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华义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策划者,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光荣任务。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一、开放式教学,反对注入式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授业”受阵旧观念的束缚,造成学生高分低能,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部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用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加班加点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应考本领,这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转变陈旧的“授业”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其产生“创新”的火花,从而主动地去探索解决问题题的方法,如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经配方后得:(x+ )2=_____让全体同学去探讨方程的根的情况,以及根与什么有关,进而研究根的特别式与方程根的关系。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一刀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在教学中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课堂的内容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可引入以下列题:
(1)画出函数y=2x+1的图象;
(2)画出函数y=x+2(-1≤x≤5)的图象;
(3)已知:每盒铅笔12支共1.8元,试求所花的钱数y(元)与所购的铅笔支数(x)之间的关系式,并画出它们的图象。
通过以上例子引入,引导学生探索钻研,一次函数的图象可以是一条直线,但有时可以为线段或几个点,关键是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关,这样打破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的局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形成创新能力。
三、坚持因材施教,反对教条主义
“教是为了不教”,讲授的是教学的基本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的,贵在于“精”。要讲精确、精彩、精练,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应先根据得本的实例,引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分析得出方程:
(80-2x)(60-2x)=1500,整理后得:x2-70x+825=0
分析方程的特点:
1.右边等于0,左边是一个整式,从而得出整式方程的定义,进而与初二学习的分式方程作比较,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2.进一步分析得出:这个式子是按x的降幂排列及整式方程概念。
3.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2x+1=0;(2)x2+-1=0;
它们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述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启发学生多思多问,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意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给予更高层次的指导,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之后,引导学生分析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a-1)x2+ax+1=0。
四、积累经验,循序渐进
创新并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相反,创新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固然要选择适当的方法,例如为了让学生的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各式:
(1)x2+2x-3=0;(2)2x2-3=0;(3)x2+2x=0;(4)x2=0
即(1)x2+2x-3=0;(2)2x2+0·x-3=0;(3)x2+2x+0=0;(4)x2+0·x+0=0
观察分析,由学生归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ax2+bx+c=0(a≠0)
这样对一元二次方程就有一个更加完整全面地了解。
另外,广大教师还要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为我所用,促进教师自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以发展促创新,只有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芦林学校)