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洪明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实践证明,为了使考试真正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并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途径之一,就必须对现行的考试方法、命题形式、课程成绩评定方法等进行改革。
“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专业理论课,目前考核评价采用卷面考试,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然而,这种考核评价方式难免将学生引入死记硬背的固定程式,虽然学生可能会取得较高的考试分数,但他们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却普遍不强,尤其是动手能力严重缺乏。笔者认为,看一种考核形式是否适用,一是看其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二是看其是否满足教学目标的实现。“公差与技术测量”是专业理论课程,必须根据其课程特点和要求,对考核评价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1.课程性质。该课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专业的一门限修课程,主要讲授公差与技术测量。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前导课程主要包括“机械识图与制图”、“机械制图”、“机械零件普通加工”、“机械制造基础”等,后续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实训”、毕业设计等。
2.课程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公差与配合的分析与计算,会正确地选用和标注公差配合,能测量公差配合,为课程设计和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该课程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2)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分析与计算;(3)会正确地选用和标注公差配合,能测量公差配合。
2.能力目标。该课程能力目标包括:(1)能对零件设计进行公差配合分析;(2)能对公差配合选用和测量。
“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采用传统的卷面考试的评价方式,通过概念、填充、判断题、问答、综合题形式,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这种考评方式下,有些学生平时不用功,到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在零件设计制图中,对于如何选择公差、几何公差,粗糙度及其正确标注,加工的产品用什么测量工具检验,测量工具使用操作等问题,却无从解决。显然,这种考核评价形式并不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考查不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一致、不协调。
“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改革后的评价标准应对学生学习课程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因此,根据课程理论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性质,必须采用一种既能检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能检验动手能力的考核方式,如综合性作业考核。
综合作业考核可以全面检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能力,通过综合性考核,了解学生对公差测量技术的全面掌握程度。
给定题目,要求学生在设计图纸时,根据零件要求,正确选择和标注公差、几何公差、粗糙度;在加工和检验过程中,针对图纸标注,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能采取正确的步骤进行测量。通过综合考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会使用手册及图书资料,在设计过程中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具体考核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综合性作业考核评价方法
综合性作业考核形式重在引导学生重视理论学习,加强实训操作,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逐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学习,能对零件设计进行公差配合分析,正确地选用和标注公差配合,能测量公差配合,从而有效实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