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象似性翻译观

2013-11-01 07:39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原诗译文原文

王 筱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象似性最早是哲学家和符号学家提出来的,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象似性的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语言符号的任意观对语言符号的解释过于简单,主张把语言形式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置于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并认为“语言结构反应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和概念结构。也就是说,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1]。

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海曼(Haiman)和吉冯(Givon)是最早对语言的象似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在其专著Iconicity in Syntax和Natural Syntax对语言的象似性进行了系统详尽的研究。海曼将“形式相似,意义相近”的象似原则,从词汇扩大到了句子层面,并得出“结构相似,意义相近”的结论,并把拟象象似性分为成分相似(isomorphism)和关系象似(motivation)[2]。吉冯提出了“象似性编码”的三个原则:数量象似性(quantitive iconicity)、接近象似性(proximity iconicity)和顺序象似性(sequencing iconicity)[3]。

国内许多语言学家也对象似性理论进行了研究。许国璋对“任意性”问题提出疑问。他指出:“‘任意性’和‘约定俗成’不是同义词。……受语言和社会双重制约的联系,是理性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联系。”[4]王寅认为“语言符号在音、形、义或表达结构上与所指有映照性象似现象”[5]。此外,胡壮麟等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对象似性,也有学者开始从修辞和文体学的角度研究象似性。但很少有人从象似性的视角来探讨诗歌的翻译。因此,笔者尝试从象似性的角度来探讨诗歌英译,以期为诗歌的英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一、象似性与诗歌的象似性翻译观

1.象似性及其分类

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亦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6]也就是说,语言形式与客观世界、经验结构、认知方式和所表达的意义之间存在种种对应象似的理据性现象。

美国哲学家和符号学家皮尔斯(C.S.Peirce)最早提出了符号三分法[7,p329]。他从能指和所指的角度把符号分为三类:象似符(icons)、标记符(index)、和代码符(symbols)。其中象似符是指符号和描述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它又可以细分为映像符(images),如山水画、人物画;拟象符(diagrams),指通过一个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类比,描写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地图;隐喻符(metaphors),指符号和描写对象之外的第三个事物的象似。与之对应,语言的象似性也可以分为:映像象似(imagic iconicity)、拟象象似(diagrammatic iconicity)和隐喻象似(metapho rical iconicity)。其中映象象似包括听觉和视觉两种象似,主要表现为声音象似和形状象似两个方面。拟象象似主要是指成分相似(isomorphism)和关系相似(motivation)[7,p331]。成分相似又叫结构相似,是指句法上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可以表达相近的意义或功能。关系相似,是指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与经验结构成分之间关系具有相似性。“形式相同则表示的意义相同;形式不同表示的意义则不同。”[8]

目前,国外学者把象似性主要分为了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王寅又提出了“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和“句式象似性”三种分类[8]。在各种体裁中,诗歌的象似性特点最为突出。换言之,象似性是诗人表达主旨最常用的一种手段。“诗歌翻译遵循象似性原则,有助于从语言形式的翻译入手,实现”形神兼似”的理想翻译效果[9]。

2.诗歌的象似性翻译观

长期以来,译界对“形似”普遍存在一种狭隘的理解,认为“形似”就是“形同”,是语言符号层面呆板地亦步亦趋,一字不减一字不增地机械地死译。其实不然,这里的“形似”更多的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层面的“形”。“神似”与“形似”一直是翻译界中的矛盾焦点。我国翻译界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傅雷、杨绛、杨宓等译家为代表的“神似”派,另一派是以卞之琳先生为代表的“存形求神”派[10,p102]。茅盾先生最早把“形神”引入翻译领域,提出了“神似论”的翻译观,并在中国译论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翻译大家傅雷提出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主张[10,p246]。“重神似”的主张,是指在神似和形似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只有舍“形似”取“神似”。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顾形似而一味地追求神似。许渊冲认为:“译诗要和原诗一样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如长短,对仗等),这是形美[11]。事实上,内容和形式应浑然一体,在注重神似的同时,还应对形似给予足够的重视。

无论“神似”还是“形似”都不能独立开来,“形和神”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与单一的“神似”或“形似”相比,“形神皆似”无疑是更理想的翻译效果。象似性涉及到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因而采用象似性的视角和切入点有助于语言形式的翻译。

在此,笔者提出象似性的翻译观,有利于通过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形似”而有效地传达原文的附加义,这种翻译方法不失为达到“形神兼似”这一翻译效果的有效途径。Wales认为:“文学广义上可被视作是象似性的,其形式可以用多种方式模仿它所反映的现实。”[12]Hiraga认为:“象似性不仅普遍存在于日常语言的各个层面,而且对于诗歌语言而言,象似性是其规则。”[13]因此,我们在诗歌翻译中要把握住“形神兼似”这一翻译原则。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在追求“神似”的同时要兼顾“形似”,尽量使译文与原诗保持“形似”,使译文得其形,传其神,形神兼似,再现与传递原诗的形式附加义或示意效果。

二、象似性翻译观在诗歌翻译中的体现

诗歌创作在不同层面会使用不同的象似性手法,如,声音象似、数量象似、顺序象似、距离象似等比较典型的象似性原则。本文将着重探讨声音、形状和数量象似在诗歌翻译中的体现。

1.声音象似与诗歌翻译

声音象似性是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模仿,主要包括拟声、语音象征和节奏三种类型。象似性的运用可以增加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下面来分析下杜甫的《兵车行》①中声音象似性的运用及其在译文中的体现。

车辚辚,马萧萧……(杜甫《兵车行》)[14,p203]

[徐渊冲 译]

Chariots rumble,

And horses grumble……[15]

[宇文所安 译]

The wagons went by rumbling, horses snorted and neighed.[16]

《兵车行》首句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兵车隆隆”“战马嘶鸣”,奔赴战场的壮观场面。显然“辚辚”和“萧萧”体现了拟声象似性,使人闻其声、如身临其境。“辚辚”模仿了“战车轰鸣之声”、“萧萧”则拟战马嘶鸣之声。这气势雄浑而悲壮的拟声词,令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残酷厮杀的战争场面。而且还会使人联想到逼民从军、哭喊送别的凄惨景象。徐渊冲采用了与译入语相应的拟声词,把“辚辚”和“萧萧”译为“rumble”和“grumble”,使得原诗的拟声效果得以再现。相比之下,美国著名的唐诗研究专家和翻译家宇文所安的译文则略显啰嗦,但“snorted”与“neighed”两词押韵,有更好的音响效果,增强了译文的节奏感和感染力,使得原诗的语音象似性得以保留和再现,实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因此,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要识别、分析并仔细选择译入语中与之相应的拟声效果词,使得原诗的声音象似性得以保留和再现。

2.形状象似性与诗歌翻译

形状象似性指篇章在整体即整首诗或局部也即是段落和诗节上模仿现实世界中物体的真实形状。西方现代派的“具象诗”,又叫“形体诗”,是典型的形状象似诗,它常常兼有诗和画的特征,不仅可供阅读而且可供观赏。如同中国古代诗歌一样常常兼有诗和画的特质,即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类诗通过诗行的特意排列来临摹状物,以图示意,以取得某种特殊的文体效果。诗行的排列形式映照诗歌的内容因而也就使得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形式服务于内容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在翻译这类诗歌时要对诗歌的形式仔细地推敲并力求保持原作的形状象似性,以再现原作的视觉效果。美国当代诗人William Burford的A Christmas Tree,便是形体诗的典型例证[17,p103]。

[译文]

A Christmas Tree描写的是圣诞节人们在圣诞树下狂欢的情景,诗的结构看起来也像一棵圣诞树,令读者融入那种“诗画合一”的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结构比其内容显得更为重要,如果翻译时无视其特殊性,随意改变其结构形式,那原文的艺术韵味也就荡然无存了。此外,原作者还别具匠心,故意把Huddled一字误拼为Huddld,以示在圣诞树下的人非常多,拥挤不堪。译文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结构形式,还原成为一棵树的形状,具有使译文与原文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效果和联想效果,使译语的读者与原文的读者产生相同的感觉引起共鸣。译者还特意用汉语的繁体字来译原文Huddld的误拼,形式上再现了对等,保留了原诗的美感。如果在翻译中无视它的结构形式的特征性即形状象似性随意改变其排列形式原文的艺术韵味和联想效果就会荡然无存。翻译应尽可能在形似的基础上求得神似,只有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才舍形似而求神似,应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3.数量象似性与诗歌翻译

数量象似性是指语言形式的数量与所表达的意义一致。语言符号越多,传达的概念意义就越多。语言形式的数量与意义的数量之间存在着一致性或称为象似关系,即“形式愈多,意义愈多。”也就是说,量大的信息,表达它们的语言形式也往往比较大、比较复杂[18]。就诗歌而言,诗人可借助诗行长短的选择、诗篇结构的设计与安排、运用重复、叠用、叠句、对称、排比,双关等数量象似手段来表达诗歌的主旨。英汉诗歌都具有数量相似性的特点。以下面杜秋娘的诗《金缕衣》②及其英译本为例,来分析数量象似性在诗歌翻译中的体现[14,p306]。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林语堂 译]

Spare not, my friend, the gold-embroidered gown

Miss not, the years of youth—enjoy them now

Come, pluck the flower while the plucking is good

Wait not until you pluck the empty bough.[19]

[Witter Bynner 译]

If a bud opens, gather it

Lest you but wait for an empty bough.[20]

一般来说,诗歌是高度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语言精炼、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诗歌忌讳重复,但作为一种数量象似性原则,“重复”是则可以起到突出主题,增强语言节奏感的作用。原诗在形式上就使用了重复的数量象似性原则,不但有句式的重复,而且有字词的重复。前两句句式相同,“劝”“惜”“莫”各重复两次,尤其是“折”重复三次,很好地体现了诗人谆谆劝导的口吻和意图。译文再现了原诗的这些形式特点,一、二句的句式重复,且都是祈使句,很好地传递了诗人的创作意图;“not”和“pluck”各重复三次,使读者也能体会到抓紧年轻时光的重要性。就“折”字体现的数量象似性来说,Witter Bynner的译文漏译了“折”。因此,不如林语堂的译文那样再现数量象似性,增强了诗作的感染力和抒情功能。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数量的语言形式,尽量把数量象似保留下来,以传达诗人欲在原诗中表达的主题。

三、结语

象似性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在诗歌翻译过程中采用与原文相同的象似手段,可使原文形式及其附加义或示意效果在译文中得到再现与传递,实现了译作与原文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形神兼似”的翻译效果。有时一首诗中可能同时存在不同层次、不同性质、重要性不一的象似性。这些象似性,在翻译时并不总是能全部呈现出来,因此,需要译者根据其在诗歌中象似性的突显来决定取舍。如果诗人基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采用某类象似,那么译者则需在译文中将其体现出来。反之,译者可根据译入语诗歌语言的特点做灵活处理。

[注释]

①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老百姓带来了同样的不幸。杜甫的这首《兵车行》就深刻地反映了老百姓的所遭受的这一苦难。

② 从字面看,《金缕衣》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真情流露;然而透过字面意义看,《金缕衣》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不要错过青春年华。

[1]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56.

[2] Haiman John.Iconicity in Syntax[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5: 140.

[3] Talmy Givon.Mind, Code and Context: Essays in Pragmatics[M].Hillsdale, NJ: Erbaum, 1989: 137-169.

[4] 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3):2-10.

[5] 王寅.Iconicity的译名与定义[J].中国翻译,1999(2):49.

[6]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8.

[7] 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8] 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46.

[9] 卢卫中.象似性与“形神皆似”翻译[J].外国语,2003(6):23.

[10]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02-246.

[11] 徐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7.

[12] Hiraga, M.K.Diagrams and metaphors: Iconic aspects in language[J].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4,22(1): 5-21.

[13] Wales, K.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 (2ndedition)[M].Harlow,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1: 21.

[14] 蘅墉退士.唐诗三百首[M].长沙:岳麓书社,2012:132.

[15] 徐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2005:181.

[16] 宇文所安.盛唐诗[M].北京:三联书店,2005:274.

[17] 黄杲炘.美国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8] 杜文礼.语言的象似性微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1):60-65.

[19] 林语堂.古文小品译英[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0] Witter Bynner&Kiang Kang-hu.The Jade Mountain: A Chinese Anthology[M].New York: A.A.Knopf, 1931:179.

猜你喜欢
原诗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峨眉山月歌
改诗为文三步走
弟子规
弟子规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