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金华 321000)
铺设台阶引人入胜
——解题教学“一题一课”的实践与思考
●傅瑞琦
(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金华 321000)
有效的例题教学,将反馈、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是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积累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通过方法的渗透和体验,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但是在教学调研中发现,初三的例题教学,常常就题论题,更多关注学生求解答案的正确与否,关于难点的解决常以一种告诉的方式呈现,不能很好地体会例题中所蕴含的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结论的得出、方法的归纳、思想的提炼没有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不能有效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就失去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展能力、体现个性的机会.
基于此,笔者所在教研室组织了“一题一课”主题教研活动,本文结合教师2次教学实践的对比思考,探讨如何设计对学生思维有启发的、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索活动的问题来铺设台阶,有效突破难点,使思维层层深入.
图1
(1)若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其中一个顶点与点C重合,直角顶点D在BQ上,另一个顶点E在PQ上.求直线BQ的函数解析式.
(2)若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一个顶点与点C重合,直角顶点D在直线BQ上,另一个顶点E在PQ上,求点P的坐标.
(2011年浙江省绍兴市数学中考试题改编)
教学设计1
问题引导如图2,将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E放在正方形ABCD的顶点A上,三角板的2条直角边交CD于点F,交CB的延长线于点G,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生1:∠GAB=∠DAF.
生2:EG=EF,BG=DF…
师(追问):你能说明理由吗?
生3:证明△ADF≌△ABG,就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图2 图3 图4
变式1如图3,如果移动三角板,使顶点E始终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其他条件不变,结论EG=EF是否仍然成立?请你说明理由.
生4:EG=EF仍然成立.
生5:理由是过点E作EP⊥BC,EQ⊥DC,有Rt△EGP≌Rt△EFQ(如图3),得EG=EF.
师(小结):通过图形对比,联想构造全等三角形,可得出结论.
变式2如图4,移动三角板,使顶点E不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结论EG=EF是否仍然成立?
生6:EG与EF不相等.
师:如果过点E作EP⊥BC,EQ⊥DC,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7:Rt△EGP与Rt△EFQ相似(如图4).
师(小结):弱化条件“点E不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但图形的主要特征没有发生变化,过点E作2条直角边的垂线,来构造2个相似三角形,得出线段的比例关系.
反思感悟从上面的问题探究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图5
生8:当2个直角对角放置时(如图5),通常可以过一直角顶点作另一直角2边的垂线,构造2个相似(全等)三角形.
师(小结):构造2个相似(或全等)三角形,实现问题转化.
解决例题有了图5基本图形的提炼,给出例题后学生很快就会想到添加辅助线,顺利完成解题:
(1)如图6,过点D作DM⊥x轴,DN⊥PQ,垂足为M,N,则
△DCM≌△DEN,
于是
DM=DN,
从而
∠DQO=45°,
可求得OQ=4,即Q(4,0),故直线BQ的解析式为y=-x+4.
图6 图7
(2)当点P在对称轴的右侧时(如图7),过点D作DM⊥x轴,DN⊥PQ,垂足为M,N.设点(m,0),则
Rt△CDM∽Rt△EDN,
得
从而
反思这节课,其教学过程是“创设问题情境,构造基本图形,寻求解题思路”,设计了问题引导及2个变式的台阶,降低思维坡度,学生顺利添加辅助线,完成解题.
但是,从课堂观察看,学生都千篇一律地用图5作垂线的方法构造全等(相似)三角形来解题,这引发教师的反思,为什么学生解题方法单一,不会寻求另外的解法?基本图形的构造是学生的难点,“台阶”的设置让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是否太顺利了?
于是笔者所在教研室组织了教师研讨,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示例功能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教学任务这2个小题的共同之处是图形特征相同,其区别是三角板摆放位置的不同和内角度数的不同.第(2)小题对30°角分类学生容易想到,但第(1)小题求解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来说明∠BQO=∠CED,对数学感知能力要求较高,是本题的难点.如何突破该难点,教学时需要根据图形特点,设计问题引导,铺设思维台阶,引导学生有效思考.
教学目标理解有几何图形背景问题的思考方法,利用三角形相似(全等)性质、函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动态图形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分类讨论、转化归纳来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体会提炼基本图形,感受方程的应用价值,提高根据题意解决问题的缜密思考的习惯.
本课例一开始就以一种告诉的形式呈现2个三角形全等的图形,问题指向狭窄,学生只是进行机械模仿,易形成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示例功能本题是函数背景下常见的动态综合题型,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及综合应用能力.2个小题中均隐含着不变的因素,即∠BQO=∠CED,如何说明这2个角相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通过本题,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根据图形特征、符号特征等信息,来联系相关数学知识,添加辅助线,充分经历数学活动过程,训练学生的几何直觉,在探究中培育思维品质,积累解题经验.
教学效果通过该例的思考解决,能真正体现例题的思维价值,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基于这些思考,上课教师着手修改,以教学设计2来组织教学.
教学设计2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直角三角板OPE如图8所示放置,45°角的顶点在原点,过点E作EQ⊥x轴,Q为垂足,联结QP交y轴于点D,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并能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5分钟后,教师要求进行小组交流,并呈现问题串:
问题1如果你还没有得出满意的结论,是否可以把三角板放到特殊位置再思考?
问题2你可以画出哪些特殊位置,结论是什么?
问题3你猜测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是否还成立?试旋转三角板,判断你的结论.
问题4如果成立,你能够说明理由吗?
图8 图9
各小组经探究归纳得出结论:如OD=OQ;△O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Q平分∠OQE;DQ与x轴的夹角为45°;△DOQ与△OPE相似;……
在思维受阻时,铺设台阶,引导学生将图形特殊化,如将三角形的一边固定在y轴上(如图9),或者将边OE固定在x轴上,得出结论后,再旋转三角板进行操作验证,这实际上给出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一种方法——特殊与一般的转化.
教师继续呈现如下问题串,随后组织小组汇报研究成果,教学片断如下:
问题6从得出的结论看,其本质是“DQ与x轴的夹角45°”,根据图形特征你可以联想到什么数学知识?
生1:由“DP是∠OQE的角平分线”联想到角平分线定理.
师:既然联想到角平分线定理,能否把图画出来,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动手画图,1分钟后回答问题.
生2:过点P作∠OQE两边的垂线(如图10),这样就构造了△PMO≌△PNE,从而PM=PN,可得∠PQO=45°.
师:刚才构造全等三角形时充分利用了等腰△OPE的性质,还有其他构造方法吗?
图10 图11 图12
生3: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构造△PMO≌△PNE,得PN=QN,从而∠PQO=45°(如图11).
生4:也可以过点P作PM⊥x轴,过点E作EN⊥PM,构造△PMO≌△PNE来说明PM=MQ,有∠PQO=45°(如图12).
生5:过点O作OM⊥DQ,过点E作EN⊥DQ(如图13),可以构造△OPM≌△PNE,只要说明OM=QM或者EN=QN就可以得到∠PQO=45°.
师:刚才这2种构造的方法,可以看成是由“∠PQE=45°或∠PQO=45°”联想此角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内角,如图12,作PM⊥x轴,即可构造等腰Rt△PMQ,我们还可以如何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
生6:过点P作PM⊥DQ(如图14),可以构造△MOP≌△PEQ.
生7:由∠1+∠3=∠2+∠3=90°,得∠1=∠2,又∠MOP+∠POQ=∠PEQ+∠POQ=180°,则∠MOP=∠PEQ,而OP=PE,因此△MOP≌△PEQ,从而PM=PQ,即△PM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PQM=∠PMQ=45°.
图13 图14 图15
生8:我发现过点P作PN⊥DQ(如图15),也可以构造△NPQ≌△OPQ.
师:很好,刚才都是从其中一个45°角来寻求解题思路,另外从图形特点角度考虑还能联系什么知识?
生9:由“四边形OPEQ有2个直角”可以联想到补全直角三角形.
师:好,大家试试,并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思考,动手在图上画,寻求思路.
图16 图17 图18
生11:延长OP交x轴于点F,也可以补全Rt△OPF(如图17),同样可求解.
师:刚才有同学注意到“四边形OPEQ有2个直角”,这个图形还可以看成什么,可以联想到什么数学知识?
生12:2个直角三角形Rt△OPE与Rt△OQE有共同斜边OE.
生13:以OE为直径作圆.由∠OPE=∠OQE=90°,可知点P,Q都在该圆上,这样有圆周角∠PEO=∠OQP,从而得结论∠PQO=45°(如图18).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铺设思维台阶,从图形特征、符号信息中联想其他知识,为添加辅助线提供思考角度,不仅让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降低了例题难度,更重要的是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思维的发散.
(2)反思解题思路,暴露思维.
在让各充分小组说出解题思路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时的思考,在反思中小结.前6种方法(图10~图15)都是由一个45°角联系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构造全等三角形,但构造时思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添加辅助线,实现了转化;图16、图17的方法是基于四边形OPEQ有2个直角的图形特点,延长线段补全直角三角形,转化为三角形相似问题;图18的方法是基于2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斜边,与圆的知识相联系,补全圆后,就转化为圆周角问题;图10、图14与图15的方法,也可以从图形的旋转角度去总结.
在解题时,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解题时的探究,不理会他人的思考,通过对所有解题分析的反思,分享同伴的解题思路,继续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这不是简单的一题多解,而是从数学思想方法上进行归纳、提炼,使数学解题与智力发展同行.
(3)构造基本图形,学以致用.
完成例题,要求选用上课没想到的方法.
(4)适当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作业若直角边之比为2∶3的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点C重合,直角顶点D在直线BQ(点D不与点Q重合)上,另一个顶点E在PQ上,试求点P的坐标.
3.1 铺设台阶,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的突破,需要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用“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意义建构”,2种设计都是在分析例题背景后提炼出几何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例题所反映的本质.由于三角板是学生熟悉的,起到了“脚手架”的作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有效展开,解题时顺利添加辅助线,突破难点.
但是,同样的内容教学,不同的问题创设,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同.教学设计1解题看似顺畅,其实是定性思维,表现为解题思路单一,影响学生思维的展开.教学设计2先让学生尝试解决,思考5分钟无明显思路,开始呈现问题串,问题串的引领将多个知识点包含在一起,让学生变换观察图形的视角,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引导上,根据图形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知识产生联想,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促使学生多角度参与,来提升思考深度,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教师在学生的困难处、受挫时进行引导,受挫后的成功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的欲望,激发学习动机.
3.2 问题驱动,加强知识之间联系
解题教学的目的是以典型例题为载体,通过例题的解答,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如何在知识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实质的联系?这就需要问题驱动.2种设计都关注了创设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教学设计1通过问题及其2个变式的引导,从一个基本图形联系相似或全等知识.教学设计2围绕着问题串的思考,从45°角联想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从一个四边形2个内角为直角联想到直角三角形和圆,从等腰直角三角形联想到图形的旋转,并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添加辅助线.设置这类蕴含研究思考过程的问题,学生从中学会联系、学会转化,达到铺设思维台阶的目的.
3.3 关注过程,内化数学思想方法
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形成解题策略及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目标.这就要求例题教学不能就题论题,而是要把分析探究过程作为一种方法来引导.在依据几何图形来解决问题的同时,要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观察,鼓励直觉判断,让学生参与分析题意、寻求解题思路的过程,体现过程意识.如在教学设计2中,引导学生通过三角板位置的特殊化,来探究结论,根据图5的图形特点,以问题串的形式,从不同角度产生对数学知识的联想,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有效提炼基本图形,为寻求解题思路提供了可能,归纳出解题的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有多种机会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使思维层次不断提高,从中体会、感悟所蕴涵的思想方法,积累解题经验.
[1] 罗增儒.怎么样学会解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版,2009(3):7-9.
[2] 顾继玲.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版,2011(7):2-4.
[3] 罗增儒.分析解题过程的操作[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版,2009(5):9-14.
[4] 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