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聚强 骆 利 任永强 王 帅 李国安 闻 炜 曹建彪*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其产生的各种严重并发症通常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2]。回顾性调查我科自1999年至2009年10年期间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对死亡病例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分布规律相应进行统计学分析。
选取我科自1999年至2009年10年期间住院死亡的原发性肝癌病例25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乙肝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的诊断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资料来源采用整体普查的方法并进行病案查阅,本研究方案经北京军区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关于涉及人的科学研究指南的要求。调查队伍组成人员于调查前统一培训,统一量化调查标准。人员组成:①调查总负责1名,全面负责并协调调查及质量控制;②病案调查2名,分别对同一病例数据重复采集校对。
应用Exel软件由同一位工作人员进行2次数据录入,由另一位工作人员进行数据核对,后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用方法为x2检验。
我科自1999年至2009年期间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共253例,其中男性211例,占83.40%,女性42例,占16.60%,男女性别比例约为5∶1,最小年龄为10岁,最大年龄为89岁,中位年龄为62岁。以10岁年龄段进行年龄分层:<40岁14例;40~49岁45例;50~59岁58例;60~69岁64例;70~79岁48例;80~89岁24例,具体病例基本情况构成比见表1。253例死亡病例中合并乙肝肝硬化病例162例,占总死亡病例数的64.03%。
表1 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基本情况构成比
对253例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进行年龄、性别分层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死亡年龄集中在60岁以上,而男性死亡高峰年龄相对较低,40岁左右病死率显著上升(如图1所示)。
图1 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年龄、性别分布规律
253例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中各并发症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上消化道出血(即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肺部感染、自发性腹膜炎、合并其他脏器转移、肝肾综合征、肝癌破裂出血、重型肝炎及呼吸衰竭等,见表2。
表2 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中各并发症患病构成比
经年龄分层提示,253例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不同年龄层各并发症患病例数见表3。40~79岁死亡病例中各并发症构成比相差无几,而<40岁组和80~89岁组死亡病例中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构成比较其他各组相对偏低。统计分析发现,各并发症在不同年龄层死亡病例中所占比例明显不同:<40岁组死亡病例中肝癌破裂出血所占比例较其他各组比例显著增高,而肝性脑病病例较其他各组病例数明显较低;40~49岁死亡病例中合并其他脏器转移的病例所占比例较其他病例较高;在80岁以上老年死亡病例中合并肝硬化死亡病例明显较少,相反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病例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年龄层各并发症患病比例分布规律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其产生的各种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中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即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肺部感染及自发性腹膜炎等。究其原因,上述并发症与合并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密切相关[3]。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生遵循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规律。本研究发现,253例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中合并乙肝肝硬化病例为162例,占整个死亡病例的60%以上。经年龄分层发现,80~89岁死亡病例中合并乙肝肝硬化的患病率仅为12.5%(3/24),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因此,在积极防治乙肝肝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延长患者生命、降低原发性肝癌病死率的首要措施[4]。
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男性多于女性,在HBV相关的原发性肝癌病例中,此种差异更为显著[5]。吴孟超等[6]从1960年至1998年共统计了5524例肝癌手术患者,结果发现我国肝癌发生率男女性别比例高达7∶1。本研究发现,253例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5∶1,男性病情进展快、病后存活时间短,而女性发病主要出现在停经后,与文献报道一致[7-9]。多项研究证实[10-12],性别因素是影响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发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前期工作亦证实,机体内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可能是调节HBx蛋白诱发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一条新型信号通路[13]。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性别差异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年龄层各并发症所占比例具有明显差异,主要包括:<40岁死亡病例中肝癌破裂出血所占比例较其他各组比例显著增高,而肝性脑病病例较其他各组病例数明显较低;40~49岁死亡病例中合并其他脏器转移的病例所占比例较其他病例较高;在80岁以上老年死亡病例中,合并肝硬化死亡病例明显较少,相反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病例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因此,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层各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特征及分布规律对于今后指导临床医护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El-Serag HB.Epidemiology of viral hepatit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Gastroenterology,2012,142(6):1264-1273.
[2]Forner A,Llovet JM,Bruix J.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Lancet,2012,379(9822):1245-1255.
[3]Wang SB,Wang JH,Chen J,et al.Natural history of liver cirrhosis in south China based on a large cohort study in one center:a follow-up study for up to 5 years in 920 patients[J].Chin Med J(Engl),2012,125(12):2157-2162.
[4]Ruggieri A,Barbati C,Malorni W.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ender disparity[J].Int J Cancer,2010,127(3):499-504.
[5]Singal AK,Jampana SC,Singal V,et a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edicts in-hospital mortality from acute variceal hemorrhage among patients with cirrhosis[J].J Clin Gastroenterol,2012,46(7):613-619.
[6]吴孟超,陈汉,沈峰.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附5524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25-28.
[7]Poynard T,Ratziu V,Charlotte F,et al.Rates and risk factors of liver fibrosis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J].J Hepatol,2001,34(5):730-739.
[8]Wands J.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sex[J].N Engl J Med,2007,357(19):1974-1976.
[9]Lawrence T,Hagemann T,Balkwill F.Cancer.Sex,cytokines,and cancer[J].Science,2007,317(5834):51-52.
[10]Shimizu I,Kohno N,Tamaki K,et al.Female hepatology:favorable role of estrogen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32):4295-4305.
[11]Zarski JP,Marcellin P,Leroy V,et al.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 France:predominant frequency of HBe antigen negative cases[J].J Hepatol,2006,45(3):355-360.
[12]McMahon BJ.The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Semin Liver Dis,2004,24(Suppl 1):17-21.
[13]Han J,Ding L,Yuan B,et al.The estrogen receptor variant lacking exon 5 and 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inhibit estrogen receptor signaling in hepatoma cells[J].Nucleic Acids Res,2006,34(10):3095-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