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问·刺疟》看《内经》中足六经辨证

2013-10-22 02:56刘炜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循行灵枢内经

王 璇,刘炜宏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研究《内经》中的经脉理论发现,有多种经脉理论并存,不单指传统的十二经脉理论。有研究者[1,3]提出,《内经》在十二经脉体系之外还存在一个六经辨证体系。本文以《素问·刺疟》为例,试分析足六经辨证体系的特点。

1 足六经疟的病候特点

分析足六经辨证特点,首先要从六经疟的病候特点入手,上述原文体现了足六经疟的病候特点。

1.1 足六经疟与《灵枢·经脉》中经脉病候有相同之处

1.1.1 部分足六经疟的病候与经脉循行有联系,其他似与经脉循行无关 表1显示,六经疟的表现只有足太阳疟、足太阴疟、足厥阴疟的症状与经脉循行有关。

表1 足六经疟病候与经脉循行比较

1.1.2 部分足六经疟的病候与《灵枢·经脉》中足六经经脉病候一致[4]表2显示,在《素问·刺疟》中描写足六经疟的病候表现,与《灵枢·经脉》中描述足六经经脉的是动病、所生病病候表现有部分相同之处。2表显示,足六经疟与十二经脉理论辨证有部分相一致之处,说明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1.2 足六经疟与《灵枢·经脉》中经脉病候的不同之处

足六经疟与《灵枢·经脉》中经脉病候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于对患者神志表现的描述,如“欲闭户牖而处”,指病患不愿见人,想要个人独处。在《素问·刺疟》中属足少阴疟,在《灵枢·经脉》中属足阳明胃经病候;“好太息”指深而长的呼吸,俗称叹气,常与情志相关,在《素问·刺疟》中属足太阴疟,在《灵枢·经脉》中属足少阳胆经病候;“惕惕然”指恐惧状,在《素问·刺疟》中属足太阳疟,而在《灵枢·经脉》中属足少阴肾经病候。表明《内经》时代,医家对疾病现象的观察十分丰富,已达到某种一致,但对病机、病位的认识仍停留在见仁见智阶段,因此也就出现了多种学说并存的局面。

表2 足六经疟与《灵枢·经脉》中经脉病候比较

1.3 《素问·刺疟》中足六经疟的病证描述与《黄帝名堂经辑校》比较相像

表3显示,《素问·刺疟》中关于六经分症的描述与《灵枢·经脉》中足六经的病候与循行均有不小的差别。那么足六经疟的源头在哪里?《黄帝名堂经辑校》[5]一书中关于足六经疟的病证描述与《素问·刺疟》比较相像。

《黄帝明堂经》的早期传本之一《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始见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它总结包括了《内经》在内大量的汉以前针灸治疗文献。而《灵枢·经脉》是《内经》中最晚期作品之一,它是对当时流行的各种不同经络学说的总结。该篇的编者着力于用一种统一、理想的模式来包容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经络学说内容,因而多处显露出斧凿的痕迹[6]。

2 《素问·刺疟》中独立病候的特点

《素问·刺疟》中有自己独立的病候,即不同程度的寒、热、汗出。足六经疟的病候表现中,前5条都提到了寒热的盛衰与汗出,这与疟病本身的病机和六经的传变有关,是疟病独立的表现,是以疟病为主线、以寒热变化消长来论述的。

表3 足六经疟的病证描述与比较

六经疟病候在病理层次上有深浅之分,以阴阳为总纲,由外向内、由浅入深进行传变的顺序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其病邪性质由最初的实热、实寒逐渐入里,日久化热、日久至虚,导致后来的虚寒、虚热。“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疟的起初发病,疟邪与卫气相合,侵犯人体阳位,太阳经受邪,表现为恶寒、发热、汗出的表证;疟邪和余热若没能及时祛除,则侵犯少阳半表半里之位,“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体现了寒热的阵发性交替出现。此时病邪与人体正气交争不及太阳经时猛烈,但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并于阴则寒、并于阳则热,对人体的正气耗伤很大;“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此为第三阶段,病邪达至阳明经出现的表现。由于疟久正虚,故阳明虽多气多血之经,也可能出现虚寒症状,阳明病人恶人与火,是指的热症而言,今为虚寒严重,可能一反常态,洒淅恶寒,喜见日光火气;“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此处的寒热汗出为病汗,疟邪已伤脾阳导致不嗜食,正气消耗过多,目前能够抵御的力量主要靠呕,呕已乃衰指呕后病证稍有减轻;“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出现了“病难已”,提示病情凶险,足少阴肾为水之脏,患病后可能寒化,但可以表现出虚热或虚寒,本篇叙述的是以虚热为主的正虚症状;“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此为疟病传变的最后一个阶段,寒热已不明显,以正虚为主,影响到人的下窍排便与神志。总结上述疟病的六经传变特点,符合“开阖枢”理论。《素问·阴阳离合论》有云:“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阳为开指阳气逐渐升发释放出来,阳气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当开到一定的程度,就有一个关闭的机制,当阳气逐渐关闭,升发释放的过程减弱下来,就形成阳明的“合”。在开与合之间,需要少阳枢机的作用来实现对功能的过度和调整。

综上所述,《素问·刺疟》属于足六经辨证的范畴,与《灵枢·经脉》的经脉理论不是一脉相承,而是有其自己的体系。《内经》中还有多篇运用足六经理论,如《素问·热论》、《素问·厥论》、《素问·刺腰痛》、《素问·诊要经终论》、《灵枢·终始》、《灵枢·根结》等[3],足见其《内经》时期的经脉辨证理论具有多个学术流派[2]。正如《伤寒论条辨》云:“六经之经与经络之经不同,若以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则不尽道。惑误不可胜言,后世谬误,盖由于此。[1]”

《素问·刺疟》以疟病的临床表现为中心,灵活运用足六经的特点进行临床辨证,足六经辨证具有如下特点:①不同于传统的十二经脉辨证体系,不以经脉循行和经脉病候为主要辨证基础;②以阴阳为总纲,以疾病的由外向内、由浅入深传变为辨证思路;③在足六经辨证中,随着感邪深浅、病程长短和病邪的传变方式,辨证模式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十二经脉体系所体现的病位空间概念。这种模式为后世张仲景六经辨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脉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土壤中孕育并成形的,其完整理论体系也建构于《黄帝内经》[7]。我们应全面认识《黄帝内经》中的经脉理论,重视和加强传统十二经脉理论体系之外的经脉系统研究,如足六经辨证体系,这是对宏观经脉理论的不断补充和发展。

[1] 翁超明.从络病理论解读“六经辨证”本质[J].疑难病杂志,2007,6(4):223-225.

[2] 杨峰,赵京生.从《素问·热论》看《内经》中不同模式的经脉理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5):299-300.

[3] 杨峰,朱玲.《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4,4:144-145.

[4] 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36.

[5] 黄龙祥.黄帝明堂经辑校[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179-225.

[6] 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83.

[7] 李素云,赵京生.唐宗海之经脉气化观浅析[J].中国针灸,2009,29(5):409-411.

猜你喜欢
循行灵枢内经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督脉循行考
采采卷耳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