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华
溃疡性结肠炎, 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 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和直肠粘膜层, 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 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但以青壮年最多见, 男性稍多于女性。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病程漫长, 病情轻重不一, 常反复发作[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住院期间的一项重要治疗就是药物保留灌肠。临床灌肠操作中, 多数患者在灌肠时经常出现溶液外溢, 灌肠后在肠管中药液保留时间短, 不仅污染病床单元和衣物, 增加临床工作量和患者的心理负担, 更重要的是达不到灌肠的目的 , 影响治疗效果[2]。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一次性肛管, 它的直径在8~10 mm之间。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 我们发现这种肛管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它直径粗, 外壁与直肠的摩擦力大, 对直肠的刺激大, 灌后肠蠕动加快, 药物容易排泄;在操作上表现为插管难, 注射器乳头与肛管尾端衔接不紧, 药物容易漏出等等。为此, 我们用普通橡胶导尿管进行保留灌肠, 与一次性肛管进行比较, 观察相关临床效果。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期间住院的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31例使用普通导尿管灌肠, 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12年以前的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40例使用一次性肛管观察, 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方法 对照组灌肠采用扬州邗江双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医用肛管, 直径8 mm, 注射器采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50 ml注射器。总灌肠次数为621次。观察组灌肠采用上海新亚医用橡胶厂生产的14号医用橡胶导尿管, 注射器同对照组。总灌肠次数为558次。在灌肠中与灌肠后分别对两组以下情况进行记录与描述①灌肠过程中患者疼痛发生的次数与程度;②灌肠过程中药物漏出的次数;③发生肠蠕动的次数;④灌肠后发生药物排泄的时间与次数。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率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表1 两组发生疼痛及肠蠕动情况
表2 两组发生药物漏出及药物排泄的次数
5 讨论
5.1 做保留灌肠前, 为便于药物的吸收, 嘱患者排空大小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发现临床中使用的一次性灌肠肛管,因其管径粗、质地硬、出口孔径大、进液快, 对肠道刺激性大,一些患者在拔管后甚至操作中即出现便意, 很快排出灌肠液,出现药液外溢现象或药液注进肠道中不能保留而迅速排除,从而影响治疗效果[3]。
5.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住院期间常用水杨酸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粘膜保护剂加生理盐水100ml联合保留灌肠, 1次/d, 疗程1~3个月。药物在肠道中保持有效浓度,时间越长, 效果越好。
5.3 随着人们对医疗需求的增长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它已经代替了以前的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 在减少交叉感染反面发挥了日益突出的作用。以前广泛使用的橡胶肛管由于反复清洗与消毒导致老化变软开裂淘汰不用, 玻璃贮肛器由于反复清洗与消毒, 增加护士工作量, 加之乳头易碎, 在使用时易划破手, 护士不愿接受, 也已经被护士淘汰不用。一次性肛管也是这大军中的一员。把它用于灌肠方便、简单、无需清洗、价格便宜。但它直径粗, 管壁摩擦力大, 对直肠的刺激大, 容易诱导肠蠕动而导致药物排泄;护理人员在操作时注射器与其衔接不紧, 药物容易漏出, 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再者, 插管时患者疼痛不适发生率高。
5.4 普通导尿管系橡胶制成, 管壁柔韧有弹性, 直径比一次性肛管小, 末端与注射器衔接紧密, 可以清洗消毒再用, 也可以一次性使用。观察提示它避免了一次性肛管的所有弊端,诸如操作方便、插管容易、药物无漏出、患者痛苦小、不刺激肠蠕动、药物无排泄等, 而且价格与一次性肛管相差不多。所以普通导尿管用于保留灌肠值得推广。
6 结论
普通导尿管代替一次性肛管行保留灌肠避免了一次性肛管的许多缺陷, 值得推广使用。
[1] 金问涛, 内科护理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供护理专业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105.
[2] 张秀丽, 孙侠.Foley尿管替代肛管灌肠操作中的护理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 17(8):955.
[3] 李晓.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保留灌肠的护理体会.重庆医学,2007, 36(24):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