013-11-12 07:16:20李黎
职教通讯 2013年21期
关键词:用途专业英语教学法

李黎

近年来,专门用途英语受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专门用途英语将专业性和英语教学联系在一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又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ESP教学在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大为推广,并且成为继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之后的又一大英语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也是近年来高职教学中一直推广的教学方法,目的是摒弃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向主动学习者。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一教学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学生长期形成的被动接受知识而养成的懒惰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将对项目教学法运用于ESP英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

一、ESP英语教学理论基础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又称“特殊用途英语”或“特殊目的英语”,是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1]专门用途英语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联的英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专门用途英语属于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应该还是属于语言学范围之内。专门用途英语的使用者有明确的使用范围,即由于特定行业的需要,使用者在其工作领域内必须使用该英语,说的更明确就是行业英语。二是有特殊的语言内容,跟某种行业或者学科相联系。专门用途英语的知识体系主要体现在专业化和行业化,不同的专业都有各自的专用词汇、常用句式和文体风格,所有这些行业词汇和用语构成了专业用途英语的知识体系。[2]专门用途英语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广泛,从语言文学及文化扩大到商务英语、医学英语、网络英语、会展英语、营销英语、旅游英语、机电英语、汽车英语和建工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不单纯的以学语言为目的去学英语,而是要通过语言区去学习某个特定的课程,掌握特定的行业所需的行业英语。另外,ESP教学要建立在对学习者的需要分析之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一)项目教学法的起源及定义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3]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项目教学法在ESP教学中的特点

(一)目的性、针对性强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来说,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了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提升了老师的传授技能和能力;对学生来说,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讲授周期短,效果明显

项目内容根据ESP涉及的各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而设置,项目教学法通常是在一个短时期内、较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并且教学效果明显。

(三)可控性好

项目教学法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由教师指导,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练习技能。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完成一个项目,必然涉及如何做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从原理开始入手,结合原理分析项目、订制工艺。

与其他任何教学手段一样,没有任何一种固定的情景设计模式可永保其生命力,其生命力存在于变化之中。而变化的依据又是ESP中各专业英语不同的活动情景。[4]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活动来满足不同的需要。以我校建工专业来说,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但专业知识掌握比较好,所以,建工专业英语的课堂重点是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掌握具体的建筑构件的英文表达方法,学会看懂英文的建筑工程图纸,能和国外的建筑专业同行交流,这就是建筑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

四、项目教学法在ESP教学中的应用(以建工专业英语一次课为例)

(一)计划准备阶段

我校建工专业使用的专业英语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系列技能型规划教材《建筑工程专业英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插图以及课后材料设置与教材章节密切相关的项目。一方面,能够对所学的教材章节内容起到扩充和具体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习小组的划分是项目教学法中的一个必要的手段,将学生分成6-8人不同的小组,为以后的课程和项目的实施打下基础。

(二)组织实施阶段

第一次课是预备课,教师对课文中的新单词和词组进行讲解,将每个单元的课文划分成几个部分,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内容的讲解。对于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建筑构造,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或者制作模型来讲解,让知识渗透更为充分。

(三)检查评估阶段

第二、三次课是具体的项目实施阶段,让各小组展示其成果,项目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图片、ppt、模型等。检查评估不仅可以让老师在实践中检验学生掌握语言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来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也锻炼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学生在讲解中充分发挥特长,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不足。[5]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感受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四)成绩处理阶段

表1 建工专业英语评分表

每个小组都设置一份评分表,评分的权利不仅仅在老师,同样将打分权利交给各个小组的组长,取其平均分,有利于公平公正和公开。

(五)注意事项

1.项目设计不能盲目。项目设计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不能为设计而设计,盲目跟从,否则就违背了其为教学服务的宗旨。[6]

2.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当设计者及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3.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次的项目成绩可以汇总成平时成绩,便于老师在期末总评时一目了然。对教师来说,不仅要有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要对专业知识有所涉猎,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专业英语教师,才能在ESP的教学岗位上有所创新。

[1]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35-37.

[2]黄晓燕.项目教学在模具专业中的运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45-46.

[3]舒林栋.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ESP教学理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3-24.

[4]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9):56-57.

[5]孟亚娟.把ESP教学引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101-102.

[6]张莹.基于小型语料库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2(24):53-55.

猜你喜欢
用途专业英语教学法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DNA的奇妙用途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02
用途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水的用途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